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0-07-23单小红

求知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德育幼儿园农村

摘 要:和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的起点较低。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据一定比例,他们由长辈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在德育问题上更加明显。综观目前的农村幼儿园,大多是私立幼儿园,对德育工作重视不足,甚至未开展和幼儿德育有关的活动,这必然会影响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农村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农村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74-02

引 言

道德品质将影响人的一生。德育教育应从小开始,使幼儿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农村德育教育效果较差,无论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还是学校的教育都存在一定问题。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农村幼儿园应对德育工作引起重视,帮助农村幼儿树立正确认知。

一、农村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帮助幼儿走向社会化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将经历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成长的过程,而所谓的社会化发展即幼儿的成长过程。幼儿开始学习群体文化,然后意识到自身在社会所要承担的角色和义务,逐步融入社会的各方面。幼儿园是幼儿开始独立及真正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不断引导幼儿了解生活的基本现象,使其认识真善美、辨别丑恶是非,同时教会幼儿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而这一过程是帮助幼儿成长的重要内容。

2.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家长及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包括幼儿的性格、身体素质、情感和品德等各方面。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品德及性格是个体发展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如较强的自控能力、自信及乐观的性格等,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要注重塑造幼儿的健康性格,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幼儿综合发展[1]。

二、农村幼儿园德育工作现状

1.农村幼儿园不够重视德育教学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内在及外在素质的体现。德育工作应从幼儿做起。教师应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目前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忽略了德育工作,或只停留在表面,未能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甚至有一些农村幼儿园为了让幼儿提早学习书面知识,未开展德育教育,这必然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2.未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德育教育是幼儿初步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但多数农村幼儿园忽视了德育工作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理论知识,如看见长辈要懂礼貌、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这种德育教育下,幼儿不能真正理解相关道德标准,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2]。

3.忽略了家园合作

幼儿德育应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德育外,生活中的影响也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农村家长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后,便完全放手,认为教育完全是教师的责任,未能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然而,在生活中家长的行为也会影响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和家长的合作,提高整体的德育效率。

4.德育教育未和实践活动相联系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不适合幼儿成长。多数幼儿教育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应充分体现寓教于乐。但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缺乏实践活动的支撑。幼儿只是记住了德育知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不利于德育效率的提升。

三、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

1.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德育教育奠定基础

幼儿会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未教孩子做,孩子却学会了做某事。其实这并不突然,可能是家长或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行为,影响了孩子,孩子才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的行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成长创造良好的大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室内的墙壁上张贴关于小朋友和小动物的卡通对话,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请歇歇”“我们爱劳动”等一系列关于良好习惯的漫画,漫画人物可以是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如熊大、熊二等。幼儿观察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对德育教育的兴趣

德育教育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幼儿感知何为德育,使幼儿明白应如何约束自身行为。农村幼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如创设情境来开展德育教育,激发幼儿对德育教育的兴趣。

比如,为了让幼儿更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让幼儿用正确的方式和妈妈相处,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幼儿选择一位搭档进行表演。一位幼儿表演妈妈,另一位幼儿表演小朋友,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心爱护小朋友的情境展现出来,然后提问:妈妈如此爱自己,自己应如何对待妈妈呢?教师可以让幼儿开动脑筋想一想,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什么?有的幼儿会说帮妈妈择菜,有的幼儿会说帮妈妈扫地等。幼儿在这种思维碰撞中了解到在家中应如何和家长相处,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创设活动区,提高农村幼儿德育的水平

幼儿园内部设有活动区,便于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手工游戏等活动。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守规则、懂禮貌的行为习惯,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德育水平。

比如,在角色扮演区,幼儿可以进行各类角色扮演,扮演商店的售货员,表演购物的情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平时与售货员交流的情形,使幼儿在购物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帮助幼儿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同时,使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增强感情,培养幼儿的群体合作能力。

4.家校结合,共建幼儿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体现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园和家长要对其引起重视。幼儿园应尽可能地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加,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提高幼儿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用手机等方式记录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劳动行为,如幼儿自己穿衣服、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其拍下来发给教师。教师可以将这些照片粘贴在“我爱劳动”一栏,让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和学习。在这种氛围的激励下,幼儿能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同时转变传统教育中家长事事包办的错误观念[4]。

5.固定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不能一味地说教,要通过各类游戏、言传身教的方式感染幼儿,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幼儿教学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通过游戏的方式影响幼儿,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知转化为行,保证幼儿的知行合一。教师要利用好每一个节日,如母亲节、植树节、儿童节。在母亲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母亲节活动,“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在母亲节为妈妈做的事情最多”,然后让家长用手机记录下来,在班级中评比。评比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再如,植树节,为了让幼儿了解环保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植树活动,通过实践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及园艺工人的不易。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心,在儿童节前夕,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来到敬老院或福利院,让幼儿为这些孤寡老人或孤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幼儿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结 语

德育教学是幼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有利于幼儿以后走向社会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薛林芳.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J].好家长,2016(12):45.

周艳侠.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J].中外交流,2018(31):160-161.

王改芝.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J].魅力中国,2016(47):47.

梁丽英.农村留守幼儿德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9):2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重建的实践与研究”(编号:GH202010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单小红(1983.7—),女,本科学历,幼儿园一级教师 ,如皋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如皋市信息化教学能手,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幼儿园农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爱“上”幼儿园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新农村 新一辈
想念幼儿园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