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周期作业设计:启迪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思维

2020-07-27袁晓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设计

袁晓萍

【摘要】长周期作业是指建立在大跨度时间基础上,需要学生经历一段时间(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一个主题任务的“長作业”。本文从长周期作业的作业启动、作业支架的设计、学习体的组合方式及作业的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打破学科内容之间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长周期作业学习体系,在开放的学习环境和统整的学习中,启迪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长周期作业 设计 数学思维

如果说“数学学习”会给很多人留下灰色的印象,那么“数学作业”一定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大量零乱、分散,囿于书本、拘于计算、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更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何让数学作业不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成为讨论、钻研、发现之余的喜悦呢?本文要阐述的“长周期作业”正是想要突破“短平快”作业的各种局限,长周期作业是指建立在大跨度时间基础上,需要学生经历一段时间(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一个主题任务的“长作业”。

我们认为,长周期作业的主题应该更多地从课本内容出发,才能真正凸显作业的思维价值,使它不仅可以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体现与单元目标的关联性;还可以和课内的教学计划有机融合,成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更可以开阔学习视野,启迪数学思维,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力载体。本文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估计不规则树叶的面积”为例,表达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一、童言解读,让作业启动充满“童趣”

作业启动时,不能只是教师生硬、教条地给予和布置,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作业所表达的已知信息,加以生发、勾连,充分调动学生的设计思维,从学生的经验角度出发设计有意思的启动方案。

二、提供支架,让作业探索充满“奇趣”

好的作业的完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建构,而是各种技能、方法、思维的整合应用。所以,要让长周期作业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需要教师全面、详尽地设计学生可能选择的多种问题分析路径,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等要素,以确保作业的顺利完成。

(一)项目索引支架:教师通过问题导引,多渠道开发子项目作业是激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重要保障,项目索引支架要体现支持性、生长性、跨学科的特点。

(二)实施路径支架:给予学生多样化的作业探究方法,从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等多个层面,梳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各种可能的实施路径,给予学生进行数学探险的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多样化。

(三)思维外化支架:引导学生将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所有方法、过程、答案用更合理的方法进行呈现。

三、组合自由,让作业选择充满“情趣”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做别的作业项目组,教师是帮助学生组合不断进阶的学习助力者,通过丰富、可选的“内容组合” “资源组合”,帮助每一个学生选择更加符合自己认知特征的作业内容和组合形式,鼓励学生在群体活动中保持独立性思考,并采用群队合作、实地测量、动手实践、数据统计、信息整理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逐步深入,体会“豁然开朗”的美好情趣。

四、分享反思,让作业评价充满“知趣”

作业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立判学生的学业成就,而是要促进作业的视野、角度和深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重视作业的评价环节的设计,学生就会主动地梳理完成长周期作业时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学习能力。

(一)构建作品导图——让学生的构想“看得见”

学生在完成长周期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不是系统的,只有清晰的目标和结构,才能提升实践质量和效率,才能帮助学生的作品生成不迷航,使作品的生成过程聚焦于具体的项目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以设计思维导图的方法,把与长周期作业有关的联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对作品的实践性、创新性、价值性以及项目的延展性都有所掌控,这些都是高质量作品生成的前提。

(二)打开创意心门——让学生的表达“不受限”

进入实作环节,带着收获进入作品设计,教师不要限定学生成果表达的方式,要给足空间,打开创意心门,拓宽表达路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项目表达需求,让学生的作品表达“不受限”,作业形式可以是千姿百态的,海报、电子作品、研究报告等,发布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口头汇报、图片展示、动手制作、笔头写作。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定会让教师和家长惊叹不已。

(三)协同实施评价——让学生的反思“有质量”

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评价实施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评价量表中的标准制定,也可以让学生一起来实施测评,更要引导学生对作业完成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改进。让每一个作业小组成员都可以面向全体同学阐释作品的设计目的,表现作业完成的完整过程。

一次长周期作业,就是一次美妙的学习之旅。内容开放、形式开放、成果表达开放、评价开放,在整个学习周期创设可选择、可组合、可合作的学习环境,这样的长周期作业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一定可以启迪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