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0-07-23夏铜强

求知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小学

夏铜强

摘 要:学校少先队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少年儿童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动力保证。德育活动课程化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本文通过对将学校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到校本课程与学生德育工作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在多样化的学校少先队活动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展示自我、锻炼自我,进而享受成长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校本课程;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78-02

引 言

雨外小西善花苑分校创办于2013年9月,是南京市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小学分校。学校少先队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手拉手先进集体”、南京市“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还曾先后多次承办江苏省少先队主题活动展示、江苏新疆手拉手活动和团中央说课展示活动。学校少先队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少年儿童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动力保证[1]。德育活动课程化以鲜明的政治属性,依托组织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的感情。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

(1)少先队教育目标无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将智育作为“硬指标”。一些学校对少先队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边缘化状态。

(2)少先队教育内容错位。少先队教育和学校工作有很大区别。少先队教育依托少先队组织,用实践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我们容易用“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等替代少先队教育内容,这是极不合理的。

(3)课程实施方法单一化。一些少先队的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导致教学处于简单的认知状态,课堂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方式单一,使师生缺少对彼此的认同和尊重;为了传递知识而传递知识,课堂缺乏天然的激情与灵活性,等等。

二、德育活动课程发展的目标

西善花苑分校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反思自身教育发展过程,結合自身发展实际,形成了“快乐的校园,世界的儿童”少先队课程发展目标。这是构建雨外小学回归儿童本真快乐世界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科学意识和领袖气质的现代人才。我校少先队有效整合基础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探索整合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效果,以达到雨外小学少先队的育人目标。

三、课程实施

1.基础课程

(1)德育活动课程校本化改造

笔者有幸参与了省编教材《少先队活动指导纲要》的编写。我校在规范使用教材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校本化改造,形成了《快乐苹果,多彩生活》雨外小学少先队活动校本教材,以电子教材的形式供辅导员使用。

结合省编教材“组织意识教育”板块。我们对学校原有的少先队活动进行整合,每年九月开展礼仪月活动,包括爱师、爱校、爱队、爱国一系列活动,时间持续三周。在第一、二周,各中队利用少先队活动课时间,采用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带领少先队员走近少先队,重温少先队的标志、队名、队歌、队礼仪等;第三周,少先队活动课主题为“红领巾礼仪PK赛”,全校二至五年级分别进行“系红领巾、敬队礼、唱队歌”的三项“PK”,所有中队都表现出热情、积极、认真的态度。九月的晨会、课间等成了队员们摩拳擦掌的舞台,一年级学生也在耳濡目染中悄悄走近少先队。标准的队礼、亲切的问候和嘹亮的队歌声,成了九月雨外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结合省编教材“八礼四仪”板块。我们结合年级特点,开展年段特色少先队:一年级开展入队仪式;二年级开展亲子运动会;三年级开展十岁成长仪式;四年级开展清明祭扫活动;五年级开展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开展毕业典礼活动。我们以少先队联合中队会的形式,在每个年段开展一次特色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组织伴随每位队员小学六年的成长。

结合省编教材“美丽江苏寻访”板块。我们每年开展一次主题寻访活动。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大队部组织开展了“红领巾寻访活动”,全校22个中队组成二十余支红领巾小记者寻访团,走遍南京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大屠杀丛葬地遗址。队员们亲手绘制的“红领巾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遇难处(丛葬地)地图”刊登在《南京日报》上,相关活动和地图被南京市委宣传部官网“南京发布”正式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活动还被《中国少年报》发表。

(2)学科类课程有效整合

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会将自己定位为学科教师,弱化自己的教育功能,强化自己的学科属性。我们努力让辅导员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发挥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少先队员的良好品质。我们要求辅导员通过各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教学整合,提升教育效果。辅导员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并落实在备课、听课、评课、教研等环节中。辅导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充分体现育人主渠道的功能。

2.活动课程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课程的核心[2]。我校通过设计形式新颖、深受队员喜爱的少先队活动,完成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小学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