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版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及实践

2020-08-07王昱翔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策略

王昱翔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培养。紧跟新课程标准的不断优化,小学美术教育一直包含版画内容,这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版画教育重点是提高孩子们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联系自身的工作体会,分析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基础上,通过小学美术版画教育中的许多教育措施,来提升孩子们整体艺术素质的重要性与详细的实践策略,希望和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版画;综合素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美术版画教育是小孩子不可忽略的课程,它能够培育孩子们使用双手和大脑的能力,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耐心和实际操作均大有裨益[1]。小学美术版画教育也有着多元化的特点,并且也包含很大程度的趣味性,能够调动孩子们对美术的热爱。作者通过对小学美术版画教育的长期实践,知道了老师需要怎样教学,

才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质,把版画融合于现实生活中,给予了一些建议。

一、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尽管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正在不断改革,可老师对孩子教育知识的措施未发生多大的变化,有些老师仍然用原来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经常忽略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造成孩子们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他们也未能发自内心地热爱版画教育,或者可能对版画教学感到厌烦。在小学阶段美术版画教育过程中,老师体会不深或者教育措施不合理,均可能对孩子们的美术版画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教孩子们版画的绘画方法和步骤,孩子们只会一步一步地跟着操作,没有一点自主学习的理念,想象力与理念等方面均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二、小学美术版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和意义

1.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对多样化课堂的需要

在过去的小学阶段美术版画教育过程中,简单的教育方式与应试教学观点给孩子的个体成长及智力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和影响。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展后,老师知道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的重要性,从而采取落实多元化方法,使孩子们能够较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学生的个人发展离不开美术素养

孩子的艺术素质不但包含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也包含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卓越的创造能力,还有对艺术精神理念的认知和感悟。孩子的个体成长与能力的提高和美术核心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孩子唯有培育了美术核心素质,才能较好地开展版画学习。

3.版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阶段美术版画是艺术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对孩子的整体能力与全面素质有很高的要求[2]。艺术学习并非是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它需要和优秀艺术品开展灵魂碰撞,然后与思维、想象相结合开展创作,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版画艺术是早期活跃在大众生活里的一种艺术创造,孩子们可以通过对版画的学习,提高自我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孩子们也能够通过学习版画来了解独特的版画语言,在版画里体会生活,又可以反映生活。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孩子的艺术才能和想象能力能够得到体现。并且,老师的创新教育方式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确保版画教育的质量,从基础上提高艺术教育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与欣赏能力,促进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三、小学美术版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

1.多种媒体板材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版画创作适合孩子们热爱游戏、活跃、满是好奇心的特点。在雕刻创作中,一个人需要用双手和大脑共同完成一件好的雕刻作品。所以,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把版画引进美术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具体操作能力以及大脑思维能力。比如,当创作版画美术作品时,老师可现场引导孩子们创作版画,使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会乐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以及思维想象能力。孩子们在开展版画雕刻制作中,应选择恰当的媒体板块开展创作[3]。比如,吹塑纸印刷品相对较软,孩子们容易刻画。它特别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当孩子们雕刻版画时,所用的工具主要是铅笔、刀子等。他们使用压划法、搓揉法等方法来开展制作版画,创造出来的版画具有一定的复古风格。另一种是拼贴纸版画,相对简单,对孩子们创作力的运用未能产生很大的作用,这样的版画创作需要孩子们揉搓画纸,再结合具体实际展开,到后来拼贴成自我想象的版画风格。孩子们能够在版画中画上自身喜爱的色彩,赋予版画艺术品生命力,取得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2.主题版画创作,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老师应该采取版画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建立。孩子们有着探索新事物的强烈愿望及好奇心,老师需要抓住这个特征,根据孩子们的生理特点,在掌握教育目的与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为美术版画教育创设主题情境,帮助孩子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小学美术版画教育活动中来,因此运用孩子们的主动性探究,培养美术核心素养。比如,在美术版画的设计中,老师能够指导学生在版面上画出他们喜欢的图案,设置适当的故事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老师也能够设置具体的主题来教学生版画,主题内容能够是描绘温馨的家庭或山水风光等,如此一来,孩子们可以结合老师的要求充分开展想象,然后通过雕刻创作来描绘将要展示的内容,孩子们也可以在学习版画刻画过程中融入真诚的情感。

3.结合生活创作,提高学生审美体会

小孩子年龄小,智力发育不成熟,他们只注重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而不把太多的情感放在另外的事情上。所以,老师应该采取版画教育,提升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建立[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对版画艺术展开介绍,这样在孩子们对版画有了充分的认知后,对版画激起了兴趣,有了自我的想法之后,老师就可以讲授版画的内容,如此孩子们就不可能对版画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了。老师在传授版画知识中,能够将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版画素材,使孩子们比较具有代入感,提升他们的审美体验。比如,老师能够用废布、木箱和其他废纸作为素材,来引导孩子们进行版画创作,并且,版画创作机动性也有助于孩子更方便地进行版画创作。

4.多色彩选择创作,拓展学生想象力

仅仅依赖老师的指导,想要在深层次上提高孩子们的核心艺术素质还远远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让孩子们调动自我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采取进一步思考,逐步拓展自我想象能力,从而较好地提高自我的美术核心素质。色彩是学习版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开展以创造作品想象为重点的多元化色彩教育,能够使孩子们采取多种色彩的选择,深入拓展想象能力,提高自我的综合素养。比如,在花朵版画的创作中,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花朵的颜色,并讨论不同的色彩搭配有什么样的效果等。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互相评判对方设计的几种色彩是否搭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而在三原色的基本学习中,指导学生开展分析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认知及实践,然后导入色彩融合产生新的色彩等活动,使学生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体。孩子们经过积极自主地参加版画教育活动,他们可以深刻认识三原色和实际生活的关系,尝试制作混合红蓝墨水等,能够大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激情,从而让孩子们提高自我的艺术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化的前提下,小学美术版画课堂教育中,对培育孩子们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做出了进一步的阐明。本文期望经过创设版畫课堂主题情境,选取多色作品制作内容,充分鼓励孩子们在小学美术版画教学活动中,一起分享各自的观点,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郭金培.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画教学的研究与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65-66.

[2]陈曼曼.小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性写生教学的价值及策略[J].时代教育,2018(14):87-88.

[3]张帷玮.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美术五环式教学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2(19):124-125.

[4]汪晓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8(32):16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