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08-02徐丽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产妇

徐丽芬

【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94例产时及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产妇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出血量。结果:护理后,干预组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5.74%,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的80.8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时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还能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产妇;产前产后出血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产时和产后大量出血。一般来说,由于产妇子宫收缩功能差、胎儿发育异常或者羊水栓塞等情况都会导致产妇在产时和产后出现大出血[1]。一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更容易出现出血情况。随着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越来越多,产时和产后出血的问题应当受到重视[2]。针对孕妇产时和产后出血,一般会进行子宫缝合或者使用缩宫素进行止血,还要配合临床护理。本研究对94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时及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94例产时及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干预组,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26.4±1.3)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2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4~43岁,平均(27.1±1.4)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22例。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报批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均自愿入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产妇入院时检查各项生命体征,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其舒缓心理压力。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在产妇分娩前,陪伴产妇,为其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2)在产妇即将分娩时,护理人员要为其按摩子宫,通过按摩缓解产妇的疼痛感,为她们减轻痛苦;3)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的关注,为产妇留置静脉通道。及时为产妇补充血容量。如果出现出血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通过对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止血办法;4)针对产妇出血后容易感染的问题,护理人员还要在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无菌操作;5)在产后,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分娩后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机体功能的恢复。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运动。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其运动量。叮嘱产妇注意饮食和休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观察指标: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评判标准:十分满意:80分以上;比较满意:70~79分;不满意:69分以下。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软件SPSS 20.0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比较

干预组产妇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产妇少,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产妇中有35例十分满意,10例比较满意,例2不满意,对照组产妇中有28例十分满意,10例比较满意,9例不满意,干预组总护理满意度(95.74%)比对照组(80.8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25)。

3 讨论

孕妇在分娩中会伴随很多的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产时和产后出血。产程中出现出血情况时,如果不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给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带来危险[3]。尤其是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甚至有生命危险。产妇产程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子宫收缩功能障碍、胎儿异常和孕妇贫血等[4]。一般在产妇分娩前,医护人员都会引导其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对产妇的机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護理人员还会就分娩中的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进行讲解。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等流程,针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和生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产程出血量,缓解产妇不适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开展综合护理时,护理人员还会对产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进行调查,为产妇分娩提前做好准备措施[5]。

本研究中,对两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以后,干预组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95.74%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的80.8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产妇产时和产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以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产妇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更具有人性化特点和针对性。通过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按摩护理、止血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其心理压力,舒缓情绪。降低产妇在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提高其机体功能恢复速度。护理人员通过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拉近与产妇之间的距离,提升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冯雪梅.利用护理干预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康复[J].饮食保健,2017,(15):111-112.

[2] 胡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与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26):154-155.

[3] 刘雪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240-241.

[4] 徐程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7,(03):138.

[5] 敬丽辉,王德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优质护理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7,(02):42-43.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