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8-07王彩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主基础主体

王彩霞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技能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该时期打好了基础,那么之后的学习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已经养成的学习思维,后期改变较难,所以对后期的思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主体;语文;基础;自主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语文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到高中阶段的十二年里面均有涉及,并且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最开始阶段打好基础对于以后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另外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笔者研究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最后得到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笔者将一一进行说明。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笔者对现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得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许多教师的思想较为传统,在实践中,基本全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但是现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与新的时代不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不被新时代的学生所接受。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如今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对教学形式与理念做出一定的创新与改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差异化教育等。

其次教学古板、枯燥,在应试教育背景之下,我国小学语文在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大纲进行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单方面地将大量的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因枯燥以及学习量大等原因而无法很好地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学效果较差。

最后课堂上缺少互动,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能够让师生关系更加亲近,能够了解得更多。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使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最为重要的是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反过来讲,如果缺少了互动便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一个人在学龄期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教育,其中小学阶段的学业压力较小,并且,学生刚刚接触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因此有更多的可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三个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包括最基本的学习效率,除了最为核心的思想方式之外,还包括最为重要的行为。小学生具有独特的特点,具体包括生理心理不成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學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做对现在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习都具有极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明确学习目标是产生原生动力最直接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例外。要想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因此目标的确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最基本的导向,最为核心的标准,容易忽略的调节。只有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才能使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进,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该目标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首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次,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鸟的天堂》的预习过程当中,便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目标的确立,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首先第一个目标是得到该篇文章当中鸟的天堂的具体含义;其次,在文章当中作者曾经多次经过鸟的天堂,在每一次作者的经历当中有什么样的不同与相同。通过学习目标的建立,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参照,保证在长时间内对学习抱有较高的热情。另外这对于学生完成目标之后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建立自信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自己探索到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强化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当中,课文是进行教学的最大依据也是重要来源。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与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因此在学习该门学科的过程当中,读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读书也就是朗读课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得不完成以下几方面内容,最基本的发现问题,最为核心的理解问题,最为重要的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已经完成了主动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篇文章的美往往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最基本的语言优美,另一方面是最为核心的感情真挚,能够领悟到文章美的最好方式便是朗读。因此,在语文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尤其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理解文章,体悟感悟文章中的情感。

比如,在《月光曲》的教学当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月光曲的魅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实现更加有效的朗读,首先是通过朗读感受乐曲的节奏与意境;其次,理解该文第九段的内容是事实还是想象,如果是想象,作者是怎样展开的;最后在整篇文章中,景象与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以上几方面要求为基准让学生进行朗读,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朗读,获得更多的思考与感悟,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三)合作式学习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互动是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该种问题最好的方式便是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小组式教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各种方式不适用于知识点较难的情况,如果知识点相对简单,通过小组讨论便可以得到答案,在此时展开小组合作式教学便能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够互相学习;最后,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所学习到的合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该种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需要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块。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以及学生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最后,在进行小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讲解也不容忽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科学的指导,应该将以上两方面互相渗透,这样做既保证了学习的正确性,又保证了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进行《洞庭湖》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便可以采用小组式教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进行分组,分组的人数以及人员安排都有一定的讲究,一般为5~6人,小组成员应该尽可能互补。接下来是进行任务的分配,具体可以开展以下几方面任务:首先是最基本的资料查找,其次是找出洞庭湖当中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并提出自己的感悟。最后小组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然后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在洞庭湖这篇文章当中,出色的不仅是景物的描写,还包括作者对心境的描述,以及学生在阅读之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往往具有一定的个差别,此时进行小组讨论,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小组合作式学习使得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合作意识也有所提高。

(四)探究式教学

一切新鲜事物的主动探索都源于人们的好奇心,所以好奇心是驱动人们完成自主探索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思考是极为重要的,而思考来源于疑问,也就是说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存在的事物有所疑问,才能进一步探索,以取得更多的进步,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开展探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问题,并且实现两方面的转变,一方面是从不敢问到敢问的转变,另一方面是从不会提问到善于提问的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比如,在《穷人》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当中,从表面上来看,有一部分出现了矛盾,关于穷人家屋里屋外的场景,作者是这样描述的:屋子外面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屋子里面温暖而舒适。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互相矛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存在一定的疑点。在具体的教學当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疑点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具体可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真正的温暖而舒适吗?温暖和舒适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这样表达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问题的答案,能够使学生独立思考并且提高探索的勇气与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弱化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实际开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差异化教学,改变原先的教育理念,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自身上。

参考文献:

[1]仝传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74.

[2]张秀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宁夏教育,2019(9):47-49.

[3]李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26,128.

[4]刘春艳.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66.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自主基础主体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五抓五促”夯基础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