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和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

2020-08-02赵敬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心绞痛优质护理

赵敬睿

【摘 要】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具体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较显著,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可稳定患者心率,促进预后转归。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待心绞痛反复发作,患者极易出现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进而加重冠心病病情,引发心肌梗死、猝死等情况,因此需要在临床对症基础上,实施一种综合性、人性化的优质护理,以此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冠心病,保证最佳的临床疗效[1-2]。该研究选取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析对其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7.70±6.09)岁;其中男患27例、女患16例;心绞痛类型:稳定型20例、不稳定型23例;干预组: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82±6.24)岁;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5例;心绞痛类型:稳定型19例、不稳定型24例。纳入标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心血管或心脏无其他严重疾病者;患者、家属知晓且自愿签订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由其他因素导致心绞痛者;语言交流不顺畅者;具有精神性疾病、智力障碍者;肝肾、肺部、脾胃等器官功能异常者;私自随意加减药量或停用药物者。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等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每天定时检测患者心率、血壓、脉搏等体征,告知患者、家属临床治疗方法、用药后不良反应、冠心病心绞痛知识、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等,定期通风,常规消毒[3-4]。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内容: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仔细询问患者身心变化,告知药物治疗方案、用药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指导患者、家属部分必要的急抢救措施,鼓励患者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注意个人卫生;2)心理疏导:心绞痛反复发作,患者极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临床治疗,降低患者治疗信心,故护理人员需安抚、劝导、支持患者,指导患者合理调整心理状态,并为病房适当添置书籍、海报等,适量播放舒缓音乐,叮嘱患者适量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气功等训练,转移注意力[5];3)饮食干预:根据患者体质量、生活习性,给予患者低脂低盐食物,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少食脂肪高的食物,比如肥肉,指导患者尽量选用茶油、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核桃油,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注意少食多餐,防止饮食过饱、饮用浓茶,每天盐分摄入量控制在3~5g,保持大便通畅,针对便秘者,可定时按摩患者腹部,叮嘱患者空腹饮用蜂蜜水[6];4)运动干预:根据患者心绞痛发作特点、病情变化,制定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案,确定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指导患者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每天运动2~3次,依据病情好转适当延长运动时间至45~60min,密切监测心率。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整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具体效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其病理作用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动脉痉挛、心肌缺氧缺血、软化坏死所致,待心绞痛发作时,患者极易出现恐慌、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急抢救操作时,患者应保持平卧姿势,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操作,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优质护理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一切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认知、病情发展、病史、社会因素、生活环境等,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护理,以此加深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知识的了解掌握,帮助患者合理调节身心状态,正确看待疾病,并且能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利于改善心绞痛症状,稳定心率。经研究得出,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具体效果比较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可提高心率稳定性,促进预后康复。

总而言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较好,不仅能及时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还可降低、稳定机体心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静.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8-119.

[2] 文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54-2355.

[3] 张敏.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66-167.

[4] 郭芸杰.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影响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1):1169-1170.

[5] 闫现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10):1584-1585.

[6] 刘芬.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96-2797.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心绞痛优质护理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