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反刍

2020-08-06李燕燕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李燕燕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制订的,在新形势下,教学目标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个别学生,依生而教,依情而教。为学生量身定做,制订出贴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总之,目标制订合理、有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风向标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再制订;再实践

体育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可以说,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路灯,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老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文主要以足球教学为例,按照课堂教学目标:认知、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的写法,对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再制订和再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拷问教学目标的制订

(一)教学目标制订缘于教学问题

1.目标空洞,太随意

有的人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该写什么,把单元目标、项目目标甚至课程目标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也有的教师在写课时目标的时候只是改个运动项目,套用在任何项目上,特别是认知和情感目标,不考虑运动项目特点。例如情感目标都是培养合作精神,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等。

2.目标太多,难量化

一堂课的目标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能力等有具体、能达成的指向,如果目标太多,或许会脱离实际,无法达成,也无从评价。比如下面的例子,目标多,一节课中难以达成。例:三年级的小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技能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脚背正面运球的技术动作;80%以上的学生能做到连续碰球4次以上并做到球不离脚两米以上;练习中能及时躲避同伴,不碰撞;游戏中90%学生能做到降低重心快速转身。

3.目标模糊,不明确

课堂教学目标包含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用词上也有一定的严谨性。下面两个例子目标很模糊,指向性不明确。例子中的教学内容和技能目标的“足球传接球”的表述模糊不具体。例:教学内容:足球传接球练习。技能目标:通过对足球传接球的练习,使80%的学生能掌握足球传接球的技术。

(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价值呈现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孩子在课堂中有收获,“能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并对其情感和身体施以一定的积极影响”。没有目标的课,就像行走的人没有方向。

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阶段推进的梯度支撑点

课堂教学活动中,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三年级的足球脚内侧传球为例。第3课时技能目标是:初步学习传接球的迎球动作,并体会如何掌握触球后撤的时机。教学重点是:迎球动作。教学难点是:传球时对力量和方向的把握。教学策略是:两人连续脚内侧踢球比较。第4课时的目标变成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教学策略中两人传接球练习则更多关注准确性和稳定性。教学内容相同,但目标不同,重难点也跟着变化,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一样。可见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阶段推进的梯度支撑点。

3.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情感唤起的生长点

课堂的教学目标总体上是静态的,静态下的目标不可忽视的是需要课堂的情感的动态变化和体验的,课堂需要静静地思考,体育课堂更需要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一种体验,获得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激活爆发。追本溯源,需要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引导和指引,课堂因此而有了生长点。

二、教学目标的再设计

(一)教学目标制订的三个要素

1.层次性

学生发展的渐进性和个体差异,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目标层次清晰,教师才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发展有差异,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该体现分层,这里的分层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渐进性,二是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2.指向性

指向性指的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不是教师预设了什么,也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任务。教学目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目标都是针对学生制订的,它的主语也就是主体。比如“让学生初步体会”“使学生初步掌握”“使学生初步具有”“使学生具有”等。

3.适宜性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情况综合反映,目标过难或者过易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过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过易,学生很快就没了学习兴趣。做好学情分析是把握目标适宜性的必要途径,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

(二)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策略使用的思路架构

教学目标的制订要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场地等因素。教学目标又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影响目标的达成。有层次性、指向性的课堂教学目标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三、以水平二“足球:脚内侧传球”为例的教学目标再制订与再实践

下面主要以水平二“足球:脚内侧传球”为例阐述教学目标制订与实践的三个策略:以学定教、依学而教、学评结合。

(一)策略一:以学定教——贴合学生个性化发展

1.重心下移: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学习的效果并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在认知和行为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同一尺寸的鞋子让不同的学生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尊重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达到目标的希望,体会成功的喜悦。以学定教和以教定教的本质区别在于,以学定教目中有人,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贴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育课要重心下移,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

2.适当超越:合理满足需求更高的学生

统一目标、统一要求是传统教学的弊端,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是新课程的出发点。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每个学生的成才,每个学生能持续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挑战更高目标的鼓励,在制订目标时,充分考虑到这部分学生,适当提高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区别对待。

还是以脚内侧传球为例第5课时,教师的教学技能目标是:通过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對脚内侧传球动作技术的掌握。教学重点:支撑脚的站位。难点:传球时对力量与方向的把握。教师通过两人、四人传接球练习和运球跑动游戏来达成目标。对于球性好,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目标,将原地传接球改成行进间传接球,甚至是30米传接球加射门。适当地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学生才有去挑战的斗志。

(二)策略二:依学而教——量身定做的节拍式发展

1.依生而教

传统的体育课,都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只有当教师在课堂上宣布上课内容及教学目标时学生才知道。有的学生这一内容早就掌握了,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有的学生,教师制订的目标就算再努力也达不到,或者本节课中无法达成,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不同的教学要求,帮助实现学生适宜的轻重缓急兼顾的节拍式发展。

2.依情而教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会发现实际上学生的情况跟预料的有差别,这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实现事先预定的目标,硬是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特别是一些借班上课的公开课,由于教师事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况缺乏准确的掌握,在课堂中才发现事先设定的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弄得学生学得毫无兴致,整个课堂毫无增量,听课的老师干着急。教师不妨抛开设计好的教案,调整目标,调整难度,调整教法,让学生学有所得。

水平一二年级上册的“边走边运球”。认知目标是:通过边走边运球,让学生知道行进间运球的拍球部位和反弹高度。技能目标是:通过控制球练习,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上课过程中,老师发现这个班学生控球能力比想象的要好很多,边走边运球已基本掌握,学生开始“无聊”。这时候,老师及时调整了目标,改成将球运成直线,并且在15米距离不丢球。学生闻言无比兴奋,又精神百倍地投入新的挑战中去。

一堂有效的课,要使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吃得消”且又有机会“够得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又“吃得饱”又能“有提高”。这样的学习目标,对学生、对教师都有激励作用,评价时也具有操作性和观测性。根据学生情感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实现另一种节拍式的发展。

(三)策略三:学评结合——多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

1.重视过程性的目标评价

现行的评价方法是以技能评价的形式,也就是在同一标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考试,并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学习程度。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对结果的评价,它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忽视了对表现性目标和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被肯定,比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将游戏规则适当改动,使游戏更加有趣味,这个再加工的过程就应该得到肯定。过程评价是目标和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

2.关注单一评价变多元评价

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应该考虑成绩以外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努力程度、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自身原有的知识等。把这些因素纳入评价中去,对那些身体素质差一些,对运动却很感兴趣的孩子有更公平的对待。这就是从单一的评价到多元的评价。当然,这些因素的评价很难量化,可以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做到相对公正公平。

3.探索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应当需要改变现有的评价模式,要让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发展性的评价还应当改变我们过去常有的模式,不是对照所谓的“标准”是否达标,而应当纵向评价,今天我的增长点在哪里,今天我的进步在哪里等,更多地体现个性化。适当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愿望自己制订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会指引着学生努力的方向。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只有理念上的提高和突破,才会有行为上的改变。只有为学生量身定做,制订出贴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反过来,只有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修正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这样去做了,既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又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素梅.目标困惑: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应该如何表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4(10).

[2]董玉泉,徐敏.如何制订可操作可观测的体育课堂学习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2(9).

[3]刘俊凯.论体育教学目标分类[J].体育学刊,2013(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创新小学体育课堂 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趣味田径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