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课例浅谈表格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7-27周婷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表格运用小学语文

周婷

【摘要】表格具有容量大、高度概括、形象直观的特点,具有归纳、展示、比较等多种功能。表格更多的在理科教学中使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表格,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取文章的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表格 运用

一、反复结构的童话中运用表格

(一)明确细节,便于复述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如《棉花姑娘》《蜘蛛开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类故事一般不会很短,这类故事也是有趣的、易接受的,但是由于篇幅问题,很多学生看完整个故事之后,却不太能掌握整篇文章的关键信息。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一文,学生看完一遍能说出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蜘蛛开了三次店最终逃跑的故事。但是大部分学生无法说出具体的故事情节进行复述。这篇文章先后介绍了三次开店的过程,这三次过程,作者采用了反复结构来讲述。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将这些反复结构中的关键线索进行分类,然后以下列表格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在这里,设计这张表格的关键因素就是要用这个表格把这类文本的特点发挥出来。同时根据学情,所设计的表格的内容是学生在文章里可以一下子找到的,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填写表格时,也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有意识地记忆这些关键信息。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快地填完表格,在表格填写完成后,可以做到复述课文内容,这也完成了童话故事的一个教学目标,而且是在无形之中做到的。可见在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教学中,运用表格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复述故事。

(二)构段清晰,易于续编

这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都会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按照重复结构的形式进行续编故事。如这篇《蜘蛛开店》的故事还是未完成的,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其次,通过这一张表格,在对号入座的情况下,让学生有话可讲。只要学生再分门别类地填写完这张表格,那么就能很轻易地续编故事了。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这张表格,贴合已有的关键细节并再次填写表格,接着学生只需要把这些关键信息带入课文重复结构的句段里,便产生了大量丰富的续编故事。

到了中年级,学生依然会接触到大量的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比如在三年级上册有一个预测单元,里面的《总也到不了的老屋》《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等课文也是这一类型的文本,虽然这一单元的目标重在预测,但是也同样适用表格,此时学生就自觉地在阅读中制作表格,通过表格提取关键细节,从而也易于预测。

二、写景文章中运用表格

(一)罗列线索,直观体会

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不少的写景类的文章,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个单元都介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且篇幅都不短,但结构都比较清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2~5自然段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进行描写的,那不同季节的小兴安岭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首先通过师生合作很容易便找出课文里所描写的春天景物,这时教师出示表格,接着让学生参考表格里的内容,小组合作找出其他三季所描写的景物。通过表格的展示,使得学生更便于寻找课文的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线索。

正是因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许许多多的景物,而我们通过表格把这许多景物直观地整合在一起,所以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出课文的中心句——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所以无论课文内容多么冗长,多么复杂,只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表格就可以化繁为简。

同时学生可以带着任务去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有了更多的阅读空间,发挥了阅读的主动性,也更利于理清线索,理解写景类的文本。

(二)易于比较,异同突出

同样这张表格完成之后,为了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树木的特点,笔者再让学生进行观察,有没有什么发现。通过这一表格,学生可以轻易地发现在描写的景物里发现树的身影,在表格中找相同之处对学生来说是很轻易的事。

而从树木切入,会发现课文的第1段整段在描写树木,那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树木呢?每一次都写出了小兴安岭树木什么样的特点呢?对于写景类文本,同一景物出现多次是很正常,通过简单的表格,学生也更容易区分同一事物的不同之处。

学生找到描写树木的语句,提取关键信息之后填入以下表格,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就跃然纸上了,学生也可以很快地接受并吸收。

在这一教学中运用表格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冗长的课文变得精简易把握,而且表格更多地用来比较异同,所以此类表格的设计无须多么复杂,而是力求简单直观,便于学生操作和理解。

三、习作教学中运用表格

进入三年级以后,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加入了习作板块,实践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写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比如在教学习作《这儿真美》时,学生可以非常轻易地选取好自己要写的地点,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写这个地点的什么景物。于是笔者建议他们把这个地点所有可写的景物,都用如下表格分門别类地罗列出来。选好地点以后,先仔细思考有什么景物,那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中有了这张表格,学生在写作时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提纲,学生在完成表格的时候不会有压力。有了这张表格,接下来学生就能选取自己想写的内容,既理清了写作的思路,又有了具体可写的东西。学生写作时东拼西凑的现象基本得到了改善,也更关注细节了。学生在后期学习《我的植物朋友》时,面对书上提供的记录卡时就得心应手了。

虽然从以上一系列表格不难看出,这些表格的共同点是简单。表格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方便学生掌握。因为笔者所针对的是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年段的学生来说,越简单越直观的表格才是最有效的,最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表格设计得太过复杂,填写时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概括,那可能反而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

表格不过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有效但非必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表格。表格的形式也非常多,中低年级可以由教师先制作然后交给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填写。到了高年级,教师则可以更多地把表格设计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表格帮助自己理解课文,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地使用表格,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周伟能.浅谈表格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14).

猜你喜欢

表格运用小学语文
组成语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