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转变中寻求小学课外阅读新突破

2020-08-06廖艳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转变

廖艳玲

摘 要: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课外活动,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课外读物中发现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知识,还能学习到更多类似的知识。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果依靠学生的主动性,会造成学生的发展不同步,因此,针对课外阅读,要作出一些相应的转变。主要研究分析在转变中的课外阅读是否能够达到新突破。

关键词:转变;小学课外阅读;新突破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让课堂知识在课外读物中更加凸显,并且能够从中提取新知识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当课外阅读模式发生转变,课外阅读内容也应该随之作出相应改变,应结合课外阅读现状,作出一些创新和调整,这是非常值得被关注和发展的改变。

一、转变阅读理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共享阅读

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开展,并且课外阅读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具体安排课外阅读。这样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能够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新知识的吸收。同时,学生可以从课外读物中学习到更加拓展性的知识,从而接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扩展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课堂知识学习时,可以借助课外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但是,这样传统的课外阅读具有一些局限性:会造成班级内学生的发展速度不同;学生无法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导致时间浪费;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自主选择的课外读物以娱乐性为主,此类读物往往没有比较强的可读性,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为避免继续发生,学校要在课外阅读中作出相应的转变和创新,让课外阅读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教师转变课外阅读观念,将课外阅读的形式改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共享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当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阅读,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获得的知识分享给同学和老师。当遇到一个比较具有话题性或者争议性的问题时,还可以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从讨论中加深对该问题的印象,从该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转变阅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大多会倾向于选择故事性比较强的课外读物,因此,相比关注课外读物本身具有的意义而言,学生更加关注书本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故事发展到最后的结果[2]。这样的读物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真正的魅力,也不能让学生理解课堂中所学习的故事,写作应该注意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一些人物外貌描述的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更是不能深刻体会。因此,长时间在这样的课外阅读中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往往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学生会因沉迷故事情节而忽略课堂教学的学习。

为改变这样的课外阅读现状,教师需要从阅读策略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从课外阅读中发现更多写作手法,例如,如何运用描写手法才能将故事情节写得如此生动形象,从而引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在策略的转变中起到督促和监督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控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能会存在偷懒的心理。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监督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加强阅读能力和写作手法的应用,真正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相应的提高。

三、转变知识运用,将课外知识熟练运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课堂教学的进行,帮助学生吸收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知识进行拓展以达到自身知识的升华。这样的课外阅读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更多类似的知识,以便于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开展课外阅读,没有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做到主动将课外读物中有用的知识整理下来,以便于在后期学习中熟练运用。这就导致学生虽然能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持续不间断地开展课外阅读,但是会因为没有及时地整理资料而导致不能熟练应用,最终影响知识的吸收[3]。

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做出的转变需要建立相关的班级或学校制度,让学生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中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将一些名言警句、自己喜歡的话,或者自己觉得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摘抄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句型仿写、读后感记录等形式的标注。当学生在后期学习中遇到相关知识时,若不能立刻回忆起来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再现,从而实现知识的合理运用,避免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浪费。

四、转变反馈机制,合理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后,最渴望得到相应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监督学生完成读后感等形式的阅读体验记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自主阅读的成果作出详细并且恰当的反馈。这需要教师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不同学生渴望得到的对自己课外阅读的反馈,并且要结合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一个适当的反馈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的优势。学生在对自己的能力有详细的了解后,就会在后期的阅读中比较注重这些方面,并且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反馈,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为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势,又能让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自身的缺陷入手完善自己的能力,提高整体学习效率,最终实现自己综合实力的提高。

五、转变作业设计,突破课外阅读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让小学生反反复复读一篇文章,好似不太现实,小学生的耐性毕竟有限。但可以借助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改变作业的设计,增加课外阅读量的方法,让小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体验童话、小故事、童谣故事中的美好的情景,培养他们关心自然和生命之心,通过大量阅读、朗诵儿歌、童谣、名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不但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还能让学生积累大量写作素材,为提高习作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我设计了一天一小背,一周一大背的作业规则,要求孩子们每天背诵一句名言警句或是比较短小的童话等小文章,一周背诵一篇比较长一点的诗歌或是童话故事,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让他们在同学面前露一手,自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把游戏引入阅读的课堂作业上,设计了成语接龙游戏和格言串串烧游戏,学生为了完成成语接龙,就会翻阅大量课外书籍,寻找合适的成语进行接龙。为了完成格言串烧的游戏,学生也会翻阅大量书,在完成格言串烧过程中还会积累大量名人名言,在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在拼接格式串烧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为了拓展学生的表现空间,间接突破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我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推销、展示自我才华,张扬个性,培养合作交流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我的做法是,学校学习中通过班级板报、学校墙报等形式进行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才华;通过组织阅读沙龙,张扬个性;通过合作交流,改善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

作业设计合理,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远离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的吸引,投身到课外阅读上来。比如在上四年级语文《蝴蝶的家》时,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蝴蝶的图片,搜索有关蝴蝶生活习性的科普书籍进行有效閱读,把这些资料整理,在上课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在课后离开学校后,有着“作业”牵挂,就少与游戏来往了,能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丰富。

总之,小学课外阅读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将从课外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成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从课外读物中获取更多知识,既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又能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需要在现有阅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方面的转变,让学生能够从转变中实现课外阅读的新突破,从而完善自身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巨才.得于课外  益于课内: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86.

[2]任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28-29.

[3]姬京彤,孙婧.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5):77-80.

猜你喜欢

转变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点滴思考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