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8-07李笑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能力思维导图

李笑珍

摘 要:重视课外阅读是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导向。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此问题较为严重。面对此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课外阅读质量进行了探究。且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结合研究实践,对思维导图的内涵,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思维导图;阅读能力

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且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阅读品位,提升阅读能力。同时,还就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做出数据要求。但是,就當前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教师机械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机械应对阅读任务,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阅读能力发展受限。如此现实情况,使得我们不得不探寻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式。在不懈的探究过程中我发现,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最初是由英国的托尼·巴赞提出来的一种笔记方法。思维导图一般需要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以此向外辐射,建立与之相关的其他层次内容,并借助线条将这些内容连接起来,从而在图像、线条、颜色等作用下,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结构。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性,其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思维导图还具有逻辑性,可以使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将文本内容以清晰的逻辑展现出来,从而在把握文本线索的过程中建立对其内涵的深刻理解,提高阅读质量。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有广泛的应用性,其可以驱使学生实现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基于上文对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应用价值,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实施如下方式。

1.以“图”会文,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兴趣可以使个体产生认识、研究某种知识的倾向,其是个体探寻知识的内因。所以,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施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文本一般篇幅较长,语言抽象,小学生是难以建立阅读兴趣的。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解决此问题。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将呆板的语言文字,以色彩艳丽的图像形式展现出来,以此使学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并由此产生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还可以通过严谨、清晰的图画,轻松地掌握文本内容,深化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时候,会这样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初始思维导图

实现对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是以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为切入点的。所以,我运用思维导图之初,在课外阅读实施过程中,为学生推荐了《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还可以使其在文本浏览的过程中,结合所列举出来的大量实例弄清楚什么是思维导图,怎样绘制思维导图。在建立了对思维导图的感性认知之后,面对如此新奇的事物,大部分学生自然会产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从而为自主参与课外阅读打好基础。

(2)绘制思维导图

在学生建立了对思维导图的感性认知之后,接下来,我则会发挥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熟悉的教材文本制作思维导图,从而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兴趣。具体地,以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为例,教材中为我们展现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四篇文章。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对这四篇文章进行分析,找出其主题,并以此绘制出第一层级的思维导图。接着,我引导学生对这四篇文章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找出其各自的写作重点和中心,以此绘制出第二层级的思维导图。在这样轻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不仅兴致高昂,还积累了绘制思维导图的经验,为接下来在课外阅读中有效绘制思维导图打好基础。

2.以“图”导读,确保课外阅读质量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施过程中,学生受其阅读能力的限制,很难透过文字语言深刻地感知到其内涵,往往是流于形式地机械阅读,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在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将课外阅读当做是学习负担,对其失去了参与兴趣,得不偿失。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思维导图结果清晰,其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和绘制的过程中,一步步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由此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由此,在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之后,我这样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1)由图入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课外阅读参与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文本的表达顺序,厘清文本的写作思路,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传统的以反复诵读为主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的应用是难以实现这一点的。面对此情况,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制图、读图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透过文字表象逐步加深对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的理解。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将这篇文章作为课外阅读资源推荐给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其采取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写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在实施阅读的时候,我以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确定这篇文章主题,(一般情况下,课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以此建立中心图:“故宫博物院”。接着,我指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讲述了故宫博物院呢?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建立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的思维导图。在第二层级思维导图建立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把握每一段落的写作重点,以天安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等为中心设置框架。同时以这些框架辐射出各自的特点,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探析。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制图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还可以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回收学生作品的时候我发现,有一名学生按照文本结构,直接展现了故宫的全貌和结构图,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思维导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在绘制中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

(2)导图引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实施应当引导学生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内资源的辅助下,学生建立了对思维导图的深刻认知,同时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接下来,则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给予其灵活运用的机会。一般情况下,我会在组织了由图入文此项活动之后,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木偶奇遇记》《红楼梦》《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等,并要求學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制作思维导图,将文章的结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从而在读和做的结合下,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

3.以图促写,提升课外阅读实效

叶圣陶先生在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点》这篇文章中指出,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二者不可分割。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单纯地将阅读作为要点,为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尽管可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是却无法从中积累有效的语言信息,更不要提对语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了,如此严重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美国学者在研究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的过程中也指出,课外阅读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组织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实现读写的结合。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其在发散性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积累语言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我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会继续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制作思维导图,接着,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中的信息进行运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在制作第三层级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将文本中展现故宫博物院特点的语句记录下来,写在框架图中,以此自然而然地实现好词好句的积累。在学生制作了思维导图之后,我设计了“我的学校”此写作主题,引导学生按照《故宫博物院》的写作方式,结合本校的情况,自主地制作思维导图,从学校大门、教学楼、教室等场所入手制作不同等级的框架,确定写作思路。在学生制作了思维导图之后,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驱使他们就导图内容与小组成员展开交流,从而在互动中实现思维导图的修改、完善,打好写作基础。接着,则引导学生模仿教材文本中的语言对我们的学校进行刻画。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写作难度,还可以使学生在制图、写作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课外阅读的实效。

总之,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教师可以把握新课改发展时机,发挥思维导图直观形象、逻辑清晰等特点,先引导学生阅读与思维导图有关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制图兴趣。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找出各个层级的中心,制作思维导图,从而再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最后,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积累语言信息,同时结合写作要求,制作思维导图,组建语言,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罗宗国.悦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之本[J].赤子(上中旬),2014(20):252.

[2]张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探索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4):52-53.

[3]李维勇,张晨瑛.开启语文灵性学习之窗: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6(4):7-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阅读能力思维导图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