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23法洋

求知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科学、完善的读写结合方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读写结合模式应用的意义,探索了其具体的应用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0-0069-02

引 言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通过读写训练,学生可以不断加强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概述

读写结合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阅读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认知和信息加工过程[1]。小学生的阅读任务主要是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的意义,这些意义并不是语言的表面义,而是蕴含在其中的内涵。对此,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掌握所学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写作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写作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相关信息,而是主动地理解文中蕴含的内容;在写作中,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模仿,还需要自主钻研。阅读和写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相应的研究意识,从而进行探究性学习[2]。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读写结合能将阅读和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中,学生需要理解字词语句,学习修辞手法,感悟文章主旨,并将其融入写作中,实现阅读学习的意义[3]。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升对字词语句的使用能力、审美能力、构思能力、分析和描写能力,从而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阅读能力较高的人往往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较强的人通常在阅读范围、阅读深度、阅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4]。由此可见,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源于客观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大势所趋。

三、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上阅读和写作的氛围逐渐淡薄,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不断降低。为帮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和家长加强合作,在家庭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对学生的兴趣养成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5]。因此,家长应当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在家布置一间房间作为书房,家长与学生一起在书房里进行阅读,在家庭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此外,家长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爱做笔记的良好习惯,通过做笔记学会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重点教学任务,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让学生阅读,通过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6]。

2.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增强阅读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学生如果只把这篇课文当成一个童话故事来展开学习,认为这个故事和现实生活没有直接联系,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焦急心态,无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如果你们平时和你们的妈妈走散了,你们会怎样做呢?”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陷入思考,由于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思考较为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在班级组织情景剧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场景,讨论找妈妈的方法,从而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之后再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将个人感悟组字成文,实现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双重提高[7]。

3.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

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阅读和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时间,部分教師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浮于表面,教学效果低[8]。对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拍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在课余时间和大家一起进行拍手游戏,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游戏结束后,再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展开教学,创建微信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在群内分享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故事选》《郑渊洁童话故事选集》《哈利·波特》等,让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在阅读结束后交流、分享阅读感受、分析人物性格,再由家长将学生的阅读心得分享到微信群,让教师阅读和评价,针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调整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随文感知,有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课文不仅有科学、严谨的文章结构,还有细致、精巧的描写。学生全面掌握文章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写作水平[9]。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使其更具阅读性和参考性。写作不仅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还需要将个人对所学内容的体悟和感受表现出来,从真正意义上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不常见的“叠词结构”,如“红彤彤”“金灿灿”等;还有比喻式的词语,如“梨黄”“茄子紫”“葡萄灰”等,语言非常简明扼要且富有美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朗读,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不同程度的想象,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讨论火烧云应该是什么状态;帮助学生学会文章中“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进而提升写作水准。

5.有效组织写作训练,实现以写促读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素材积累,读写结合地学习[10]。首先,教师可以布置写日记、写周记等写作练习作业,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素材。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素材本,一旦学习、阅读到好词好句或特别的文章结构,就将其记录到素材本上,利用自习课、早读等时间进行朗读,加深所记录的内容的印象。最后,教师应注重多元化的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作品的科学评价,使学生能通过评价,明确自己的不足以及优势,做到有针对性地提高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例如,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教师可以先通读、浏览一遍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通问题;再在讲评课上将作文分组发放,让学生通过小组评改找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发言。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及鉴赏能力[11]。

结    语

总之,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教师应重视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加强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读写结合实践,进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王少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7.

趙晶晶.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32):123.

于晓.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78+80.

胡宗省.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22):88.

卢军玲.强化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J].学周刊,2020(21):107-108.

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53-54.

柏生田.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9):77-78.

李淑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48+50.

王爱琴.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随文练笔探研[J].成才之路,2020(14):32-33.

慕文仲.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02-103.

司洁.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13):31-32.

作者简介:法洋(1984.1—),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