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0-07-23李梅英

求知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创新意识体育教学

摘 要: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同样,教育发展也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逐步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新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意识;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82-02

引 言

笔者结合《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过观察、对比、收集和思考,总结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依靠民主的教学氛围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取决于学生是否敢想敢做。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高高在上、照本施教,用威严维护课堂纪律,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拉大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创新意识也会逐渐丧失。因此,教师必须蹲下身来,走到学生中间,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构建平台[1]。

良好的教学民主氛围能使课堂教学变得和谐、生动,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放松,他们的思考空间会更宽广,思维会更灵动,创新意识也会更强烈。良好的教学民主氛围,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感和紧张心理。传统体育教学中一教一练、一问一答的模式,没有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意识,课堂气氛沉闷而呆板。以体育课上准备活动为例,以往,教师通常会让学生绕操场慢跑,或者练习徒手操,活动内容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借助韵律体操、小游戏、球类运动等进行准备运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热身效果。另外,体育课堂结束部分的放松运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创编柔和舒缓的舞蹈,并鼓励有一定舞蹈水平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自我放松。这样,学生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且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良好的教学民主氛围,既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加入体育训练中。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氛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依赖课堂教学的“再创造”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再创造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实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生喜欢具有竞争性的比赛和游戏。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授“立定跳远”的内容,笔者在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跳远比赛,看谁跳得远。学生跃跃欲试、斗志昂扬。在比赛中,有的学生因为跳得远而兴高采烈;有的学生因为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跳得更远。学生马上开始了激烈讨论,有的认为摆臂姿势很重要,有的认为蹬地要用力一点,有的认为……学生议论纷纷,气氛非常热烈。有位学生说:“老师,我能用高人、低人、超人跳得更远。”笔者问:“为什么用高人、低人、超人跳得更远?”这位学生回答:“我看到电视里的奥特曼就是这么跳的,而且跳得很远。”笔者顺势说道:“同学们可能觉得这位同学的提议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她很聪明,平时很注意观察,而且敢于大胆尝试。我们请这位同学示范一下好吗?”这位学生展臂、提踵下蹲、起跳一气呵成,确实跳得比较远。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在练习结束时,笔者进行了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立定跳远动作,也知道了如何才能跳得更远,我们还应感谢这位同学,他让我们学会了跳得更远的方法。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善于观察,敢于在原有方法上总结新的方法。”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再创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发明创造,其原动力就来自发明者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因[2]。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产生兴趣后,他们的观察力会变得更加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更丰富。为此,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松散无序的组织形式、呆板机械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组织形式生动化、教学方法人性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点亮他们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教学内容多样化,提升学习的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改编现行教材中单一、枯燥、乏味的内容,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练习内容具有游戏性、竞争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有800~1200米的走跑交替练习,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跑和走的练习,单一而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活动,如结伴跑、障碍跑、校内“越野跑”等,使学生在游戏中完成800~1200米走跑交替的训练。这样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对练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2.組织形式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四列横队或四路纵队,而且由于班容量较大,每一列横队或纵队的人数较多,在练习某一动作时,如果让学生依次练习,每位学生练习的次数有限,这就降低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比如,前滚翻练习,按照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进行练习,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平均练习的次数不超过5次,导致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较低。因此,教师可以打破常规,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若干小组,每一组都配发一个垫子,让小组成员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学生的练习次数多了,练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3.教学方法人性化,提高学生的掌握度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学生按统一的方法和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时会有很大的差异[3]。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体质原因,很难掌握难度较大的运动技巧,可能会产生自卑和畏惧的心理,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确保每位学生在体育技能的掌握上都有所收获和提高。比如,小学中年级的50米快速跑,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在比赛中常常处于最后。教师如果一直采取这种方式开展快速跑训练,就会使这部分学生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对跑步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似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使他们公平竞争。这样,体能不好的学生也能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教学方法人性化是学生有效掌握体育技能的途径之一。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是教材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他们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学生活动和社会活动大教材的开放观点,将科技、交通、电讯、休闲等知识融入教材中,大胆尝试改革,并利用教材的开放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合理组织教材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教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分类和整合。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体育“安全常识”这一节内容,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把游戏“红绿灯”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和掌握安全常识。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2.学科整合教材

体育教材涉及情感道德、人文知识、物理学原理和科学常识等多方面内容。例如,在教学“五禽戏:寻食虎”一课时,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常识有限,可能会在课堂上提问:“老虎吃什么?老虎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科学知识,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为什么老虎越来越少了呢?人类该怎样保护老虎呢?(情感道德,属于思想品德学科的范畴)”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一味固守教材内容本身,就会造成学科间的相互割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对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结 语

在新时代,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块广阔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播下希望的种子。

[参考文献]

赵相周.创新体育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20):10-11.

冉隆刚.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107.

杜振华.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现代农村科技,2012(02):51.

作者简介:李梅英(1971.12—),女,江苏昆山人,中小学一级教师,2008年9月被評为昆山市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创新意识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