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2020-08-07胡月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胡月雅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帮助小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学会阅读与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加强小学语文教育还有助于开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小学教学趣味性,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小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探讨了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分析教学要点及方法,提出一些有益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在新课改压力下,很多教师都开始纷纷转变思路,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以行动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将课堂还给小学生使其能根据自身选择来进行学习,而广大小学教师应当适应当前变化,认清未来小学教育发展形势,结合小学生自身学习特点与规律来做好教学工作,以問题导入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营造一个严肃、活泼、有序、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小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掌握更多课本里面的知识和内容。

一、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手段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目前的教学思路和手段,大胆地在课堂中实现教学创新改进工作,不应该循规蹈矩,千篇一律地来开展教学工作,必须明白自身所肩负的教学重任与重担,明白自己的教育使命与责任,例如: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模式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而不再像传统那般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去学习,只需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指导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1]。而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便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通过思维导图的特有逻辑形式来展现。这样便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彼此交换意见,或者是就某个学习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教师在教授老舍的《草原》的时候,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读完以后学生交流:这篇课文讲了草原的什么美?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学生会得出结论:风景美和人情美——本课思维导图的第一级层次。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按照这两大板块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讨论记录之后发现风景美的第二级层次可以是天和小丘。在第三级层次中,天又包含空气、天空,小丘包含羊群、骏马、大牛等。层层进行细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草原的风景美美在何处,同样的,人情美亦如是。

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想象自己就身处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世界中,由此,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来想象。

二、教师应该开设创新阅读模式,适当降低阅读难度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比较固定的,并且是比较单一枯燥的。基本上都是靠教师在台上不断地引导学生来阅读课文,然后再一段一段地拆解课文句子,接着逐句去分析每一段句子的意思和含义,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会使教学工作变得很死板,而学生也只会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不会自己去思考与阅读,而且,一旦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马上去询问教师,而不会自主地去思考。由此,就会使得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解决这个教学问题就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手段并开设创新阅读模式[2]。

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程中,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课文的准备,并且做好学习笔记,学会如何去分析课文思想情感,了解作者的创作技巧、方法,然后,再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性地去学习,而不再只是学习机器而已,当然,由于小学语言学习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不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就掌握了课文的全部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适当降低阅读难度,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时,首先,可以问一问学生:你们喜欢夏天吗?你最喜欢夏天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顺势引出——夏天里的成长。

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知识,梳理课文的脉络,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中的“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大胆地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思维导图,中心句便是此次思维导图的第一层,而围绕其展开的各方面内容便是第二层第三层。利用思维导图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学习难度,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资源,引入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在黑板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思维,引导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探讨当中去,并且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学习,因为,只有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才能满足学生学习方面的需要,这对学生而言都将带来极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不能缺少的。这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所需重视的一些教学问题。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教学要求,不符合时代潮流发展需要。

因此,改变现在教学方式已经变成一件不可不做的事情,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举措。当前很多教师都因为没有转变教学手段,陷入被动境地,并且,都是以“我”作为课堂教学中心,在很多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学生学习方面的需要,由此,就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被无形剥夺了,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并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导致学生未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使得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而言都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导致学生很难学进去,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积极能动性,思维变得很死板,产生十分严重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不够健全,缺乏创新探索意识。

由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且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方案,解决当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运用风趣又十分幽默的语言来讲课的时候,学生能够在听课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开心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动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在满足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教授高尔基《童年》的整本书阅读时,则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看书的时候把书中的人物摘选出来,以主人公阿廖沙为中心进行辐射,利用思维导图画出《童年》中人物关系图。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出这些人的人物性格特征,简单明了最好,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很快地了解整本书的人物概况,降低小学生的阅读难度,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来学习,使他们能够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以提高他们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这对学生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中心脉络,从大角度来把握人物情节,以及结合教学环境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得明白,这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能带来莫大的好处,一旦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的时候便能充分释放自己的学习能动性,与教师一同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而不会因此感到迷茫,或者感觉到困惑,一旦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的时候便会通过阅读、思考来理解课文,如此便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养成爱问问题的习惯,在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

四、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方法,多引导学生学习

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体系的,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埋头学习,而很少会自主思考课文,这样实际上就会影响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则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的影响,并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带来很大阻碍。而导致这种原因的出现主要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过分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如果想要解决当前这个问题的话,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方法,应该引导学生多去思考问题,不应该仅限于教师所说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导致学生按部就班地说出固定的答案,并且惧怕教师说自己说错了,而没有得分。

由此,就会导致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并没有自主地来思考这些问题。当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的时候,便能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加上每件事的小标题,这也可以成为思维导图的模型。每一件事都展示了鲁迅先生不同的一面,在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的同时,写一写每件事之后你看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一面?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言之有理加五角星,若有补充,则直接写在相应事件的分支上。

这对学生学习创新都将带来极大的帮助,真正实现了教学创新,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还能够解决教学方式过于单调的现象,并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想象,让自己的思绪徜徉在想象的大海当中,如此的话,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知欲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孔子曾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在授课之后如果不督促学生复习课文,那么很难使学生记住课文知识。主要就是因为不加强记忆的话,就很难使学生记住课堂知识,并且,人的记忆力是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而衰減,不断变淡的。这对学生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在授课之后,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回忆课程内容,并且就此展开想象,以提高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教学手段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摆正思想及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大胆实施教学创新工作,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作出调整,大力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与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探知欲望。

参考文献:

[1]王三胜.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文教资料,2019(20).

[2]林明彦.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4):102-10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