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新模式在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02牟洪英杨艳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剖宫产率初产妇

牟洪英 杨艳梅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新模式在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新模式,对68例患者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护理新模式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 护理新模式;初产妇;剖宫产率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ew nursing model in reducing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primipara. Methods: Sixty-eight primipara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ased on coin throw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ew nursing mod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68 cas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new nursing mode for primipara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New nursing mode; Primipara; Cesarean section rate

研究发现,多数产妇由于对自然分娩存在恐惧心理,生产时均会选择剖宫产方式。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巧,还需深入掌握新护理模式,以此确保产妇及腹中胎儿的安全及健康[1]。由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不良情况、风险不一及变化迅速等临床特点,除此之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妇分娩安全性的关注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产房护理。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护理不当,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同时可能造成新生兒窒息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产妇及腹中胎儿的生命健康。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针对护理新模式在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讨论,过程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入选标准:1)所有产妇均为头胎,且怀孕36~41周;2)会阴条件好(无会阴体过短、水肿、疤痕、炎症等产妇)。排除标准:1)臀位、横位、疤痕子宫等妊娠期合并症;2)严重抑郁患者。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9.05±2.87)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2±3.03)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5~37岁,平均(31.05±3.6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2±3.32)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正确的分娩方式,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并做好数据记录。

给予观察组新护理模式,具体包括:1)产前宣教。多数产妇因分娩疼痛均会出现紧张及恐惧心理,因此,责任护士应对其进行产前宣教,降低剖宫产率。首先,责任护士可告知产妇相关分娩知识,并对产妇给予充分安慰和支持,确保其保持平静心情完成分娩过程;除此之外,产妇分娩结束后,应指导其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2)心理护理。结合产妇具体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如倾听、以情胜情等,帮助产妇缓解内心紧张,同时,加以更多的支持、尊重,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使其以最佳的状态面对分娩,尽量避免情绪处于波动状态,应调养心神,维持愉悦心情。3)饮食护理。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可降低产妇的早孕反应,促进腹中胎儿大脑健康发育,同时能合理控制胎儿体质量。怀孕初期,告知产妇应大量进食优质豆制品及鱼类、乳品等,在确保营养充分的基础上,可大量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确保营养均衡;怀孕晚期,告知产妇及时补充维生素A及维生素E[2]。4)陪伴护理。分娩过程中,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在助产士陪同的情况下,可允许1名家属陪伴;助产士应严密监测分娩过程,并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以此降低宫缩疼痛;同时鼓励产妇,积极配合生产过程,并给予心理疏导,提高分娩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不良反应包括产后出血、阴道损伤,分值越低,说明不良反应越少。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分娩属于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研究发现,多数产妇由于惧怕疼痛,生产时均不会选择自然分娩,因此,近几年剖宫产率呈现只增不减的状态,虽然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的安全性逐渐提高,但是相较自然分娩而言,仍然存在一定局限[3]。

通过本研究发现,对初产妇采用护理新模式干预,观察组剖宫产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2%,P<0.05。由此可见,护理新模式对初产妇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向产妇及产妇家属详细普及护理新模式的重要性,同时,要告知产妇护理新模式的基本知识;其次,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以此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同时,责任护士还应注重病房环境护理,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及通风措施,并适当为产妇病房播放轻音乐,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4]。除此之外,责任护士要告知产妇健康、合理饮食,前期饮食以清淡为主,后期可选择各类肉汤,如鸡汤、猪肉汤、骨头汤等,在确保营养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饮食均衡。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相应心理支持,改善其不良情绪,以此提高产妇配合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应用护理新模式护理的过程中,护理模式应由原来的无人陪同改为“一对一”陪伴分娩,在由助产士陪伴生产的情况下,可允许1名家属陪同生产,给予产妇心理支持;陪伴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应指导产妇正确吸气、呼气,并与产妇家属共同鼓励产妇,以此降低剖宫产率[5]。该护理模式相较常规护理而言,更具人性化,且护理过程以产妇需求为护理目的,通过具体化的护理方法,提升整体护理效果。且通过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从而可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作用重大。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采用护理新模式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海青.探討初产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及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295-296.

[2] 石宝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07):1087-1088.

[3] 廖红,李婉容,李明丽.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07):1182-1184.

[4] 陆海燕,李广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前焦虑状态水平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08):898-901.

[5] 任瑛.护理新模式在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52-54.

猜你喜欢

剖宫产率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导乐分娩中应用分娩球160例的临床观察
缩宫素引产与欣普贝生引产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探析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