APP下载

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08-07丁永刚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学校实践策略激励机制

丁永刚

摘 要: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为教师与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将激励机制应用到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唤起教师工作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管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就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探究与思考,以期能够促进小学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学校;管理;实践策略

在心理学中,激励机制是一种正方向性的评价机制,通过认可、尊重、赞美人们的行为,提升人们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对人们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挖掘,从而提升活动的有效性。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两大主体,他们的精神状态与情感直接决定了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将管理机制应用到小学学校的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教师对于工作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助于学生在被赞美、被认可的过程中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的目标。

一、激励机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实现正负激励的有效结合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只有管理机制适当,奖罚分明才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体现出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激励即是对教师在某些方面的优异表现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奖励、晋升、发展等,负激励即是对教师不好的表现给予的提醒、批评、惩罚、处分等。正激烈和负激励对于教师的行为动机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合理地运用正激励与负激励,并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根据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小学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基本是固定的。所以管理者在进行正激励的措施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绩效工资条例,在本校的经济和能力范围内,综合地运用多种激励方式,以提升正激励的效果。大市聚镇制定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管理条例时,并没有一味地采用正激励的方式,给予教师很多的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因为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不仅学校的财务状况会受到影响,教师也会习以为常,使得激励机制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大市聚镇在绩效工资条例中建立常规奖励与不定奖励,比如学校在制定年度管理规划时,会预留出一部分资金,并将这一部分资金一分为二。一大部分用于常規的每个月的“教师之星”评选活动,除了给予学校的表彰奖励之外,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此作为日后晋升的条件与基础。然后另外一小部分给予在工作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如此,既能够时刻保持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又使学校这方面的资金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运用。同时,对于在教学工作中有不良表现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必要的时候配合一定的经济惩罚,消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侥幸心理,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实现内外部激励的有效结合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这些都属于外部激励,内部激励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自我激励。

(1)外部激励

首先,目标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目标的设置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目标激励主要是通过适当合理的目标设置来激发人行动的动机,从而来指导和影响人的行为。当学校所制定的管理目标与教师的需求形成一致时,将有效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应当对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

比如当发现教师对培训和再教育有需求时,学校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只要教师完成这一目标即可获得一次培训的机会。又如每个教师都有晋升的需求,但是晋升名额有限,学校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晋升目标,比如要求连续两年被评为本校的“优秀教师”。如此,教师要想获得自己的个人需求,就必须努力完成学校所制定的目标,对于教师的行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制定目标激励所需完成的目标时,应当制定合适的目标。若目标难度过小,则对教师不会产生促进作用,若难度过大,反而会降低激励的效果。

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如同一面旗帜,给予人们追求的方向与目标,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榜样激励即是学校管理者挑选成绩突出的优秀个人或者群体,并将其树为榜样,号召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并以此来激发其他成员的积极性。管理者可以从本校范围内选拔一些优秀的教师,作为其他教师效仿与学习的榜样,也可以从社会中选取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师,引导教师进行学习,并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榜样作用,产生激励效应。树立榜样后,应将其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励学校其他的教师进行学习,并对榜样人物或集体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强荣誉感,这样既提高了榜样的效能,又能够提升其他成员向榜样学习的动力。

(2)内部激励

内部激励主要是教师进行的自我激励。通过自我激励,教师可以有效地消除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向上的工作情绪。这也是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最高目标。比如,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在设定教学任务之后,以教师的任务完成质量作为对于教师的评价基础。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带有一定强迫性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致使教师总是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丧失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的不良情绪,严重违背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更不符合激励机制的内在要求。因此,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应当注重教师内心与情感方面的真实需求,将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激励机制对于教师的促进作用,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反思自身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工作经验,为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激励机制在师资管理中的应用

1.制度激励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学校更不例外。小学学校的制度激励则是通过管理者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肯定、约束、制止学校教职工的思想与行为,并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促进人的进步是制度激励的核心内容。在小学学校的师资管理中,要通过制度来起到激励的作用,首先这个制度必须是综合又全面的,奖惩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它的激励作用。其次,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以教职工的核心利益作为基础与前提,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最后,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需要管理者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

2.物质激励

物质的获得是管理机制的经济基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最基础的就是生存的需求,而生理、安全和生存等需要属于物质需求。所以,物质激励是最为基础的激励手段。当人最基础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时,那么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行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前,在小学学校最为常见的物质奖励就是增加工资、奖金、绩效等经济报酬,能够满足教师对于经济收入的一定需求。但是物质激励并不是万能的,当教师对于经济报酬的需求没有那么高时,物质激励的效果将会明显降低。另外,物质激励最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就是管理者在制定物质激励的制度时,必须保证合理的分配制度,保证物质的奖励公平、公正,否则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三、激励机制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信任激励

信任激励即是学校管理者或者教师用自己的信任、尊重、鼓励、关怀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工作信任,相信学生在各项工作中的能力;人格信任,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将公平性原则作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成就信任,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相信学生不断学习,积极上进,并会不断地取得好的成绩;友谊信任,即师生之间要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绝对的权威性,使學生尽可能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

以班干部对于班级的管理为例,一旦教师确定了本班级的班干部成员,明确班干部的工作职责之后,就不要再进行过多的干涉,给予班干部充分的信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统筹规划,扮演一名规划者、培训者与监督者。班干部是与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人,也是最了解班内学生的人。只要我们给予班干部充分的信任与支持,他们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班干部的管理,而是当他们向自己求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给予充分的信任与鼓励。如此,不仅可以提升班级内学生管理的效果,还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2.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即是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来发挥激励功能的方式,评价激励贯穿于学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充分发挥评价激励的作用,需要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的前提下,对于班级内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客观性的表扬性评价,从而使他们的心理获得一定的满足,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于表现较差或者犯错误的学生,也要及时进行指正,并适当地进程惩罚,有效遏制学生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评价的时机要恰当,不能过早更不能过晚。其次,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并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能片面地看问题。最后,教师评价的方法要多样,评价的语言要准确,从而激励学生将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评价激励时,教师很难做到绝对的公正,更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激励评价时,要注重分寸的把握,以教育教学为主,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使评价激励的效果最大化。

总之,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师资还是学生管理方面,学校管理者都应当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从而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涛.小学教育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9(36):165.

[2]胡克取.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14-15.

[3]杨俊.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4.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小学学校实践策略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