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读学校家班共育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践研究

2020-08-06左真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现状策略

摘 要:智障儿童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决定了需要通过家班共育合作模式的开展来实现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完善构建。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实施了家班共育模式,但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其实施成效十分不理想。为进一步促进辅读学校家班共育合作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以辅读学校智障儿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围绕辅读学校家班共育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践展开探讨。通过对智障儿童生存现状的简单介绍,就辅读学校开展家班合作共育的现实需求、意义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等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辅读学校开展家班共育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现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和探讨,可以从理论研究层面为我国辅读学校家班共育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辅读学校;家班共育;智障儿童;现状;策略

一、智障儿童生存现状

智障儿童指的是指智力水平落后于同龄儿童,通常智商低于70的儿童。智障儿童个体内的遗传(基因)系统都存在异常。他们有的只是智力障碍,有的还伴有自闭症、脑瘫等多重残疾。智力障碍儿童总体认知缓慢、心智发育迟缓,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相关调查显示,智障儿童在我国残疾儿童总数中占比超过了一半以上,多达百万人。而智障儿童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又决定了其需要长期的监护和照料,这就为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这使智障儿童群体的生存发展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关注智障儿童生存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服务、学校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对智障儿童生存发展现状做出了整体的梳理:在日常生活自理方面,中重度智障儿童经过大人的长期教导可以进行较好的自主就餐、卫生、着装,虽然部分儿童在如厕方面仍无法独立进行,但也能够对男女厕做出正确的分辨;在社会生活能力方面,大部分智障儿童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安全生活方面,大多数儿童并不能正确判断刀具、电插头是有危险的,不能隨意触碰;在与人沟通方面,智障儿童在见到熟人时虽然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一遇见陌生人却只能停留在打招呼上;在环境适应方面,大部分智障儿童在公共场所是可以遵守规则的,可以保持适当的安静,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妥善放置在固定位置,但也有少数儿童会不分场合地大声喧哗、私自占有他人物品;在家庭生活方面,大多数智障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为窘迫,家庭微薄的经济收入,需要负担智障子女长期的康复训练、教育费用,还要负担家庭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更有些父母因智障儿童为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而选择离婚,单亲抚养使本就举步维艰的智障儿童家庭变得更加困窘。此外,从遗传学角度来看,一些智障儿童父母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身体先天性残障,这不仅加重了智障儿童的家庭困难,也为其后续康复治疗、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二、辅读学校开展家班共育的现实需求及意义

通过对智障儿童生存现状的了解,我们认识到智障儿童群体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长期的关注和照料。虽然也有个别智障儿童随着康复训练以及教育活动的深入化开展,已经在正常的行为能力上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可以实现自我管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儿童是需要依赖他人的。从社会教育角度来看,这就对负责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辅读学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和现实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并积极寻求家庭的配合,在学校、家庭的合力作用下来实现智障儿童教育体系的完善构建,促使智障儿童可以如正常学生一样,融入真实的社会环境当中,去实现其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同时,家班共育模式的实施,通过辅读学校、家庭各自在智障儿童教育中优势作用的发挥,充分弥补各自在智障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能够确保智障儿童得到充分的照料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教学,这对于帮助智障儿童恢复能力、回归社会来讲是极为必要的。如,辅读学校虽然拥有完善的智障儿童教育和康复训练操作体系、专业人员,但基于智障儿童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对智障儿童融入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且学校教师在刚开始接触时不了解智障儿童的综合情况,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其做出教育辅导计划。家庭方面虽然对智障儿童总体情况较为熟悉,但却多受自身困窘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无法为儿童展开系统的教育与培训,急需辅读学校的支持。

三、辅读学校开展家班共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智障儿童综合情况的整体考量来看,家班共育是实现智障儿童健康培育目标的一个最好的选择。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辅读学校针对智障儿童已经开展了家班共育活动,但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其合作成效并不明显,许多学校的家班共育仍停留于表面,实践工作问题突出。总的来讲,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被赋予过多职责,被家长扣上“全能”的帽子,家班合作育人模式中家庭承担的责任、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此也就淡化了家班共育的根本诉求和目的。究其原因,与家长对待智障子女的教育态度是分不开的,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有缺陷而过度溺爱,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即可。有的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自身在智障儿童教育方面的经验、知识、能力不足,迫切需要学校的支持,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一旦学校提出要实施家校共育,对于神经本就敏感的家长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校推卸责任,从而造成了家长不配合、不理解的现象。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智障无法治愈,即便教导今后也难以恢复正常,因此对智障子女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认为只要负责孩子的温饱即可,其他教育、康复等方面的问题则直接交由学校负责,自己不闻不问。

第二,家庭教育能力不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智障儿童的存在对于整个家庭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拖累,父母不仅要长期负担智障儿童的教育及康复训练费用,且基于智障儿童对父母的巨大依赖性,父母需要长期休业在家对其进行24小时的照料,这些都造成了智障儿童家境的困窘。在智障儿童入学后,父母可以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工作,在此种情况下父母无暇顾及和参与学校提出的家班共育活动,能够配合教师的只是关于智障儿童实际情况的简单嘱托,其余则很少涉及。此外,智障儿童群体基于自身的特殊性,相比较一般儿童的管理、教育、训练来讲,需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但家长在这方面却存在一定的欠缺,即便是在长期照料智障儿童的过程中从专业训练人员、医生、教师那里获得了一定的训练方法,但对于实施家班共育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四、辅读学校家班共育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现策略

(一)增强合作意识

辅读学校针对智障儿童身心发展所开展的家班共育模式,需要家庭、学校双方的共同参与来实现,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家班共育体系。因此,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强化家庭、学校双方的合作意识,使其能够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合作。为此,学校方面要加强对辅读班教师的培育工作,使其认识到智障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在很多情况下单单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家长的培育,进而促使教师自觉地将合作育人作为自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作为家班共育的难点,需要我们的教育者着重对待。首先要注重对家长不配合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其家庭经济困难、长期努力却总是希望渺茫的现实情况。之后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为其展示康复训练、教育成功案例,来增强家长对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通过对智障儿童能力情况开展阶段性评估,来使家长明确智障儿童的进步情况,从而使家长的信心更为坚定,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家班共育活动。

(二)明确职责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家班共育,主要是由于家庭和学校在智障儿童教育、引导方面存在各自的优势,只有集二者合力才能够很好地实现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确保家庭、学校各自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实施家班共育模式之前,我們需要对家庭、学校班级各自的职责内容进行明确划分。就家庭方面来讲,父母需要在不断审视自我的过程中,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同时面对众多智障儿童时,再好的教师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在家庭的视角下即便孩子身有缺陷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父母要改变自身对学校“全能”的固有印象,要尽自己所能,保持良好的耐心和爱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关注,悉心引导儿童完成教师留下的课下任务,并对儿童的心理变化、能力发展等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对于学校方面来讲,要在不断强化自身教育系统化优势的过程中,通过各方面教育资源的综合调用,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加大教育教学研讨力度,以优质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为家班共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此外,学校还需要针对家班共育活动对双方信息共享、互换的需要,积极拓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渠道,通过面谈、家访、微信等,让学校、家长共同就孩子的学习、交往、穿衣、吃饭、卫生等情况进行交流,便于双方对孩子情况的实时了解。

(三)强化方式指导

为确保家班共育实施效果的达标,学校还需要针对家长教育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理论指导,帮助家长调整以往对待智障儿童的错误做法,使家长在智障儿童的日常教育中出现问题时,可以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来快速、有效地安抚儿童的情绪,实现智障儿童的科学管理和教导。为此,学校可以根据家长的时间定期组织智障儿童教育交流会活动,将智障儿童不良情绪、行为等以案例的形式向广大的家长进行介绍,并详细对应对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同时,学校方面还需要教授家长正确评价孩子的方式方法,要在认识到自家孩子与众不同的基础上,转变态度和观点,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即便是孩子表现出一点点的进步也要予以夸奖和表扬,为孩子树立自信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对孩子的信心。

综上所述,父母在智障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优势作用。学校教育要想达到既定目标,离不开广大家长的参与与配合。面对辅读学校提出的家班共育措施,家长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密切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与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学校要对家长的心态予以纠正,并教授家长正确的方式方法,以此来帮助家长坚定智障儿童教育的信心。只有在双方合力的作用下,才能够实现智障儿童教育体系的完善,使智障儿童享受到无微不至的教育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芸婧.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基于苏州某智障家庭服务机构儿童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7-9.

[2]李晓英.浅谈培智学校的家校合作[J].现代特殊教育,2015(3):57-58.

[3]寇学.智障儿童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19(9):14-15.

[4]张守海.家校共建结构化育人机制:提高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7-28.

作者简介:左真香(1976.1.30—),女,江西抚州,上海市崇明区培林学校,中学一级,研究辅读学校班级管理、语文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现状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