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关联性分析

2020-07-23针,彭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报酬率透明度董事会

魏 针,彭 华

(1.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福建 福州 350003;2.武夷学院,福建 南平 354300)

公司治理是指导及管理企业的一种机制,是协调和保障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相关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通过促使董事会和管理层以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达成经营目标,以落实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并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及兼顾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公司治理的完善对企业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不对称是投资风险的最大原因之一,信息披露不足以及披露不及时甚至虚假披露是造成信息不对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司治理及信息透明度已逐渐受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重视。作为中国基础行业的农业上市公司,完善其治理机制,提高其经营绩效始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央一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然而,相比于其他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般,总体呈现出规模普遍较小,整体经营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经营绩效有待提高的现状。因此,探讨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关联性,完善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在当前农业转型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时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往学者在研究中,更多是将公司治理与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少有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加入公司信息透明度来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效应,并且以往关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的研究一般缺乏行业针对性,尤其是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更少[1-3]。本文探讨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指标及信息透明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别以经营绩效ROE、ROA与TOBIN作为被解释变量,观察农业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等各解释变量与其相关性,研究结论对农业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提升公司经营绩效,进而带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一定的实践价值。高,经营绩效越好。

1 文献回顾与假说推论

1.1 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Gompers等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品质较佳者享有较高的权益报酬、较高的公司价值及较佳的营运绩效[4]。然而,洪荣耀、陈正佑探究公司治理是否能有效增进公司绩效,研究结果却发现公司治理指标与绩效值的关系大多不显著,此代表公司治理并未与公司绩效有直接的相关性[5]。外国研究也有类似发现,Leung指出,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并无显著相关[6]。由上述文献可知,国内外学者硏究结果不具一致性,但是显而易见公司治理品质与公司经营绩效具有关联性。由此,提出假设。

假说一:上市公司治理越完善,经营绩效越好。

1.2 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的影响

伍忠贤认为公司治理架构应该确保公司的信息能及时且正确地揭露,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业务状况、绩效数据、公司目标、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政策等,而这些信息应以高标准的财务会计原则、审计原则和财务编制准则进行编制、稽核和披露[7]。过去有关信息透明度的研究大部分都着重在盈余管理、资金成本和权益市值上,例如Huang研究指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会影响管理者盈余管理[8]。换言之,信息透明度越高,会降低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而影响公司绩效。由上述文献可知,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具有关联性。由此,提出假说。

假说二:公司信息披露等级越高,经营绩效越好。

(三)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Beekes和Brown探讨公司治理品质与信息披露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指出较好的公司治理的确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9]。过去研究从董事会结构及所有权结构等层面检视企业的治理程度[10],重要变量包括,独立董事比率,大股东持股比率,经理人持股比率及设置审计委员会等。王茂昌与陈维新研究结果指出公司治理架构应确保及时与真实地揭露所有公司重大的财务、营运及非财务信息[11]。本文针对公司治理与信息透明度等级与公司绩效的影响提出假说。

假说三:公司治理越完善,公司信息披露等级越

2 研究设计

2.1 资料来源与样本选取

以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所使用的样本期间为2014—2018年。为增加样本的有效性,剔除掉ST股(Special treatment,ST股表示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ST股(表示该股票有退市风险)和观测资料遗漏或缺失的样本,最终以89个年度观察值作为样本。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并由作者自行整理。

2.2 变量定义

主要探讨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及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之关系,参考过去研究分析模式,研究模型见(1)。

其中:PERF代表公司绩效,DMN代表董事会规模,DMHR代表董监事持股比例,DMPR代表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DIRMAN代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虚拟变量衡量,INDN代表独立董事比例,PB为市价净值比,SIZE代表公司规模,TRUST代表信息透明度。研究模型包含因变量it、自变量α与控制变量μ。

1.因变量

公司绩效(PERF):有关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多数以财务指标如ROE、ROA或Tobin’sQ作为衡量变量。如:Elsayed采用资产报酬率(ROA)作为对公司经营绩效之衡量指标[2],Healy和Palepu研究指出获利能力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13];Bhagat和Black认为ROE可作为衡量企业投资报酬绩效会计指标,ROE比率越高则代表着股东投资获得的效率越好,获利能力愈强[14]。Griffin和Mahon认为资产报酬率(ROA)与股东权益报酬率(ROE)相关连,并且能反映出资产的运用效能衡量[15]。采用ROE(股东权益报酬率)、ROA(资产报酬率)、托宾Q值代表公司绩效(PERF)。其中:

股东权益报酬率(ROE)=税后净利/平均股东权益

资产报酬率(ROA)=税前息前盈余(EBIT)/平均总资产

托宾Q值(PERF)=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

2.自变量

董事会规模(DMN):Klein认为董事会规模愈大,董事会成员具备各专业领域背景愈广泛,愈能有效进行监督管理者盈余管理的行为,使公司盈余预期可靠度较高[16-17],本文以董事席次总和衡量董事会规模。

董监事持股比例(DMHR):依利益收敛假说,内部人持股比例愈高时,因为其自身财富与公司价值紧密结合,因此将更有诱因努力创造公司价值,提高股价,故本文将董监事持股比例列入变量之一。

董监事质押比例(DMPR):陈烷钰研究指出董监事股权质押比率与公司的经营绩效成负相关,当董监事质押比例愈大,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断头,董监事愈可能利用其职位对公司资产进行不当运用或对公司经营降低关注,损害公司之利益,进而影响公司绩效[18]。故将其纳入本文研究变量中。董监事质押比例=董监事质押股数/董监事持股数。

独立董事席次(INDN):张椿柏研究发现外部独立董事为建立及维持专业声誉,会有充分诱因执行监督,提升董事会独立性,能较有效督促管理层揭披露更多的公司资讯,同时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进而提升财务报告品质,影响公司绩效展现[19]。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若越具有独立性,则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越可在丰富的信息环境中更为有效率[20]。而独立董事的基本立场,一般是以股东的利益为考量,若有两个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可以发挥监控功能[21]。故本文拟以独立董事席次列入主要变量之一。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王元章和张椿柏研究发现公司董事长若兼任总经理则因董事会较缺乏独立性,管理者从事盈余管理的程度会较严重,董事会将较无法发挥监督管理层的功能,严重影响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信息披露品质[17]。本文拟以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用虚拟变量衡量,若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用虚拟变量1表示,反之则为0。

信息透明度(TRUST):为了便于研究统计,我们将深交易所信息披露各个等级评价结果转化成数据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转化定义如下:A为4(A=4)、B转化为3(B=3)、C转化为2(C=2)及D转化为1(D=1)。

3.控制变数

公司规模(SIZE):由公司规模的大小可看出企业营运的好坏,Chiou的实证研究显示规模较大的公司,信息不对称相对较小,募集资金容易,资金使用成本较低,会追求更多的销售成长机会,使营运资金需求随着公司规模变大而增加[22]。故本文将公司规模加入控制变数中,以公司市值取自然对数列入变量之一。

市值净值比(PB):股价除以每股净值,过去研究指出,市值净值比与公司价值具有相关性。本研究以市值净值比(PB)列入变量之一。

各变量操作性定义如表1。

表1 研究变量操作性定义Tab.1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variables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2 描述性统计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3.1 叙述性统计

本文通过2014—2018年间的有效样本,得出各变量的叙述性统计值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样本期内农业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报酬率(ROE)平均数为0.023,中位数为0.046,显示多数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较平均数好,最小值为-0.971,最大值0.624,显示公司经营绩效好坏对股东权益报酬率影响较大。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DMPR)整体样本平均为0.185,但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474,显示各农业上市公司之间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差异较大,部分公司董监事持股质押较严重。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平均数为0.300,中位数为0.000,显示农业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形约占3成,并不普遍。信息披露等级(TRUST)平均数为2.660,中位数为3.000,显示多数公司信息披露等级较好。其他变量如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监事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等变量数据无明显偏差。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资产报酬率(ROA)、权益报酬率(ROE)、PERF平均数分别为0.020、0.023、2.323。

3.2 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进行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此来确定本文模型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有多重共线性对回归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3。从整体上看,本文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5,研究变量之间的潜在线性关系性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表3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全体样本中,独立董事比例(INDN)、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DMPR)、市值净值比(PB)均与公司经营绩效指标呈负向关系,表明公司治理越完善,公司经营绩效越好,但独立董事比例(INDN)、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DMPR)并不显著,仅市值净值比(PB)对TOBIN’Q有显著负面影响。董监事持股比例(DMHR)、董事会规模(DMN)、信息透明度(TRUST)与公司绩效指标呈正向相关,但董监事持股比例(DMHR)并不显著。信息透明度(TRUST)对资产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显著正相关,表明信息透明度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董事会规模(DMN)与资产报酬率显著正相关,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经营绩效越佳。

3.3 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4—2018年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以ROA、ROE、TOBIN为被解释变量,探讨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关联,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实证结果Tab.4 Empirical resul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表4结果显示,公司规模(SIZE)与公司经营绩效(ROA、ROE)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公司规模越大,绩效越佳;市值净值比(PB)与公司经营绩效(TOBIN’Q)呈显著负相关;董监事持股比例(DMHR)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正相关,且与ROA、ROE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董监事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与公司经营绩呈负相关,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非由同一人担任可以提高公司经营绩效,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董事会规模(DMN)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正相关,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经营绩效越佳,但显著性不强;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DMPR)与公司经营绩呈负相关,表明董监事持股质押比例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差,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

表5为加入信息透明度以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实证结果。数据显示,信息透明度(TRUST)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公司信息透明度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加入信息透明度(TRUST)变量后,独立董事比例(INDN)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由负变正且显著;同时,加入信息透明度(TRUST)变量后,董事会规模(DMN)与公司经营绩效(ROA)的正相关显著性增强。

表5 加入信息透明度后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实证结果Tab.5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dding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4 结论

探讨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指标及信息透明度等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2014—2018年期间资料证实,分别以经营绩效ROE、ROA与TOBIN’Q作为被解释变量,观察各解释变量与其相关性。

样本期间内所有农业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公司治理相关变量如董事会规模、董监事持股比例、董监事质押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之影响颇大,其中董监事质押比例整体样本数据之差异,显示出各公司之间董监事质押(DMPR)比例差异相当大,可见得部分公司董监质押(DMPR)情形相当严重;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整体样本数据之集中趋势,则显示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DIRMAN)之情形并不普遍;多数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ROE表现较平均数为好,TOBIN’Q最大值与最小值表现结果相差较大,显示公司治理与营运绩效好坏对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之影响非常巨大。假设一得到验证。

样本期间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加入信息透明度变量后,实证结果数据显示,信息透明度(TRUST)变量之加入对ROA和ROE有显著且正向影响;独立董事比例(INDN)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由负变正且显著,负向影响变量减少;同时,加入信息透明度(TRUST)变量后,董事会规模(DMN)与公司经营绩效(ROA)的正相关显著性增强。实证结果数据显示,相关的公司治理机制对经营绩效ROA、ROE产生负面影响变量数量减少,正面影响变量数量增加且呈现显著影响。假设二得到验证。

综上,本文实证发现,公司治理机制确实会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具有较大董事会规模、较多的独立董事席次的企业,在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加入信息透明度对公司营运绩效将有正面显著影响,实证结果支持本文假说。

猜你喜欢

报酬率透明度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民间养老机构财务估量及风险规避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巧用Excel计算生活中的内含报酬率
企业社会责任与信息透明度
基于R软件对股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贵阳:政府透明度居九市州之首
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