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低段趣味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0-08-06王丽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小学低年级作业设计

王丽霞

摘 要:趣味教学是一种以趣味化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出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趣味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做出预防,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以一种大胆积极的心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作业设计

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小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低段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差,活泼好动并且爱玩游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常常面临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是枯燥的数学作业题目,更加让小学生难以投入。趣味教学则是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式,而趣味数学作业的设计则是趣味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性不强,更多的是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性地听课思考,对于感兴趣的课程就会拥有学习的动力,对于不感兴趣的则会学得心不在焉。而趣味教学是一种以趣味化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小学生实施趣味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做出预防,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师在趣味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趣味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以一种大胆积极的心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法,让教学变得更为新颖以及有吸引力,这里教师要注重趣味化教学的手法,以及明确趣味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要多观察学生的反馈,因为创新是难以一蹴而就的,更多的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关注他们的情绪,从而分析出小学生对当前课堂模式的接受程度,最终做出调整。教师要观察该模式是否适合本班学生的发展,以及班级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是否能够快速接受知识。再次,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趣味化教学方式,分配好趣味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比例,不能本末倒置,为了趣味化而去趣味教学,让教学内容被趣味化主导,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最后,教师在趣味教学时,要注意趣味化的多元性,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摸索出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方式,同时要多加思考与创新,不能盲目跟风,避免应用学生根本无法接受的教学方式。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总结问题和经验,通过调动作业的趣味性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愉悦性。

二、小学趣味数学作业设计的侧重点

作业是学生对上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具有实效性的作用。要使小学趣味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当及时注意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作业设计的侧重点。

第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定准出发点。趣味作业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提高写作业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的趣味化教学的产物。因此,趣味作业要以提高学生口算心算能力和逻辑思维为目标,通过写作业的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趣味作业要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实效性作用,教师要注重作业布置的实际效果,不能只是为了趣味而去设计趣味作业,最终只是增强了趣味性,却忽略了作业的实际作用。

第二,数学作业设计要合理规范。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巧妙地设计作业。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作业的量,避免重复机械的作业产生,最终加重小学生的负担,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合理化和高效性。然而,趣味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高效,就必须结合合理规范的批阅制度。在批阅过程中,教师要用一种科学、规范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最好减少等级制和分数制的批阅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对学生产生一种压迫感,容易营造严肃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应当注重营造较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维护的情况下,来自觉地更正作业。

第三,要灵活设计数学作业内容。根据小学低段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作业和生活结合起来,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例如,安排每个学生在课后陪家长买一次菜,家长配合让学生在买菜中提高运算能力。这种方式灵活多元,不拘泥于简单的纸质运算,同时,与家长买菜的过程中,小学生也认识了不同的菜,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当中去,让小学生在社会中锻炼和展示自我,提高作业设计的实践作用。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观察个体学生的差异,充分考查学生的性格差异,分层次设计数学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得以充分发展。总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减少规定式、死板化、过于统一的方式,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风格与特色来灵活设计作业,让作业设计更人性化、趣味化、灵活化。

三、小学趣味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这里强调教师要减少强制性的作业规定和死板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谈道:“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里也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辅助趣味性的作业,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加强趣味性在学习中具有强大作用的意识。要将趣味性设计到作业中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就会有更多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具体方法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来传授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数学这门以理性思维占主导的学科,逻辑性和抽象性涵盖了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算术改成趣味竞赛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完成练习、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通过组织游戏,例如拍手算术游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学习的热情;还可以通过抢答奖励制度,鼓励小学生大胆举手发言,尽量出些简单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对于参与答题的学生要多加表扬,对于不敢回答问题的要多加鼓励和支持。

其次,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类的活动,让小学生通过简单的社区调查和家庭调查等,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让小学生询问小区邻居家庭每个月使用电费的多少,然后比较哪家的电费最多,并且计算该家庭一年的电费等,让学生在计算中更加熟悉数字以及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教师安排实践性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将教学生活化的过程。通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把生活化的素材布置进作业中去,不仅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加强小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让学生在参与作业过程中丰富生活常识。由于小学生对很多常识都不太了解,教师布置更多实践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生活经验。

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多设计一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由于年纪小,对于理论性、逻辑性的知识难以接受和熟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显得兴致不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一些需要小学生动手的教学环节,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记忆力。小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更愿意动手,对于所学内容更感兴趣。例如,通过让小学生剪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让学生在实践中区分这四个多边形的区别,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了多边形以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出多边形的物体,并且说出该物体有几面,有几种不同的多边形(小学生高段则可以用立方体做探究对象)。总之,数学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多布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业,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富有个性的作业,减少布置传统的机械式、刻板模仿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来认识并且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任务较重,承担着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和培育逻辑思维的重要责任,完全可以通过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小学低段教学当中,数学教师应当利用多元化作业设计的方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根本,是促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探究真理的关键引导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趣味课堂,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课堂活跃起来,最终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海浩.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學周刊,2014(5).

[2]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杨春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8).

[4]罗莉.利用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时代教育,2015(12).

[5]汪东兴,曹洪辉.寓教于趣 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

[6]王珏.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

[7]崔艳.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6).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小学低年级作业设计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