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写字教学中播撒文化育人的种子

2020-07-27邹静珠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写字教学育人传统文化

邹静珠

【摘要】当下学生的书写质量不乐观,难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忽视。教师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挖掘汉字的“前世”“今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紧扣汉字的“核心价值”,使用趣味盎然的“外围”辅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管齐下,相辅相成,帮助学生规范正确书写汉字,同时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关键词】写字教学 课堂 传统文化 育人

语文教科书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的汉字文化,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行为与思维模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多次明确指出,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然而在互联网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的书写情况却并不乐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但要求学生书写正确、端正、整洁,还努力做到“字以载道”,发掘传统文化,激发文化自信,在写字教学中立德树人。

一、前提:不畏浮云遮望眼,一笔一画总关情

1.挖掘汉字的“前世”,树立自豪感

祖国的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较于古埃及等古老民族的文字失传,唯有汉字沿用至今,使我们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到篆、隶、楷、行、草的书写,汉字既有实用性又兼具艺术性。中国历代书法家云集,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米芾等人都是用同样的笔纸写同样的汉字,却能写出不同的形体、不同的神韵、不同的况味和不同的美。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

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学校的书法展览室,用通俗风趣的语言介绍各种字体,拉近文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经常欣赏这些作品,体会汉字代表的广阔艺术天地与巨大的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在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就会更加热爱祖国文化,端正写字态度。

2.了解汉字的“今生”,激发荣誉

据资料记载,纵观现代历史,世界上有过两次“汉语热”。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中美关系缓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美国兴起了學习汉语的热潮,影响带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汉语热”。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国力崛起,世界上再度兴起“汉语热”,至今方兴未艾。近年来学习汉语的人数更是大幅增长,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2500万。由汉语热带动了汉字热,值得国人自豪,我们身边还有老师远赴海外孔子学院教授汉语。这样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在全球的重要地位,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

3.探寻汉字的“未来”,培养责任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一笔一画总关情。我们在校园传统文化艺术节组织歌咏比赛,有合唱《中国字,中国人》,有独唱《生僻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在各类文化蓬勃发展的今日,我们更应回归教育初心,引导学生认识到汉字历史悠久、充满生机,既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从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出发,以我们独有的文字,书写未来的新篇章。

二、核心:咬定课堂不放松,立根原在教学中

课堂是写字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1.善用比较区分异同,态度严谨

形旁字义比较。比如“暮” “幕” “慕” “墓”四字,是学生理解和运用上的难点,它们有相同读音,有相同部分“莫”,不同的是它们下面的部分。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图片、资料,通过PPT或者微课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暮”下面是日,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幕”下面是巾,表示遮盖、阻隔,使外部看不见内部;“慕”下面是心,表示从心里发出的情感;“墓”下面是土,表示与土地有关。比较清楚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认知。在比较中追本溯源,探究字理,达到理解字义、正确运用的目的。

易错笔画比较。例如“秦”和“奏”,学生往往把下面部分的第一笔都写成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它们的异同,可以用彩色粉笔醒目标示,以引起警觉。还有“具”里面三横,“县”里面两横,“复”里面一横,“蒙”中间的一短横,教师都要心中有数,需重点强调。

字形板块比较。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大多数是合体字。在教学中,我们把字的结构分解成板块,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出它的写法和注意点,让学生“拼搭积木”,掌握书写规律。我们把这些不同的板块称为“魔术框”。如“落”和“满”都是三个长方形部件拼接而成,但是不同大小的三个“魔术框”表示不同的结构。教师针对有些学生写字“分家”和“打架”的现象,提醒学生注意各部分的“穿插”与“避让”,在书写时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同时告诉学生:写字如做人,既需要互相谦让又需要团结互助。

2.联系生活加强记忆,字以载道

“武”字极易写错,很多学生往往会在斜钩上多加一撇。于是,笔者寻根溯源:甲骨文的“武”,本义是一个人随身带着戈这种武器前进,随时准备动武。笔者再给学生讲金庸先生,讲中国武术中的高手过招,讲侠之大者切磋武艺均讲究“点到为止”,是不能也不会把对手的腿打断的。写“武”字写到最后“点到为止”,你就是宅心仁厚的大侠。中华民族讲求以德服人,而不是靠武力去征服……生动有趣的故事娓娓讲来,如春雨点点滋润学生的心田,大大降低的是错误率,悄悄埋下的是真善美。

“蒙”字中的一短横是学生极易漏写的,笔者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记忆好方法。有个学生说,捉迷藏的时候要守规则,把布条折两折再去遮眼睛,就不会漏光啦!这样一个趣味盎然的方式,既分清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令大家拍案叫绝。

3.多种手段激发兴趣,深厚情感

学习字词不能光靠死记硬背,活泼多样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既迅速又牢固。例如,给同音字建“兄弟连”,“历”“厉”“励”几个字,组团、比较、区分;给形近字发“朋友圈”,学了“瓣”,再找到“辩”“辨”“辫”,认识、组词、识记;给易错字造个“贵宾室”,黑板一角辟出一块,把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纠正,用彩笔写得大大的,让它们多待上几天,和学生“混个脸熟”;开展考级比赛和打卡活动,让学生挑战自己的细致和耐心,见证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教师如果能多一些用心,那学生回报的将是“走心”,字词的正确率和学习的效率都将得到提高,对祖国文字的情感也会日益醇厚。

三、外围: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

1.注重榜样力量

教师的写字水平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教师的板书端正有力,批阅的字迹赏心悦目,对学生而言,不但是美的享受,也是无声的教育。同伴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学校墙壁、橱窗里的优秀作品、班级里的“秀一秀”栏目、不定期的好作业展评、写字比赛的获奖证书……都激励着学生奮发向上。

2.培养良好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识字与写字”中对第二、第三学段(小学中高年级)都有一条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反复出现,可见重视。然而在平时,这一点往往是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和家长比较容易忽视的。而学生字写不好、写不快的原因,与姿势、习惯关系极大。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坐姿,特别是握笔姿势,强调手指要离笔尖一寸。写作业时,桌面要保持整洁敞亮,避免逼仄而伸不开手臂。本子摆放平整,左右手配合协调,写了几行字后,要把本子往桌子上方推一推……我们不但要追求作业书写质量,更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好的习惯,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形成的;好的习惯,也能助力好的人生。

3.开展实践活动

采用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活动来辅助教学,可以消解生字词抄写识记的枯燥乏味。打卡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可以设置7天、10天、21天等长短不同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来挑战自己的细致和耐心,见证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啄木鸟小医生”可以小组成员轮流当,看谁捉出的“虫子”最多,在“捉虫”过程中培养字感和责任感。寒假作业不同以往:歌曲《中国话》《生僻字》看谁学得快,大家都来唱一唱。“疯狂甲骨文”表情包走红网络,可以猜猜它们表达的意思,既有趣又轻松。春节在家,欣赏了长春的一位小伙子为各省设计的充满城市韵味的“福”字,尝试着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个“福”字……这些独特有趣的方式,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让古老的文字焕发时代风采,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大家心田。

“写字要用心,做人要真诚。”让我们在识字写字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参考文献】

[1]谈永康.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9(1).

[2]孙颖.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词语学习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19(1).

猜你喜欢

写字教学育人传统文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以俗解雅 由表及里 因“迹”施教
“一”意识下的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