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SARS 到新冠肺炎,我们学到什么

2020-08-01闫双艳

中外文摘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防控

□ 闫双艳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年味最浓、春运最繁忙的2020年1月份,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湖北武汉全城戒严,到春节拜年、聚会等习俗被纷纷取消,再到广大农村地区为了防止传染而劝返、封路,全国上下一时间进入紧急状态。

这不禁让人想起17年前的非典,全球有超过8000 人感染SARS 病毒,中国疫情最重,17年后新冠肺炎暴发的今天,我们又能从那场众志成城的记忆中,获得哪些启发?

为意外做好准备

2003年非典爆发至今,科学界关于SARS 病毒的源头(普遍认为是中华菊头蝠)和消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传播途径被阻断,也有人认为是温度原因)一直存在争议,而在疫情防控上,真正让非典得到控制的是发现一个隔离一个。

在这场波及全球30 多个国家的战“疫”中,社会各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在WHO(世卫组织)的国际协作下,疫情最终在2003年夏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WHO 和一些科学家则看得更长远,曾参与过非典救治一线的病理学家马利克·佩里斯表示,“当今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传染病暴发,明天都可能是全球性的问题。”

非典无疑给各国(特别是中国)公共卫生系统上了沉重的一课,也直接推动了全球卫生治理的进程。两年后的2005年,世界卫生大会将旧条例修订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的跨境传播,强调当某种疫情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当于向世界各国发出一个信号: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应对行动,疫情将无法被妥善控制,各国必须开始考虑如何加强防控、提前准备应急措施、准备病例隔离等事宜。

今年1月底,WHO 总干事谭德赛宣布,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是新条例修订后,WHO 宣布的第六起疫情。相比非典时期,国内外对新冠肺炎的应对更高效,反应速度更快。我国相继有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世界各国也高度重视,如德国首都柏林泰格尔机场已放置了中英德三种语言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提醒信息;阿联酋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正在全天候工作,以及时通报任何感染病例。

监测和识别新病毒

英国病毒学教授约翰·奥克斯福德曾指出一个重要的经验: “帮助我们发现疾病的许多措施,实际上都是看似‘无聊’的监测,而这恰恰是识别任何来源的疾病暴发的关键。”这也是非典早期防控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缺乏对SARS 病毒和非典病症的监测,致使许多患者被误诊为普通高烧患者,又造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感染。

2003年3月2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已经宣布,非典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但没有引起中国研究者的重视,以至于6 天后,中国科学家还声称,毒株已经成功分离,通过基因检测很可能是一种新变异的衣原体。4月上旬,卫生部官员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北京工作、旅游是安全的,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这些都导致了非典的进一步扩散。

SRAS 病毒的流行凸显了快速对一种新型病毒进行监测和识别的重要性,这能够推进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研究,以及之后的疾病典型症状分析、疫苗研制和临床试验。

在本次的新冠肺炎考验中,病原体检测和信息通报速度都较SARS 时有了明显不同,不少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也迅速启动了体温检测。在首例新冠肺炎通报的一周之后,中国医学家就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检测,并第一时间将信息提交给WHO。

这次病原体检测,中国不仅实现了领先,而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也有望助力疫苗的研发速度。去年9月份,中国医药龙头药明康德与美国Insilico Medicine 等机构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研发新药时利用AI 算法,21天内就能够设计出潜在分子架构,并在46 天内完成初步生物学验证。这个速度,要比传统制药公司的研发过程快15 倍。

集中力量办大事

2003年,互联网在中国方兴未艾,大多数人还只能通过电视、报纸关注疫情进展,因此比疫情的实际情况传播更快的是喝板蓝根、蒸醋等可以预防非典的谣言,以至于一包板蓝根的价格被炒到了300 多元。当年国务院第一次召开会议部署“非典”防治工作时,距第一起非典病例发生已经过去了4 个月。直到4月20日,政府改变管理策略,及时向社会通报疫情,特别是4月下旬火速启动小汤山医院,才使得公众重新恢复了信心和理性,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采取防治措施。

经历过非典时期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的惊慌失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有了更高效的政府行动和更快速的疫情信息扩散。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再次得到充分发挥,为武汉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应急救援。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治疗费由政府“兜底”,一线医护感染算工伤,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几天之内拔地而起,医护工作者、解放军、党员干部纷纷奔赴疫情前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有外国网友表示,“中国从来没有停止震惊世界,这是真正的领导力!高效的领导力!”英国BBC也刊文《为什么中国可以在6 天内建成一所医院》,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可以克服一切官僚限制,集中力量动员一切社会资源。”

与此同时,在非典中成长起来(当年隔离在家的人们被迫在电脑上处理工作,致使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崛起)的阿里、百度、腾讯如今都已成为行业巨头,与后来崛起的互联网新贵一起,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较量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信息平台,第一时间看到关切信息;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地图软件,查看全国的人口迁徙情况;也可以随时搜索“定点医院”或“发热门诊”,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地图”(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份地图还会根据防控疫情变化随时更新。各地政府部门也专门开设了辟谣网站,用户基数庞大的微博更是凭借热搜榜,使得“有可预防肺炎的中药配方”“抗流感药物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吃大蒜、喝大蒜水可以杀死新冠病毒”等谣言第一时间被戳破。

“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杀掉上千万人,那有可能是一个高度传染的病毒,而不是战争。”有人这样描述病毒的危害,这绝非刻意渲染,而是提醒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忘前车之鉴,才能“打败”新型病毒。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认识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