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探究

2020-08-06吴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吴琳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在课堂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今最流行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小学数学课堂原有的枯燥和单调,教师可以利用它来调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中来,为课堂增添一份不一样的色彩与活力。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里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发展也在每时每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教育方面,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因此,这对教师的工作进度以及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那个阶段的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对他们最基础的,但能否调动学生好好学习、认真听讲的积极性就要看教师是否会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了。面对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在课堂上适当添加趣味性,使教学不再单调,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秘,进而构建优质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要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多媒体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上找到乐趣,同时也能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图文并茂、声像兼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带来的益处。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中的积极性

1.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就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师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认真听讲,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表现,试问,如此枯燥、乏味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去主动地吸收知识?就当今世界发展趋势而言,多媒体教学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让课堂增添许多趣味性的东西。

2.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

当今的中国是信息强国,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工作方面,信息技术都有着普遍、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教学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设备,它对现在的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有限,学习技能也不会发展得太完善,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在课堂上引入很多新的知识以此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节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

4.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没有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具体,更容易突出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实现策略

1.利用多媒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基础知识,但是简单、单调地去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往往是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的。一般而言,小学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是比较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覆盖面比较广,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这些学习设备,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在面对一些复杂、冗长的文字时,教师可将其转化为动画形式,将其生动地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吸引孩子专注于课堂教学,而且对教师授课也提供了便利。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环节中,这部分的内容是數学中最基础的,说白了就是教学生数数。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1+1=2、1+2=3、2+2=4……教师让学生记住自己说的话,可能当下会有很多学生能够记得,但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在他们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之前,这种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教师可以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1+1=2可以换一种叙述方式: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将画面展示给学生看,用苹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图画对加深学生的印象远比枯燥的文字有效。

2.利用多媒体拓展课堂教学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单单只是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学生的知识面更广,就要多元化地给他们灌输知识,当然,这里的“灌输”并不是强制性的灌输。教师科学的安排所要求教学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去丰富学生的知识,让他们从多方位去挖掘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运用,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要求学生学习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讲解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求解时,可利用多媒体对其进行分割,将四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来对其面积进行求解,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对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甚至更多边的规则图形都能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学习了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超纲”内容,比如,可以让他们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面积求解,让课堂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而是去往更为有趣的立体世界。

3.利用多媒体增加师生互动教学

不论在那个阶段的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表现是课堂是否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最为关键的判断标准。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利用它来引出教学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就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来。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课堂教学和网络环境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学习,构建出优质且高效的课堂。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这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以“你寄过贺卡吗?”开篇,这种问题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足以让他们进行探讨。课堂不是教师的课堂,也不是学生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生的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让教学更为顺利地进行下去,师生互动则是创造这种氛围的不二选择。以提问开始课堂内容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讨论中去,教师也可以一起参与其中,在他们偏离原本问题的时候正确引导他们回到正轨上,也能在某个问题探讨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更多学生感兴趣又不偏离课堂教学的问题,比如:“在座的同学们喜欢唱歌的有多少人?喜欢跳舞的有多少人?那么喜欢绘画的又有多少人?”等等问题,让学生在各种感兴趣的问题探讨中学会统计。

4.利用多媒体创造直观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中,我们会发现,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直观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他们所熟悉的思维方式去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失为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内容比听教师单纯的讲解、叙述更为有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教学情境,将书本上较为抽象的知识直观地转化为图片或者其他更为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以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去理解这些知识,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它们。以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与图形”这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认识一些简易的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来认识不同的物体形状,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搜索到更多的物体形状以供学生了解。通过各式各样的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辨认出这些物体的形状,让他们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

5.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动态演示功能。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动态教学比静态教学更为适用,它可以将很多数学问题进行动画演示,很直观地将问题的推导过程展示出来,当学生看到这些动态的教学课件时,他们的思维会更发散,而不仅仅停留在二维阶段。在这种动态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会更为深入,探究意识也会不断提高,不仅学生能够体会到它带来的益处,而且教师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什么是分数,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设计并演示给学生,比如,三个小孩分一个苹果,在动画展示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在展示动态图上显示“每个孩子分得了三分之一的苹果”字样,通过动画的设计展示,让学生对分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后,教师可以继续用多媒体展示“五个同学分一个蛋糕,那么每位同学可以分到多少蛋糕”的动画,让学生继续思考问题。在这种动态教学的模式下,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利于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以及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还是非常有益处的。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它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量的积累,也能将那些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为直观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辅助下,更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罗润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A].学术论坛,2017(3).

[2]付亚环.谈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3).

[3]辛志燕.信息技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11).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