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应用

2020-07-23王玉霞

求知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新形势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并对情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信念与情绪,具有较强的教学目标与培养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其重要性,分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应用策略,让教育重新回归到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的主要问题上,使数学课堂情感教学变得更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0-0024-02

引 言

从一定程度上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属于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性能力,这不是指技能和知识,也不是指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能力。数学知識技能属于基础部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核心素养可以超越具体的数学知识,将数学思想的本质呈现到数学的综合性素质中。换言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展现的是数学的价值和本质[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与学习诉求,在数学知识呈现的具象性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形成符号意识与数感意识、数学分析观念、空间观念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技巧,抓住较强的数学知识本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2]。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具象化的要求。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数学课堂情感教学,需要教师透彻了解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本位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和兴趣?如何在情感教育下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如何培养学生与同学的合作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这些问题已成为目前教育形势下,教师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情感是人们头脑对周围事物产生的主观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在合理与不合理、正确与错误之间进行统一的合作与规划,从而出现了积极和消极的区分。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性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展现出较为积极的形态,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有效体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在大量互动与练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一定的认知与评价、欣赏,从而提升对应的数学水平。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与渠道建设[3]。情感体验是无形的,教师只有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将其和数学教学相联系,才能突出其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不断训练,才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奥妙之处。当前很多数学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长此以往,机械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出现排斥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将难以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秉承科学发展观,巧妙地使用教学方式,才能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情感体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无从提起。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应用策略

1.数学之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生年龄较小,如果不能很好地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将不利于其后续数学学习。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课本习题和数学知识情境的设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5]。这时,教师可以在情感教学的思想导向上,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拉近学生内心与数学教学之间的距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比较强,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提高知识点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避免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知识点或公式和符号中。这时,教师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或分析数学公式,关注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探究数学图形的对称美,感受数学习题的趣味美和数学比列的协调美。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数学史知识,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6]。教师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蓄水池入水、出水实验等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逻辑,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热爱数学属于一种情感过程,只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学校的取水池、桌椅板凳等都可以作为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其引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情感得到释放。

2.以点连线,培养学生驾驭数学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微小的、适合学生自我构建的体系。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以教材为基点,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来学习数学知识的核心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网络,将所学数学知识有机串联起来,构建对应的数学知识体系[7]。高年级学生需要在低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深度与难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构建适合自己的数学理解体系,满足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以分数为代表,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和分子或分母有关的内容,用自主研究或他人研究的方式,总结其中的构成规律。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到分母是整体平均分成的总分数,分子是从整体的基础上提出几份。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能保持整体性,满足其数学学习需要。

3.加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被长辈和家长宠爱着,比较自私和任性。但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实验需要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才能完成[8]。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培养学生与其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2)充分使用激励制度,进行多元化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构建科学的竞争制度,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延伸。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观察学生的数学实践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在学生作业上标注“√”“×”,或给出直接的分数。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化的评价与建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找到自身不足之处,从而增强学习动机,满足情感的延伸路径。

结    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具备情感,还要具备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立德树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加大情感与基础建设,从数学情感、数学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郑伟民.激情感促发展——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91.

田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策略运用之探析[J].文理导航,2015(30):41.

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49.

蔡金法,刘启蒙.课堂评估:用隐喻法评估学生的数学情感[J].小学数学教师,2019(09):4-9.

罗少成,景敏.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2):34-36.

莫广荣.小学生数学情感培养的命题维度分析[J].數学学习与研究,2013(20):106.

梁光明,周汝平.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情感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02):35.

陈俊.论实施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快乐心态的实现途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05):145-146.

作者简介:王玉霞(1978.8—),女,甘肃临洮人,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