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良好习惯之花开遍小学数学课堂

2020-08-07梁美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良好习惯小学数学

梁美玲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养成各種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养成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从课前准备、课堂讲解和课后复习等环节入手,采用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良好习惯;培养对策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本保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之所以在班级授课制下,出现学习水平层次不齐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原因,而是与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就数学学科而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并在自主性的发挥下,积极地投身到数学探究活动之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立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有效学习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因为,在课前预习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无法陪伴在学生身边的,需要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主探索新知内容,建立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感性认知,打好课堂学习基础。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不少学生在教师展示预习任务之后,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学习,或者机械地阅读教材,或者草草地完成练习题。如此预习不仅低效,且限制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基于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将课前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主要途径,并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真正参与预习活动的过程中,完成自学任务,积累自学经验,养成自学习惯。以“认识平行”为例,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平行,把握平行的特点。立足于此,在课前预习活动实施过程中,我首先为学生发送了《认识平行》微视频,在该视频中,学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中,直线的位置是不同的,以此使学生在观看时,建立对平行的感性认知。与此同时,我还发送了《认识平行自主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具体内容如下:

《认识平行自主学习任务单》

1.自主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建立对“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的认知;

(2)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理解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课堂学习形式报告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检测→动手操作探究→展示自学成果

3.学习任务

(1)画一画:你能在同一个平面上,画出多种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吗?

(2)想一想:结合教材和微视频内容,想一想,我们之前学过的图形中有哪些包含着平行线呢?如果我们要画出平行线,要用什么样的办法呢?怎样确定所画出来的就是平行线呢?

4.困惑与建议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在哪些方面存在困惑呢?

在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辅助下,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地投身到预习活动之中,还可以发挥自主性,有针对性地实现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课中,引导学生养成合作交流习惯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指导学生转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其实也是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即在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根据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不足的特点,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1.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科学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的前提。为了保证学生能在小组进行有效的交流,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为依据,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中,并根据分组组员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探究任务,从而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使其在任务的驱使下,真正地展开合作交流。以“位置”为例,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具体的情境,明确竖为列,横为行,说出物体所在的位置,学会准确地描述路线图,同时找出该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坐标系概念。从这一教学内容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难度是在不断增加的。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而言,部分学习内容是无法有效掌握的。对此,我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为学困生设定了:会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学习任务;为中等生设定了:在方格纸上准确地找出物体所在的位置,并用准确的语言对路线图进行描述的学习任务;为学优生设定了:建立坐标系概念的学习任务。如此明确的学习任务,不仅指导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而且都可以学有所得,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2.指导学生合作交流

当前的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长期呵护和溺爱下,他们养成了自私的不良习惯。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在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学生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交头接耳,有的随意打断对方,如此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还影响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合作学习的方法。对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从听、说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以听为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做到耳到。即在小组成员发言的时候,要侧耳倾听,把握对方的学习思路、解决问题的步骤等,并对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在小组成员发言结束之后,提出问题。再以说为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我所划分的各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不存在歧视问题。因此,在提出合作任务之后,我指导小组成员各自发挥自主性,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等大胆地说出来,以此在自由表述中,实现与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除此之外,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在动手操作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学生就不同的看法,借助做一做、写一写的方式,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到耳到、口到、手到的时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合作交流的方法,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为提升合作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一点,在学生合作交流的时候,我会走进小组,调控合作学习,保证学生的合作交流能顺利实施。

三、课后,引導学生养成归纳总结习惯

课后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数学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除了受到课堂学习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在于他们没有进行有效的复习。有效复习的实现与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把握课后复习这一环节,采取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总结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归纳总结习惯,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1.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对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归纳总结习惯的必由之路。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是一大学习挑战,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一般采取阅读教材的方式,认为自己读过教材,建立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就实现了知识的归纳总结。其实不然,如此归纳总结是流于形式的,学生难以在复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后,一般会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以框架图的形式,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以图形、线段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在针对性的复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归纳总结,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圆”为例,在实施新知教学之后,我指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将与圆有关的知识,即圆的概念、圆的特点、直径、半径等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在回顾课堂所学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归纳总结方法,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里的问题,不仅是指教材、教参中的练习题,还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运用习惯,我会把握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养成良好的学用结合习惯。以“统计”为例,在新知教学结束之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调查去年一整年家庭用水情况,并借助合理统计方式,进行有效展现的实践活动。如此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使其在完成过程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灵活运用所学,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其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把握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和课后复习等环节,灵活地采取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合作交流习惯、总结归纳习惯等,以良好的学习习惯驱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禤建新.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30.

[2]刘春香.以人为本,有效引导: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8(35):86-87.

[3]邹晓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0.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良好习惯小学数学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