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ADL、ESS评分分析

2020-08-02胡敏王敬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胡敏 王敬卿

【摘 要】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EDA)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效果及ADL、ESS评分。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入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治疗的80例ACI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均是40例,分别行EDA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整体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2.5%,B组为75.0%;治疗后,两组的欧洲卒中量表(ESS)和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0.05)。A組的不良反应率为5.0%,B组为10.0%,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结论:为ACI患者行EDA注射液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与自理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ADL;ESS

ACI是临床高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功能障碍遗留几率为51%~76%[1]。临床多为ACI患者行药物治疗,EDA是应用率较高的脑保护剂,能够预防并发症,阻断疾病进展,缓解神经症状。但临床鲜有报道其对于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入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治疗的80例ACI患者,旨在探究EDA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入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治疗的80例ACI患者。纳入标准:发病48h以内,伴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ACI。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活动性出血或是脑出血倾向;伴有意识障碍;伴有肝肾功能异常;对研究药物过敏;临床资料缺失;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随机分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是47~95岁,平均(68.43±2.58)岁。B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是50~86岁,平均(68.71±2.4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调控血压、血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稳斑,神经保护,控制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以及配合康复理疗等。

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42)治疗,剂量为30mg,每日2次,连续滴注14d。

1.3 观察指标

利用ESS评估神经功能,包括意识水平、言语、理解力、上肢与下肢近端肌、水平凝视、伸腕和步行能力等维度,共100分,分数与神经功能正相关。利用ADL评分评估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衣、洗澡和上下楼梯等方面,共100分,分数与生活能力呈正比。观察肝肾功能异常、血糖异常、呃逆与幻觉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病残0级,ESS评分减分率高于90%;显效:病残1~2级,ESS评分减分率介于46%~90%;有效:病残2级以上,ESS评分减分率介于17%~45%;无效:病残2级以上,ESS减分率低于17%[2]。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表达是(±s),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表达是%,经χ2值对比与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A组的总有效率为92.5%,B组为75.0%(P<0.05)。见表1。

2.2 对比ESS评分与ADL评分

治疗后,两组的ESS评分与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不良反应率

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0%,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ACI是指脑动脉硬化,或因动脉炎症导致血管病变,致使血管管腔闭塞或是狭窄,脑血流中断,进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或坏死,表现出言语不利或头晕等症状[3]。其发病机理为:动脉硬化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进而生成白色血栓,使血小板的凝血机制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进而结合于红细胞,产生红色血栓,阻塞于动脉管腔内。血管腔窄小会使血流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促使血栓向近心端扩散,加重闭塞程度,增加梗死面积[4]。EDA是ACI的常用药物,其作为脑保护剂,具有抗氧化和清除羟自由基等作用,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预防因花生四烯酸导致的脑水肿,且会保护脑细胞,避免其发生氧化性损害,可缩减梗死面积,延缓神经元的凋亡过程。此外,其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缺血疗效,并能提升脑组织N-乙酰门冬氨酸的实际浓度,保护神经细胞功能[5]。

本研究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92.5%)高于B组(75.0%);治疗后,A组的ES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5.0%)低于B组(10.0%),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EDA注射液治疗ACI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且不会增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为ACI患者行EDA注射液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与自理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翠萍,高岱佺,刘芳,等.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22):3444-3447.

[2] 罗为礼,刘特炯,林志加.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10):1127-1130.

[3] 陈萍.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0):101-102.

[4] 陈凯红.依达拉奉联合香丹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19-4620.

[5] 路艳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68.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