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一年级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策略分析

2020-08-06熊丽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熊丽明

摘 要:部编版教材选择的阅读课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并极富时代特征。这版教材的编排将新课程标准思想作为指导,充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但是识字量的有限还是会带来很大的阅读干扰。阅读教学一直是一年级教师的一项棘手工作。从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阅讀方法入手,阐述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如何展开阅读学习,希望可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

阅读有助于沉淀良好的素养,丰厚人文底蕴,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优秀书籍中的人物品质与思想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活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学生从无忧无虑的学前教育踏入小学一年级,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处于雏形阶段。这时候,教师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理解教材的选文特点,同时,既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也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趣味与真理。本文以小学一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为例,展开研究与论述。

一、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题材多样,内容新颖

教材的阅读课文具有新颖、多样的特点,有的阅读文本描写大森林动物们发生的故事;有的阅读文本讲述的是学校里小主人公的学习与生活;有的阅读文本刻画的是大自然中奇妙的景象与智慧。例如:朗朗上口的现代诗歌《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小小的船》《画》《影子》《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升国旗》等;故事选择《乌鸦喝水》《小兔运南瓜》《小白兔和小灰兔》《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等。这些阅读内容纵横古今中外,题材多样,新颖、生动,丰富多彩,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二)选择富有时代气息与文化内涵的内容

教材中的阅读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剪窗花》展现了传统民风民俗,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乌鸦喝水》讲述了一只口渴的乌鸦用聪明与智谋喝到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促使学生形成不畏艰苦的品质;《升国旗》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现代诗,让学生认识五星红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小白兔和小灰兔》传递了勤劳耕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收获的思想。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每一个语文园地都配置了“和大人一起读”阅读环节,例如:一年级上册中,语文学习园地一的《小白兔和小灰兔》;语文园地二的《剪纸花》;语文园地三的《小鸟念书》等,这些课文配置了插图。学生可以在大人的伴读下,借助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后练习的丰富多样,也体现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部编版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设计课后练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促使知识的巩固、迁移与内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乌鸦喝水》中乌鸦不惧艰苦,将一块块小石头放进瓶子里,充分体现乌鸦的智慧与毅力,但是,如果乌鸦旁白没有石头,那该怎么办?这样的课后思考题具有开发性特征,促使学生思考,深化课文思想。

二、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阅读教学应该强调兴趣与释放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使孩子收敛心性、潜心静读。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自觉去阅读文学作品,从而积极配合教师完成阅读任务。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读。一段妙趣横生的导读就如同一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从感官上,引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导入故事、绘图、儿歌、视频、表演、手抄报、读书笔记等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慢慢地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求学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剪窗花》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给学生讲窗花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先让孩子们动手剪一剪窗花。通过这样的教学导入之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准备了剪窗花视频、窗花图案等,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让课堂显得生动多姿。最后,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和家长剪窗花,并让学生课后诵读课文,深化课文的学习。

教师需要通过唤醒的方式,唤醒学生的高尚人格,释放学生的灵性与学习渴望,从而从内在动因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基于此,教师首先要理性解放思维。从思维的激发到唤醒心灵,再到解放思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势必深入体验文学作品的精髓,提高阅读质量。

(二)形成学习习惯

1.良好的坐姿

一年级阶段,教师要特别强调学习习惯。这个时期,有的学生握笔姿势并不规范;有的学生喜欢弓背看书;有的学生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太近。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及时给予纠正,引导学生身正、脚放平,让学生从姿势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一年级开学教育《我爱学语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图一女生的端正坐姿,引导学生模仿图二男生的执笔、写字姿势,并在日常教学中反复训练与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2.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要有“读书贵在坚持”的教学理念,重视晨读,并引导学生涉猎课外书籍。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趣味的问题情景,用智慧启迪心灵,促使学生思维参与;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圈圈点点中突破阅读障碍,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小松鼠找花生》这一篇课文中,教师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圈画出生字。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测生字含义。有的学生圈画出“鲜艳”二字,提问,“鲜艳是什么意思?”教师说:“同学们读的时候感觉花生的花怎么样?”“非常多,非常美!”“它的颜色怎样?”“金黄色的!”“同学们,将整句读出来。”“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同学们,现在知道鲜艳是什么意思吗?”教师再次强调想象阳光下金黄色小花的模样。学生回答说:“颜色非常漂亮,而且明亮。”“对,这就是鲜艳。”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学会思考,教会学生怎样根据语感推测语义,培养学生勤思好学,善于做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碎片化阅读

虽然一年阶段学生的阅读水平比较低,教师依旧要重视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给予学生一把钥匙,让学生自己去开发文化宝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思维能动性,去总结文学作品的创造特色,感悟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形成良好的文学赏析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从碎片化阅读入手,指导学生浏览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获得主要信息,继而要求学生简要说一说文学作品的大概意思,让学生浓缩文学作品的主要观点。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先让学生浏览文学作品,并结合插图让学生尝试猜一猜课文讲的是哪一种事物。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与插图中,很快可以猜出课文描绘的是月亮。这样学生在总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形成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二)精读

从碎片化阅读过渡到精读,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读书,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读书。学生有目的地读,才能够汲取书籍中的营养。首先,是精读。根据上下文,从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句,并深入解读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精读。例如:碎片化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精读《小小的船》,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引导学生画一个弯弯的月牙儿,指导学生在月牙儿两头尖尖的地方写两个“尖”字;指导学生画出停顿,让学生读出语调,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的感情。精读悟情,熟读成诵,是小学生阅读的基本方式,而这也是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抑扬顿挫,品出课文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三)默读与朗读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在心里读。朗读,是有声地诵读,它融合口、脑、眼,将文字化为声情并茂的声音。以朗讀为主,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悟情、明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加应该发展朗读,培养语感。默读与朗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例如:《乌鸦喝水》这一篇课文中,教师准备了一个塑料瓶、石头、乌鸦头饰这些道具,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学生在角色扮演朗读中深刻体会乌鸦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的感受,从而理解乌鸦看到瓶子里有水却又喝不着的失望与苦恼。这时,乌鸦不惧艰苦,将一块块小石头放进瓶子里,充分体现乌鸦的智慧与毅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有了充足的情感体验,逐渐喜欢上这只乌鸦,并将它坚毅、智慧、淡然的品质沉淀为自己的素养。

总之,阅读内容纵横古今中外,题材多样,新颖、生动,丰富多彩,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极富有时代气息与文化内涵的内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应该从兴趣出发,展开多元化教学,势必深入体验文学作品的精髓,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与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贾发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读代讲”中品读方式的有效选择和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9-90.

[2]朱雅琦.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和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9(21):93-94.

[3]潘彩霞.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和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5-86.

[4]董礼玲.是演绎,还是归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选择[J].新课程(综合版),2019(1):51.

[5]李卫斌.选择主题,构建课堂,感知情感: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三部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4):61.

[6]李化爱,王均刚.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与书目选择[J].中华少年,2018(8):78.

[7]王馨艺.刍议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选择[J].考试与评价,2018(1):137.

[8]胡和春.选择学习教考相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考”一体的探索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1):97-99.

猜你喜欢

小学一年级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作文启蒙教学要从一年级抓起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