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合理语言支架 提升阅读输出能力

2020-08-06吕燕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陈老师语气模态

吕燕

英语阅读后的输出能力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和思维品质两个方面,这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为学生搭建合理的语言支架,并在学生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积极表达。在南京市的一次主题为“绘声绘色学英语,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市级教研活动中,致远外国语小学的陈诚老师执教了绘本《跟上兔子》第二季四年级“Monster Nian”,他巧妙地引导学生基于所给语言提示发挥想象、积极表演,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在绘本教学中如何搭建合理的语言支架,提升学生阅读输出能力。

一、找准最近发展区,确保支架搭建的有效性

梅妙聪提出,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阅读后输出的任务设计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绘本的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阅读后任务,并有针对性地搭建阅读后输出的支架,给予学生语言运用所必须的核心语言(单词、词组、句子提示均可),而不是脚踩西瓜皮,盲目拓展。在支架搭建的过程中,要切记不能提供过于细致的语言支架,以免剥夺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学片段】

陈老师在绘本阅读后的拓展环节中,从绘本中选取了“Monster Nian来破坏村子时被beggar驱赶”這一有趣的情节,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演,进一步体验绘本内容。

T: Boys and girls,do you want to act out this interesting part?

Ss: Yes!

T: Before we act,lets look at these sentences. These sentences are Monster Nian may try to say.

(PPT呈现核心语言支架)

Picture1: I will destroy ... I will eat ...

Picture2: Whats that?Red paper?

Picture3: Please dont eat me!

Picture4: Go away,Nian!I have the red ...

【教学赏析】

陈老师将这一情节分解成四个片段,每个片段都给了图片和语言提示,可以看出,以上提供的语言是该片段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台词,最能反映角色情感的变化,因此教师以句子的形式呈现了这些核心语言支架。但即使如此,部分句子只呈现了大半部分,仍留给了学生一些自主发挥的空间,使得语言支架保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Picture 4中,学生在阅读中刚学习过red cloak这个新词汇,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填空,甚至可以发挥出诸如red packet,red coat,red hat等词汇,这既检验了学生对绘本的理解情况,又培养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提升了思维品质。

二、遵循多模态理念,打造支架搭建的多元化

张海燕认为,多模态教学的效果优于单模态教学,同时多种模态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体现交际者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多模态的支架信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口头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并用,深度体会阅读素材中人物的情感,并用相应的语音语调正确且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教师在提供支架信息的过程中,除了运用提示性的语言外,还可以充分发掘榜样学生表达中的亮点,甚至借助情节带入感强的道具,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更多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提升思维品质。

【教学片段】

T: First,please look at Picture 1. When we act,can we say “I will destroy you”(声音平平,无情感)

Ss: Ha ha ha ...

T: I will eat all of you.(声音平平,无情感)

Ss: Ha ha ha ...

T: Am I like a monster?

Ss: No!

T: Can you show us how to act like a monster?

S1: I will destroy you!Ill eat you!(凶狠的语气)

T: Show me your hand,please.(做出张牙舞爪的动作)

S1: I will eat you.(张牙舞爪的动作、凶狠的语气)

T: Very good!In Picture 1,Monster Nian is Very fierce,right?

Ss: Yes!

T: Lets Look at Picture 2. Is Nian fierce now?

Ss: No!

T: Who can act?

S2: Whats that?Red paper?(凶狠的语气)

S3: Arrrrggghh!(凶狠的语气)Whats that?Red paper?(好奇的语气)

T: Wow,nice job!

T: When the beggar comes out(指向Picture 3),how does Nian feel?

S4: Oh,Im afraid of them.(害怕的语气)

T: Can you show me the gesture?

S4: Oh,Im afraid of them.(害怕的语气、手头攥紧的动作)

T: Who can give us one more try?

S5: Oh my god, its red.(害怕的语气、捂脸的恐惧动作)

T: Lets try together!

Ss: Oh,its red. Please dont hurt me!(害怕的语气、捂脸的恐惧动作)

T: Very good!What will the beggar say?Is he small and weak now?(指向Picture 4)

Ss: No.

T: Can you try to act it in a better way?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your intonation.

S6: Get out! Go away!(底气十足、勇敢的语气)

S7: Ha ha!Silly Nian,go away!(嘲笑的语气)

【教学赏析】

在学生开展合作表演前,陈老师一幅一幅图引导学生体会绘本中角色Nian和beggar的情感,尝试分析这两个角色说话时可能会呈现的语音语调,并试着演一演。在引导的过程中,陈老师多次借助多模態,为学生提供了精准的支架信息,具体表现在:

1.呈现反面示范,刺激学生表演欲望

在Picture1中,Nian刚开始的出场应该是凶狠的,陈老师却反其道而行,刻意声音平平、毫无情感地说:“I will destroy you. I will eat all of you.”学生不自觉地哈哈大笑,在这种前提下邀请学生读出这句话应该有的语气,学生非常乐意,且很有成就感。

2.给予提示语言,引导学生自我习得

在学生尝试表演Picture 1和Picture 3的过程中,陈老师不时用“Show me your hand,please.”“Can you show me the gesture?”这样的提示语言,引导学生将动作加入表演中,通过多模态优化表演的效果,这样近乎完美的表演是学生自我习得的成果,为学生后面的合作表演带来了更大的内驱力。

3.善用榜样激励,增强学生表演效果

在Picture 4的展示中,其中一位学生在用好奇的语气读出“Whats that?Red paper?”前,还自主创新,用凶狠的语气加了一句台词“Arrrrggghh!”,陈老师及时发现了学生的亮点,用惊叹的语气点赞道“Wow,nice job!”,这不仅对被点赞的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来讲也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更能体会如何呈现角色的情感。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支架搭建的感染力

束定芳、庄智象教授认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六个方面:(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2)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4)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知识;(5)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6)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可见,教师素养绝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范畴,还体现在教师的感染力上。教学时,教师饱满的热情、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声音不仅能很好地诠释自己的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阅读素材中的人物情感,确保阅读输入的有效性,还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获得了这样的语言支架,就能呈现出更好的语言输出。

【教学片段】

T: Now,Im the beggar. Who can be Monster Nian and show us the power of the monster?

(S1戴上自制的monster头饰,T穿上红色披风、手拿鞭炮道具)

S1: Gggrrraaa!Ill destroy you!(凶狠的语气)What?You have red coat and firecrackers!(惊讶、害怕的语气)

T: You got nowhere to run. Monster Nian,go away right now!(勇敢的语气、驱逐的动作)

S1: Ill back next time!(害怕的语气、逃跑的动作)

T: Dont come next year!(威慑的语气、追赶着跑)

(全班响起掌声)

T: Now,please act in pairs. One will be Monster Nian. The other one will be the beggar. Please try to add some words, your body language and your facial expressions.

(学生两人合作表演、展示)

【教学赏析】

为了确保学生分组表演的效果,陈老师准备了monster头饰、红色披风、鞭炮等道具,并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了示范表演。表演过程中,陈老师为了凸显出beggar驱赶Monster Nian时的勇敢精神,从开始的边走边驱赶并配以勇敢的语气,到最后边跑边追赶并配以威慑的语气,这样投入的表演感染了和他一起示范表演的学生。示范结束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前提下,陈老师再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表演,并邀请了两个小组进行了展示,都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点赞。

观课结束后,我看到了一些在现场听课的微信好友发布了朋友圈,为这节课点赞,其中一位老师发布的内容记忆犹新:两张陈老师和学生示范表演的照片,配的文字是“我的男神又开始演了!”虽是一句简短的调侃之语,却彰显了陈老师的个人魅力,他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在一节又一节英语课中,为学生搭建了合理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输出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利红.构建语言支架,发展语言能力[J].文学教育,2010.

[2]梅妙聪.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设计,2013.

[3]张海燕.英语多模态绘本开发概谈[J].江苏教育,2016.

[4]王佳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师素养[J].小学教学设计,2017.

猜你喜欢

陈老师语气模态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陈老师来上课
“认字”大师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