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2020-08-02刘姝伶于政岩刘海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刘姝伶 于政岩 刘海峰

【摘 要】 目的: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现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均接受化疗,常规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研究组化疗方案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化疗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常规组的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60.00%,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00%、52.0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代替常规紫杉醇在晚期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化疗效果,提高患者化疗安全性。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乳腺癌;化疗总有效率

化疗是我国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复发转移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伴随着各国医疗领域对乳腺癌病理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药物科研能力的提高,现阶段临床上可供选择的乳腺癌化疗药物较多[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一种新型化疗药物,为明确该药物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女性乳腺癌患者;2)晚期或复发转移乳腺癌。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2)存在化疗禁忌证。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25例。研究组年龄29~63岁,平均(49.36±4.29)岁,常规组年龄31~60岁,平均(49.28±4.30)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均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其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生产厂家: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378)+卡铂(进口药品:意大利;注册证号:H20110231)。紫杉醇用药前12h,给予20mg地塞米松口服,用药前30min给予50mg苯海拉明静脉注射,30mg西咪替丁口服。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h,d1;卡铂,300mg/m2,静脉滴注,d2,21d为1个化疗周期。

研究組:化疗方案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进口药品:美国;注册证号:H20130650)+卡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药前给药同常规组,卡铂用药方法同常规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mg/m2,静脉滴注30min,每3周给药1次,21d为1个化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常规组、研究组的化疗总有效率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化疗效果评价标准[2]:于两组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进行评价,目标病灶完全消失判定为完全缓解;目标病灶的直径总和等于或低于治疗前的30%判定为部分缓解;目标病灶的总和与基线比较至少增加5mm判定为进展;目标病灶缩小程度未达到部分缓解,增大程度未达到进展判定为稳定。

1.4 数据处理

用软件SPSS 23.0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s)描述,t检验资料差异;计数资料以[n(%)]描述,χ2检验差异,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化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常规组的化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更高。见表1。

2.2 化疗不良反应

研究组、常规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更低。见表2。

3 讨论

由于乳腺癌发病早期的临床表现较轻、且缺乏典型性,故一部分患者疾病确诊时已经发展至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3]。化疗为适用于任何肿瘤分期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各国医疗领域均广泛开展,现阶段,临床上应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较多,实践证实,不同的化疗方案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4]。本研究主要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药晚期乳腺癌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由本文结果部分的数据处理结果可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应用可获得优于常规紫杉醇化疗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安全性。分析原因可能为: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药物主要成分作用于肿瘤细胞微管,通过干扰细胞微管的重组、阻断细胞正常周期发挥抗肿瘤功效[5]。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基于常规紫杉醇研发,药理研究发现,该药物中的白蛋白纳米载体制剂可明显增强药物成分对组织的亲和力,在用药后可将紫杉醇迅速运送至组织,进一步扩大紫杉醇的作用范围[6]。因此,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化疗效果。且该药物中的白蛋白纳米载体制剂无毒性作用,属于营养物质,能够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故能够提高患者机体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有利于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白蛋白紫杉醇对乳腺癌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的新型药物。

综上所述,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化疗的药物,不仅能够获得优于常规紫杉醇的化疗效果,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情况,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涂俊,杨娟,刘景丽,等.不同制剂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7,32(02):168-172.

[2] 赵珊珊,张云鹤,李静.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溶剂型紫杉醇对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06):51-56.

[3] 谢天,梁振,刘真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7,29(10):152-154.

[4] 张红玉,王小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92-93.

[5] 郭婉婕,陈文东,官海静,等.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04):13-23.

[6] 莫淼,杨佳柠,董超.阿特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IMpassion130研究解读[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04):3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