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形势下新闻编辑转型研究

2020-07-23刘栋

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模式新闻编辑

【摘要】传统新闻编辑在面对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时存在先天性劣势,如更新慢、实时性弱等缺点,使新闻编辑转型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新闻编辑转型为重点,从问题及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编辑;阅读模式;市场化导向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强大冲击,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新闻编辑相关工作进行快速转型,以迎合媒体融合形势的方式促进自身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解决,需要相关管理者采取一定措施保障转型工作稳步发展。

一、媒体融合形势下新闻编辑转型存在的问题

我国媒体行业发展已久,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而迎来高速发展时代,但信息化对新闻媒体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相关人员抓住机遇不断改进工作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避免落后于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新闻编辑转型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需要优化。一是阅读模式需要改变,互联网时代下读者更多倾向于网络阅读,传统纸质新闻媒体由于自身劣势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使得其在青年群体中难以为继;二是新闻编辑自主性过强,虽然新闻编辑的自主性强更能够坚持新闻媒体的客观性与严肃性,但在网络新闻充斥的市场环境下难以生存;三是新闻编辑角色定位不明,部分新闻编辑过分追求“网络化”与传播效果,导致出现扭曲新闻事实、误导舆论等现象,这与新闻媒体的发展初衷相悖;四是缺乏相应的新闻编辑人才,目前的新闻编辑转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较为紧张,多数新闻记者都身兼纸质与网络的双重传播任务,工作繁重,导致新闻编辑质量下降。

二、媒体融合形势下新闻编辑转型的优化措施

(一)适应新时代阅读模式

在媒体融合形势下开展新闻编辑转型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将线上与线下两种阅读模式进行联合发展,在充分调研与了解读者阅读习惯与频率等实际阅读方式的情况下,结合新旧媒体的主要报道内容方向与形式开展转型工作,抓住读者阅读特点以整合媒体资源,实现新闻编辑转型工作的优化升级。在实际的转型工作中,一方面要持续提高纸质刊物质量,提升新闻趣味性、缩短报道周期,另一方面也要发展线上阅读新平台,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阅读新闻资讯,提升传统新闻媒体的便携度。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大型、老牌的传统新闻媒体为例,此类媒体均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以强大工作团队的业务能力为依靠,根据市场发展整体趋势先后推出专门新闻APP和微信平台,使工作重心在短时间内迅速转移至线上,并在推出线上平台后根据系统自行测试和用户反馈及时修复漏洞并优化平台布局和内容,快速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媒体融合带来的严峻形势,使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不降反增,率先占领新媒体阵地。

(二)坚持市场化导向

目前我国市场化经济体系较为发达,新闻媒体由于处在市场化经济体系之下则必然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自身。所谓新闻媒体的市场化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第一,树立编辑主动的受众意识,以读者立场为主要参考方向。在我国的不少新闻媒体中都已经具备良好的受众意识,通过读取读者来信等方式及时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其中主要包括新闻编辑的内容、排版、策划等多方面,但由于反馈渠道过于传统、复杂,且效率较低,所以收效并不十分理想,仍旧难以跳出新闻编辑预设范围,进而难以对新闻编辑转型作出贡献。基于此,目前的部分新闻媒体开始融合信息技术,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既能够及时发布媒体自身讯息,加強宣传效果,又能够收集读者反馈,减少了信件来往时间延迟的同时降低了反馈难度,使读者反馈积极性提高,进而提高了反馈效率[1]。以阳江日报为例,该媒体在了解市场讯息与读者反馈后,以微信公众号为主体,携手九个子账号组成新闻矩阵,如“阳江日报官方微信”“阳江车迷”“阳江吃货”“阳江艺术”等,每天为读者提供包括重大新闻、生活常识、本地服务等在内的新闻内容,同时以“差异化经营”为理念,使各账号之间风格迥异,满足不同读者的新闻获取需求,为读者带来较大阅读乐趣,从而对新闻编辑转型发展带来较大动力。

第二,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从受众的角度了解市场需求,并吸收部分读者参与到实际新闻编辑中。上文中所提读者通过反馈渠道参与新闻编辑仍是以新闻媒体为主体,读者只起到辅助作用,而吸收部分读者参与到实际编辑过程中则肯定了读者的主体地位,按照读者需求制定新闻内容,使新闻的实用性大大加强。此项措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开展:一方面是使读者参与到实际编辑工作当中,使读者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提高社会关注度,如我国某地方报社曾举办“圆梦有我”大型公益活动,此活动主要为帮助参与者实现合理需求,在活动结束后,既帮助部分人获得工作或者获得疾病医治,又营造了话题以提高新闻平台曝光度、知名度,使其新闻转型速度与质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是在网络平台设置新闻话题,引导读者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收集整理用户观点,并针对评论点赞数最高或票数最高的评论、观点进行报道,实现由读者对新闻编辑的反向引导。

第三,扩大受众范围,避免由于受众单一而限制市场份额发展,新闻编辑主体要主动扩大新闻覆盖面,将新闻内容中只报道社会热点新闻的传统变为涵盖生活方方面面,使不同喜好、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够通过同一新闻平台了解到自身所需资讯,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量可能成倍增加,但若能通过信息技术、增加人员等手段克服困难,则能够使新闻编辑转型迈上一个台阶。

(三)转变新闻编辑角色定位

目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使各网络新闻平台层出不穷,且由于网络监管不严格使各类真假新闻讯息混杂一片,读者难以分清真假,导致主流新闻媒体的新闻编辑信息权威地位降低。因此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新闻编辑应转变角色定位,向舆论传播者、意见领袖和引领者、倡议者的角色靠拢,以自身过硬的政治素质与坚定的职业操守严把新闻质量关,引导读者对真实新闻进行详细解读,从内容鉴别者转型为意义解读者。为满足上述需求,促进新闻编辑转型,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不断扩充自身知识体系,扩大知识覆盖面,熟悉政治、法律等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为提高新闻采集能力和新闻编辑能力提供基础保障[2]。另外,对新闻编辑内容也要做出改善,一是要增强创新属性,在此方面既要增加新闻解读角度,又要增加新闻编辑内容覆盖面,新鲜且另类的新闻解读角度往往更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并产生传播效应,扩大新闻编辑内容对新闻平台自身的影响力,而内容覆盖面扩大则能够丰富读者阅读感受,提高阅读体验;二是要细化编辑内容,详细的编辑内容能够起到更为良好的传播效果,尤其是在各新闻专栏下,详细的新闻内容剖析更能够使读者理解新闻编辑者意图与传达的具体内容。

(四)培养新闻编辑人才

人才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缺乏人才则新闻编辑转型工作难以继续,但目前我国的新闻编辑人才缺少是不争事实,导致新闻编辑转型工作进展较慢,对此要从两个角度加以改善:一是要增加人才数量,二是要提高现有人才质量。就增加人才数量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增加新闻编辑专业招生人数,由各大新闻平台为处在大学实习期内准毕业生提供实习与就职机会,增加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数量;另一方面也要面向社会招聘高质量编辑人才,通过丰厚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前来,并设立较高标准的入职测试,保证新闻编辑队伍的初始资质保持在较高水平线上。就提高现有人才质量角度来说,各新闻平台要督促新闻编辑人员积极参与各种业务水平培训班与交流会,通过学习的方式使现有人才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同时还要设立定期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分数对编辑人员进行适当奖惩,以此提高编辑人员的学习主动性,并保持编辑队伍业务水平[3]。

总结

总而言之,开展媒体融合形势下的新闻编辑转型工作关系到媒体行业的生死存亡,及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转型工作有助于提升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有效性与严肃性,提高新闻价值与读者阅读兴趣,进而保障新闻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仍具有较大价值,稳定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木巴来克·艾合麦提江.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要求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11):134+136.

[2]吕涛.论新闻编辑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转型[J].传播力研究,2017,1(11):80.

[3]颜家兵.媒体融合发展之下新闻编辑的挑战及转型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6):314+20+26.

【作者简介】刘栋,滨州市沾化区融媒体中心编辑。

猜你喜欢

阅读模式新闻编辑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学实践应用的影响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调适阅读心理,培养阅读技巧的策略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深化情感体验,建构阅读模式
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