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2020-08-07李晓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晓华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但是农村地区受其地域、教育环境的影响,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教师阅读观念落后、阅读教学单一等。立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实现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农村小学受地域、教育资源等影響,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情况不尽如人意,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厚、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良等。立足现存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三方面入手,对如何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让教学观念更有效:重视与学生的阅读对话

教学观念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深受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教学对话,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基础的语言知识,严重影响学生有效阅读的实现。要想实现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与学生的阅读对话,促进教学的发展。

1.明确教师的引导作用,唤醒学生的阅读动力

新课改的实施强调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这样两方面:第一,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打造“主角”光环;第二,教师扮演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主性,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探究活动之中,由浅入深地感知、理解文本内涵,提高阅读能力。基于以生为本阅读课堂的特点,我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发挥好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唤醒学生的阅读动力。以《观潮》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这三个部分,为我们刻画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的画面。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首先给予学生自读文本的机会,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目的性,我同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呢?在不同的阶段,钱塘江大潮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深入文本中,展开积极的探究,为有效阅读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阅读潜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发展潜能。尤其农村的小学生,其在广阔的生活和学习空间里,所见所闻远远超过城市里的小学生,他们具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发展特点,给予他们彰显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激活阅读潜能,实现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为了保障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参与中获得自主权,我一般会采取提问方式,围绕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极具探究性的问题,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驱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展开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探究。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开篇为我们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据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向学生提出问题:“阅读文本,找出描绘圆明园昔日富丽堂皇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展现了圆明园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大量的笔墨刻画昔日的圆明园?”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把握自主阅读的机会,还可以发挥阅读潜能,从多角度探寻问题的答案,以此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二、让学习变得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参与主体,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有效教学的指导下,我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会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1.激发阅读兴趣,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文字语言品析中享受到阅读乐趣。当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时候,其会自主地将阅读“负担”转化为阅读“享受”,促进有效阅读的实现。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情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所需和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纸的发明》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在古代早期,人们使用竹片记录文字语言的画面。在直观的画面观看过程中,学生看到,读书人拿着厚厚的竹简进行学习,很费事,而且,竹简不易保存。此时,他们的脑海中会自主地浮现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用纸呢?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我自然而然地引出这篇文章,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索纸的发明时间、纸的发明过程等,从而使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文本内容,同时获得阅读满足感。

2.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实现有效阅读教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情况来看,受不良阅读习惯的影响,其往往机械地浏览文本语言,很少对文字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行思考和探究,导致阅读无所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我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而且,在读思结合下,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候,会采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我首先从文本主题入手,引导学生勾画出“美丽”二字,提出“小兴安岭美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继续探究文本。在对描写春天的小兴安岭的语句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地仿照以上的方式,勾画关键字词,如“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小鹿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等”。同时,思考这些语句描写的好处。如“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使用了拟人手法,展现了春天的树木勃勃的生机。如此边读边思考,不仅可以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深入浅出概括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师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一般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就标志着教学结束,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归纳、总结,如此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一整节课中,经过教师的讲解,大部分学生可以建立对内容的感性认知,接下来,则需要发挥自主性,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究,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为学生布置概括、总结任务,如概括所阅读文章每一段所讲述的基本内容,概括文章大致讲述了什么内容等,以此使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再次回归文本,从整体角度入手,探寻文本内涵,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

三、让教学变得更有效:完善阅读教学环节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施包括课堂导入、新知讲解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是因为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新知讲解环节,忽视了课堂导入和课后复习这两个环节。如此掐头去尾,不仅导致课堂教学组织存在缺陷,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此情况,要想真正地实现农村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教师需要以教学组织为切入点,关注各个环节,并采取多样的方式实施教学。

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导入活动的时候,会根据该阶段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故事讲述、情境展示等方法驱使学生顺利地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做好阅读准备。以《海底世界》为例,在导入活动实施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海底总动员》动画片片段。熟悉的动画形象出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之后,我趁机引导学生探索文本:“现在让我们跟着小丑鱼一起到海底世界一探究竟吧,看看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在组织新知讲解活动的时候,我则运用课堂提问、批注式阅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上文有所涉及,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在组织了文本教学之后,我常常会立足小学生爱玩、爱闹的特点,为其设计角色扮演任务,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将文本场景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深入文本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陶罐和铁罐》为例,这篇文章极具故事性,其教学的实施旨在通过陶罐、铁罐的对话,体会他们的个性特点,并受到陶罐身上美好品质的熏陶。立足于此,我在解析文本之后,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将这篇文章改编为课本剧,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在一言一行的演绎过程中,课堂生动有趣,而且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也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地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地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并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环节的阅读活动体验中产生阅读兴趣,积累阅读经验,逐步地提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义梅.探究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4):137.

[2]刘细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8(6):128.

[3]张凤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30.

[4]王淑珠.漫谈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的有效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92.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