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在欣赏,品味音乐“味道”

2020-08-07尚伟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味道评价

尚伟

摘 要:趣动音乐课堂是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多维度评价引领下的“趣动课堂”的欣赏教学,其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让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趣动课堂;欣赏教学;评价

一、课例分析

(一)生动感知,听出兴趣

如三年级下册《剪彩波尔卡》的欣赏教学导入环节,常规欣赏教学导入环节会用问题引导直接指向教学内容,再进一步欣赏音乐作品。而笔者结合评价量规(见表1),以音乐作品本身为载体,教师根据音乐进行相对应的律动,让学生模仿,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与思考。这样导入的设计目的是以评价测量为依据,通过听觉与肢体双重刺激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音乐的速度和情绪,过程如下:

教师结合音乐带领学生律动进入教室围成圆圈,并持续配合音乐进行律动三遍。动作要求为第一乐句双手在腰两边画圈,第二乐句双手在胸前模仿转动方向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进入教室的?

生1:汽车。

生2:火车。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究竟是什么交通工具?(聆听引子部分。)

生:火车。

师:你从哪里听出是火车的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火车汽笛的声音和车轮转动的声音。

师:你听得很仔细,同学们再听一遍,用火车车轮转动的动作试试,这列火车是刚刚启动还是快速奔驰?(再次聆听引子部分,学生跟随音乐做火车车轮转动的动作。)

生:火车慢慢加速,刚刚启动。

师:非常好,那同学们在这列火车上的心情如何?

生:开心、愉快。

本教学环节的评价要素为:(1)能够模仿教师动作;(2)能够从动作和音乐中感受出音乐描写的是火车;(3)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评价方式为:(1)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模仿动作,模仿如何;(2)教师观察学生能否认真聆听音乐;(3)教师观察学生能否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速度。

评价量规指引下的《剪彩波尔卡》欣赏教学导入环节评价结果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动作;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听出音乐描写是火车;大多数学生能够体会出音乐的情绪和速度。

(二)主动品读,赏出情趣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的体态律动加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音乐与图形谱,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旋律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如三年级下册《剪彩波尔卡》的主题一音乐感知中,笔者结合评价量规(见表2),采用层层叠加的体态律动:以踏步为基础,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并产生恒拍的概念后,结合旋律的特点,体态律动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主题一音乐旋律的感知与体会,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乘上火车踏上音乐之旅。

(《剪彩波尔卡》主题一前半段音乐循环三遍,律动设计:①原地踏步一遍;②在第一、三、八乐句中加入火车车轮转动的动作,在第二、四、六乐句中加入开火车的动作;③在第七乐句中加入火车转弯的动作,转身。)

师:咱们这趟火车开得不太平稳,刚才火车行驶的路线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火车转弯了。

师:是的,火车是怎么转弯的?有没有同学做一下?(学生做转身动作。)

师:你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转个弯。(教师带领学生做转身动作。)

师:跟着音乐试试。注意,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火车加速了几次之后进行转弯。第二,加速之后转了几次弯。(《剪彩波尔卡》主题一前半段音乐播放一遍,学生尝试原地自己做律动。)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火车加速了几次之后进行转弯?

生:三次加速。

师:加速之后转了几次弯?

生:两次。

师:非常好,看来同学已经会开火车了。你听,小火车遇到了什么?(《剪彩波尔卡》主题一后半段音乐播放一遍。)

生:遇到了小山坡。

师:我们用什么动作可以表现火车越过山坡?

(学生自己编创动作,如双手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划过。)

师:你做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跟他学一学。

(带领所有学生一起尝试做火车越过山坡的动作。)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火车越过了几座山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帮帮自己,数一数。

(《剪彩波尔卡》主题一后半段音乐播放一遍。)

生:5次。

师:你听得很仔细。现在,请大家用动作让小火车再次飞驰吧。

(《剪彩波尔卡》主题一音乐播放两遍,原地做。)

本教学环节的评价要素为:(1)能够认真聆听音樂,并模仿教师动作;(2)能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主动去改变,并做出相对应的动作。评价方式为:(1)教师引导学生围成圆圈进行律动,观察学生是否能跟随自己的脚步;(2)学生聆听音乐后,能主动发现旋律的变化,尝试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评价量规指引下的《剪彩波尔卡》主题一欣赏教学评价结果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律动,半数学生可以发现三遍律动的异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听出音乐旋律的变化,少数学生可以根据旋律变化做出相应动作。

(三)联动创编,表达智趣

音乐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音乐教学需要通过即兴表演与创作来激励学生以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创编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在创造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三年级下册《剪彩波尔卡》主题二欣赏教学中,笔者结合评价量规(见表3),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熟悉音乐,了解《剪彩波尔卡》主题二中音乐的旋律、情绪、节奏,过程如下:

师:快乐的火车在大地上飞驰着,你听,火车在路途中遇到了什么?(《剪彩波尔卡》主题二音乐播放一遍,教师画出旋律线。)

师:火车在这条路线上遇到了什么?

生:急弯、大坡。

师:是的,这条路线并不是那么平坦。哪里是急弯?哪里是大坡呢?请一位同学帮忙指一指。

师:你找得很对,那这个是什么?

生:平路。

师:很好,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画一画火车行驶的这段路线。

(《剪彩波尔卡》主题二音乐播放一遍,师生一起画出旋律线。)

师:表现音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用线条表示,当然也可以请其他的伙伴来帮忙,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件乐器。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碰铃、串铃、响板。)

生:碰铃、串铃、响板。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师:现在火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三种不同地形路线,有急弯、平路、大坡,请同学们分成碰铃组、串铃组、响板组,每个同学拿一件乐器,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你所拿到的乐器该表现哪一条地形路线,该如何用你所拿到的乐器去表现这条地形路线,每一种乐器只能表现一种地形路线。

(教师分组观察,让碰铃组、串铃组、响板组三个小组每一组都进行尝试自己创编的节奏,并且请其他小组进行简单的评价,最后让三个小组进行合作,跟《剪彩波尔卡》主题二音乐进行演奏。)

本教学环节的评价要素为:(1)能够根据音乐旋律画出旋律线;(2)能够根据不同的乐句旋律,选出适合演奏该乐句旋律的乐器;(3)能够分组进行合作创编。评价方式为:(1)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旋律线时,观察学生是否能对旋律线产生联想;(2)学生能否选出不同乐句所对应的乐器;(3)在小组合作创编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并能创编出合适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评价量规指引下的《剪彩波尔卡》主题二欣赏教学评价结果为: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画完旋律线后,都能产生联想;少数学生能够选出不同乐句所对应的乐器;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少数学生能够传遍出合适的节奏型进行演奏,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与其他小组合作演奏。

二、实践思考

评价量规指引下的“趣动课堂”的欣赏教学,其丰富的教学内容让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一)体态律动感知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往往承载了音乐作品的主要情感,是一段音乐作品的内核,而让学生能够有效感知音乐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律动感比较强的音乐主题中,教师可以编创一些简单的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肢体就能直接感受到音乐的情感、速度、节奏等音乐元素。

(二)圖形谱记忆音乐主题

图形谱十分的直观、形象,可以将抽象的音乐主题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易理解的显现画面。让学生通过图形谱就能够高效掌握音乐主题的音高距离、分句以及分段。

(三)合作编创表达音乐主题

在学生能够对音乐主题有了相对较深的理解后,适当加入一些合作创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本身。合作创编能够促进学生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味道评价
中秋的味道
快乐的味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夏天的味道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草的味道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