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英语课后作业设计

2020-07-27邵桂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趣味化作业设计小学英语

邵桂英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丰富形式、满足个性的手法,英语作业的设计向分层化、趣味化、实践化转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作业设计 分层化 趣味化 实践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參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现阶段,小学英语作业普遍存在 “用心听、用力抄”“不断背、反复练”等现象,这种形式单一的作业设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应真正从学生的不同需求出发,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翻新、满足个性等手法,向分层化、趣味化、实践化转变,注重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感受英语魅力。

一、作业的分层化设计,由“等高线”向“梯度线”探索

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堂知识点的一种方法。因为家庭状态、生活环境等因素,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兴趣偏好、沟通等方面的差异。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使个体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得到和谐的统一。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必须考虑到是否被班级的所有学生接受,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梯度设计。因为优等生的基础扎实、学习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较强,作业设计上应注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运用。中等生有一定的基础,能独立朗读课文、默写词句,作业设计上要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困生,作业设计上要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去主动学习。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用不同的布置方法,留出一定的梯度,有利于引导他们学习英语知识。例如,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第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动画片《哆啦A梦之换衣服照相机》的片段节选让学生配音。当然笔者在设计配音作业的时候也会分层,比如针对学困生的特点,给学生布置的就是单纯的口头配音,简单的任务能够让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给中等生布置的是口头加笔头作业,所以设置了几道同步练习题,让学生在配音的基础上也能深度理解文本;而针对优等生,笔者希望他们能力得以提升。我们学校引入了“双线英语”,善于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所以笔者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作业的难度系数,梯度递进,将思维导图融入课后作业之中。比如还是同样的配音作业,那么笔者会给优等生的作业增加难度,在配音和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复述文本,如此不仅让学生有语言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又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英语综合能力。

二、作业的趣味化设计,由“我想学”向“我能学”转变

新课标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缺乏趣味性的作业不利于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喜欢玩,喜欢唱歌,喜欢表演与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设计一些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小学生兴趣的作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布置有声作业。有声性是语言的首要属性,语音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语音学习也是小学英语学科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但是学生经常在学习语音时感到枯燥,同样的语音课后作业也困扰着很多教师。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轻松的节奏、明快的句子能在小学生的脑海里留下难忘的印象。作业用编唱歌谣或绕口令的形式,既能让小学生情不自禁地反复练习,又能帮助他们辨别相似音,同时还能让小学生的兴趣插上翅膀。英语教师可以针对因本地口音使语音辨别存在较多困难的现象,花时间与精力编写趣味性的绕口令,尽量使用简单且经常用的词汇。比如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 Lets spell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字母 i 的发音规律并正确读出单词。笔者编了6句绕口令让学生练习:“I see a pig. The pig is big. The pig is pink. A big pink pig. I see a pig. A big pink pig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字母 i 的发音规律,这样学生既练习了字母 i 的发音,又避免了语音教学的枯燥性。

这些趣味鲜明的作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果,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产生“我想学—我能学”的欲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可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作业的实践化设计,由“我教你做”向“你做我看”覆盖

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语言学习如果缺乏主体建构,缺乏体验、合作、探究,缺乏认同感,学生就很难产生成就感。因此,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多进行一些自由的言语讨论和采访、录音等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现学习过程,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业设计的实践化,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实践过程中对于知识进行自我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在课外更好地巩固所学习到的英语语言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爱动手,与英语接触、学习的机会很多,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后时间用卡片、照片等一系列的形式来整理生活中的英语知识。教师设计一些手工制作、调查记录的实践性作业,使英语课外作业生动有益、劳逸结合。

布置学生自己命题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设计作业就是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与自我理解,它是对学生个人感受和独到体会的一种尊重,在不知不觉中,将学习过程变成一个主动的过程。例如,给学生布置实践听力作业。笔者每周都会给学生上一堂听力训练课,在课上给学生播放录音材料,学生听录音并完成相应的测试题。笔者会在班级招募志愿者来给听力材料录音,也会让学生轮流给单元测试卷的听力题录音。志愿者从每个小组中产生,每个学生都有录音的机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若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便特别自豪,其他学生听见是自己同学的声音,也会萌发跃跃欲试的心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何等兴奋的事!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只有不断加强对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方法的探索,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学习。对于英语作业的处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无论哪种,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我们肯在作业上下功夫,不断钻研和创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社会发展情况,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连贯和运用中深化英语作业设计,就一定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阮成武.小学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趣味化作业设计小学英语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