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中,如何写好“战地报道”

2020-07-23王瑜张羽路修全

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报道同质化

王瑜 张羽 路修全

【摘要】作者通过在疫情期间处理大量的疫情报道,在新闻实践中深入观察和思考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现状、差距,并剖析了其成因,此文不仅是对疫情期间专题性新闻报道的回顾和反思,也从新闻规律的高度为提升此类新闻报道总体质量提出了可操作的新闻策划、新闻采写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战“疫”报道;“小切口大主题”;同质化;暖新闻

在刚刚过去的战“疫”中,媒体人坚守岗位、冲在第一线、随时向人们传递信息,坚定人们的信心,担当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发挥了媒体人的影响力,媒体和媒体人都经受住了一次考验和挑战。

作为新闻编辑,回顾疫情期间的工作,一直在思考: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有哪些不足有待弥补。主流媒体面对重大的公共事件,如何更真实准确地记录真相,传播正能量,给读者以信心和希望?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思考,与同行们交流。

一、“小切口大主题”,永远的法宝

2月26日《青岛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宅”在家里,世界依然很大——五位市民分享“家居生活”》的报道。五位市民中有书店老板,损失相当惨重,他在疫情期间为书店读书会的成员开展线上的阅读活动,并给需要书的客户送书上门;有健身教练在家免费给学员上网课;有幼儿园园长组织幼师为小朋友们制作“新冠”科普绘本;有不用上班的企业员工在家研究美食……

此报道将目光投向了疫情发生期间普通百姓的非常态的生活,在娓娓道来中透露着占相当大比例的一群当代人真实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现状,读者从五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政府战“疫”措施深得人心、社区服务的周道细致、市场物价稳定供给充足、老百姓的心态平稳和充满信心,文章再现了一幅疫情最为严峻时期普通都市百姓的生活画卷。

凤凰网3月5日刊发的一篇名为(武汉版“小鬼当家”》的新闻故事:父母都感染了“新冠”,家里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由于两方老人都在外地,在这个特殊时期和特殊疾病中,他们又不便把孩子托付给他人,于是,只好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一个月。“小鬼当家”的这一个月情况怎么样呢?记者分别写了母亲与孩子的这一个月心路历程和生活经历。两者对比来看,母亲一直在担心,而母亲所有的担心都没有成为现实。孩子一直很平稳,突然表现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篇文章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母亲们的关注和共鸣,她们感叹:幸亏这件事是发生在中国,有完善的疫情防控的社区服务机制;危难之中见真情,人与人友爱互助;孩子的确是可以一天长大的……“孩子们有多少潜力长期在父母过度照顾中被压抑了。”许多读者留言说。

在抗击“新冠”的报道中,类似的好新闻还有许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小切口大主题”。记者没有直接写战“疫”一线的情况,文章中虽然没有热血沸腾、舍身忘我的一线抗疫画面,但字里行间无不真实再现了战“疫”期间的社会各各方面。

“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形容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说的这句话后来被新闻学所广泛引用,它完全适用于新闻报道。“优秀写作的基本原则:要展现,不要讲述。给我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绘一幅画面,然后,我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纽约时报》一位高级主编的这句话被新闻教材所引用。“小切口”就是指记者把自己所看到的一个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大主题”是指读者从记者提供的画面中看到记者没有直接涉及的社会背景。“小切口大主题”是典型的“不讲述、只展现”的写作方法,它常常具有出奇制胜的力量。

二、生活千姿百态,新闻岂能千篇一律

在疫情期间,笔者翻阅了各地主流报纸,发现主题性报道,往往采访路径、写作思路、作品呈现同质化倾向,求异性报道较少。这些报道的一个特点是真实但不够全面。

比如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报道,如果记者采访了一座拥有几十家小微企业的科技园大楼,记者采訪时开工率不到10%。那么记者采访对象会集中在开工的少数几家企业,但对于九成尚未开工的企业却只字未提。

再比如,对于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网络远程教育兴起的报道,记者报道的重点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如何为开设网课精心准备,却缺少对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尤其是一开始学生和家长不适应,社会反响较大时,不少媒体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

还有在社区防控的稿件中,几乎都是一个模式:领导千部如何冲在第一线、党员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如何服务居民、社区为居民解决了哪些生活困难、社区防控措施如何严格等等,从这些稿件中,我们能够看到社区做了什么,但看不到社区没有做什么,或是还有些什么需要社区来做。记者只采访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却对居民的感受关注较少。

对于这种新闻报道“千篇一律”的现象,不能仅仅归因干记者采访不够深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现行的新闻采访体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现在,多数媒体都是记者分口分片新闻“包干”,这样记者就成了“跑口”记者。既然是“跑口”记者,记者报道的出发点就被确定在“口”上,从“口”出发,让“口”满意,为“口”服务,这是普遍存在的记者思维模式。

总之,记者成为部门的宣传员,而不是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员。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害怕独立思考、害怕接触客观实际。从部门出发写稿最安全,但从生活实际出发写稿却可能因为生活的复杂性而自找麻烦。但是,这种“安全,,的做法却背离了新闻的客观属性,让新闻成了表扬稿。“跑口”新闻只能吸引口内人士,不可能赢得公众的关注。

当记者走出新闻事件现场,坐到电脑前时,其实就是从现实脱身出来,如何看待一件新闻事件的过程,我们可以主观判断,也可以迎合某些取向,也可以尽t地寻找新闻规律的坐标系,本着实事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初心来看待事物,唯有坚守新闻规律,我们才能拥有一双辨别真假和明察秋毫的眼睛,才能把千姿百态的生活呈现得五颜六色。

三、“暖新闻”如何“暖,,人心

疫情期间,社会上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凡人小事。媒体也偏爱这种有温度的新闻。它不仅温暖人心,也带给人信心,反映了我们国家、社会的良好风气以及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美好。那么如何让“暖新闻”真正“暖”人心,而不仅仅写成好人好事表扬稿?

同样是父母都感染“新冠”,双方老人都在外地,5岁男孩无人看管的事件,另一个城市某家媒体的报道是这样的:市民某某挺身而出为“新冠”患者夫妻照顾年幼的儿子。记者采访的重点是这位助人为乐的市民:记者提问:“您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您为什么要帮助他们?您不怕传染吗?”市民回答:“我与他们只有一面之交;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宣传;也担心被传染,但当时顾不了那么多……”采访家长,家长说:太感谢了,永生难忘。采访孩子,孩子说:叔叔真好,还给我做好吃的。

报道就此结束了。事实上,这位市民代管孩子后,很快发现孩子也感染了“新冠”,于是孩子住院了,与母亲的病房一墙之隔;市民被集中融离了……本来故事挺曲折,如果记者能追踪下来,以“一个5岁男孩‘新冠”奇遇记”为视角来展现这个家庭在疫情中与一系列陌生人建立真挚情谊的故事,这则“暖新闻”将会更加温暖人心。

战“疫”报道中,许多暖故事因为缺少策划,没有将“暖新闻”讲得读者流泪,相反却讲得读者发笑。如果在百度中搜索“扔下就跑”几个字,就会搜出一大堆捐款捐物的“暖新闻”来。

新闻写作就像剥洋葱,越剥到里层就越有强烈味道。新闻事件也是一样,如果仅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带着问题去探寻,新闻事件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含就无法释放出来。再感动人的事情往往也会被写成表扬稿。为了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有些记者不是在深入挖掘上下功夫,而是在增加有色彩的形容词上发力,于是在疫情期间的報道中,感天动地的词藻比比皆是,比如:

麻醉医生以命搏命,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是“敢死队”;

一位援鄂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越是艰险越向前,不破疫情终不还,待到樱花烂漫时,谈笑凯歌还。”

定点医院的医生们将对家人的思念、牵挂、愧疚深藏在了厚厚的防护服下,24小时不下火线,连续战斗了十几天,患者说:“我的眼泪因感动而流”……

所有这些语言都是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的危难关头的真情流露,但记者受采访条件所限,不可能面对面采访,他们自己无法深刻体验医护人员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感情,也就难以将一个个细节准确、细致、深刻地呈现给读者,为了“感人”效果,记者选用的这些语言却炙热如喷薄的岩浆,这就像剥洋葱只剥掉了最外层的干皮,洋葱本身还没有出味,你自己已经泪流满面,然而你的感动却难以打动读者。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疫”的顽强精神必将载入史册。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的人们了解这段历史时,他们翻阅的大量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今天媒体记者们留下的记录。愿今天媒体记者的报道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全面地展现这段历史,毕竟它的确波澜壮阔、激荡人心。

参考文献:

[1][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N].包括青岛日报、凤凰网等,2020年1-3月.

【作者简介】王瑜,青岛日报社编辑。张羽,青岛日报社高级编辑。路修全,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猜你喜欢

报道同质化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民办学院应用型财务人才培养能力定位及模式
从“儿童走失事件”报道看地方晚报突发事件中的报网互动
透过水情汛情看防汛抗洪采访报道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