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运用

2020-08-07朱新慧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情感体验道德与法治

朱新慧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只有创设教育情境让课堂灵动起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使其通过教育情境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真切的领悟,升华理性认知,从而达到提升核心道德素养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创设活动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创设思辨情境,来燃起学生头脑风暴;创设文化情境,来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教育;情感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其他课程有所不同,不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道德素养的过程。它需要通过特定的教学形式,来强化学生内心对道德内容的高度认同,从而把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实施体验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情感内驱,逐渐形成自身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需要与时俱进去探索研究科学的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有利于升华学生的理性认知

国外一知名学者曾精辟地比喻:如果把10克食盐直接让你吃,你肯定无法下咽。但是将10克食盐融入美味可口的菜肴或汤中,你不仅会把这些食盐全部吸收了,而且这一过程对于你来说绝对是个享受。食盐只有添加到菜肴或汤中,才能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其实知识只有嵌入教育情境中,才会展示出真正活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创设教育情境,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展现教材内容或与之相关联的背景,可以有效弥补小学生涉世不深的认知短板,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形成感性认识,并升华为理性认知。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时期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最本质的要求。情境体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把教学内容寓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如音乐欣赏、诗歌诵读、课堂游戏、角色扮演等,可以有效开发和锻炼学生的右脑,提升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探索精神。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情绪

心理学表明,情绪能表达出主体的状态和客体的态度,而良好的情境则可以产生良好的情绪。英国著名的心理學家高尔顿说过,“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证实,只有当情绪的唤醒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时,其操作效率才最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创设教育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让学生主动走进去融进去,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学生学习情绪好,则脑子灵,反应快,思维敏捷,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课堂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二、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有效运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认为:“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环境与在其间活动的人群构成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物质与精神等交织在一起的儿童生长环境。这个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却是相当深远的。”最好的课堂是生活。教育发生的地方,都是课堂;内心灵动的时刻,都是教育。教材只是一种介质,生活才是道德生长的源泉。品德教育的课堂应当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归生活、服务生活。例如教学四年级《正确认识广告》一课,我首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边出示繁华商业街的画面边播放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广告词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平时生活中看到和听到过哪些广告呢?学生七嘴八舌,每个人都能说出N条。从而他们自己得出了一个结论:广告无处不在,与生活密不可分。接着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一则自己最熟悉的广告,可以利用说、唱、跳、演等多种形式,但要介绍清楚宣传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评出广告的种类,思考广告的作用,辨别广告的真伪。最后模拟体验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亲历广告实践,懂得理性地利用广告来选购适合自己的商品,并能自己设计、编写广告词。课堂中设置的生活情境,引领学生体验和实践,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共鸣,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促进了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所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要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鲜活起来,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例如教学五年级《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在第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好教材,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为班上都是汉族人,所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普遍不了解,对“一家亲”也没概念。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布置学生分工合作,班上四十人,一人着重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文化习俗、服饰特点、饮食特色、传统节日、特殊礼仪等,做好交流的准备。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模拟扮演各少数民族角色,有条件的可以穿上该民族的服饰,进行角色转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演都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地展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有几个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一扫平时的羞涩,大方地交流沟通,让大家对各个少数民族有了充分了解。通过活动,大家也明白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三)创设思辨情境,燃起学生头脑风暴

李吉林老师说,情境课程要以“思”为核心。思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而疑问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作为教师来说,思辨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不仅要条理明晰,而且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思辨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展开头脑风暴,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如我在教四年级《网络新世界》一课时,针对班级有不少男孩喜欢玩网络游戏这一现象,组织了一场辩论赛——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安排正反两方展开激烈的辩论。虽然最后双方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打成平手,不分胜负。但是在这思辨的过程中,网络游戏的利弊学生已了然于胸,相信对他们会产生触动,自我反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果然,几天之后,有一位家长高兴地告诉我,孩子在家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以前家长说过他好多次就是不听,问老师采取了什么法宝。我欣慰地笑了。

(四)创设文化情境,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其作为校园文化主流,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如在五年级《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中,提到孔子“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材引用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名言来提倡孔子的仁爱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孔子关于学习、做人、理想等许多论述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课后,我利用阅读课、班会课等阵地,引领学生品读《论语》,用最丰厚的文化营养,为學生的心田提供滋润,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实践,让孔子思想的积极因素纳入他们人格的建构,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和价值追求,促进他们精神的茁壮成长。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应用,让教师由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道德课堂重教轻学的缺陷。情境体验式教学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启迪学生主动进行道德内化并作出合理价值判断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拓学生思维视野、陶冶学生情感个性,最终促进学生的核心道德素养的养成,形成知、情、意、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谢臣.情境: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情境教学运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情感体验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