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问题还得回归于科学

2020-07-16禾刀

产权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布朗流感疗法

禾刀

谈到1918年的大流感,我们也许首先应该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即对这种造成5000余万人丧生、超过5亿人感染、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导致美国人均寿命从原来的51岁降至39 岁的全球性病毒,到底是该称之为西班牙病毒,还是H1N1病毒呢?

这本书之所以跃入眼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下全球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确诊者突破340万,死亡人数24万,而且每分钟这些数字还在以一个相当大的量级增长。在依旧没有特效药,疫苗仍旧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面世的情况下,也许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打捞到一些走出瘟疫的宝贵信息。

本书作者杰里米·布朗博士是一名资深的军医和急诊科医生,行医之余,笔耕不辍,发表了四十余篇同行评审的论文和四部专著。除了1918年的H1N1病毒,本书中,布朗博士还重点关注了1957年夺去了全球约200万人生命、爆发于香港的H2N2型流感;1968年在亚洲爆发的大规模禽流感;1975年和2009年致死人数数十万、爆发于美国和墨西哥的猪流感;21世纪,我们还遭遇了SARS、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埃博拉等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

病毒早在人类诞生前便已存在,也一直与人类朝夕相处,在人类的基因系列中,遗存着许多历史病毒信息。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曾告诉读者,“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病毒不仅从未离我们远去,也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如果把地球上的病毒首尾相连,能连成一条2亿光年的长链”。“根据科学家计算,在每升海水当中,含有1000亿个病毒颗粒;在地球的所有海洋里,大约存在着10的31次幂个病毒颗粒”。一方面,病毒种类和数量多到不计其数,另一方面,人类对病毒的认识还只是九牛一毛,目前已经认识的病毒仅有2000多种。

今天,人类对病毒一词并不陌生,但在一百多年前的1918年,当大流感袭来时,除了惊慌失措外,还伴随着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1918年的流感其实跨越了3个年头。爆发、消退、又爆发,又消退,再爆发,再消退,一共3次,直至1920年的春天才彻底结束”。大流感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波及时间如此之长,纵有当时人们对病毒一无所知,医疗水平极其有限等客观原因,更有一些毫无技术含量、悖逆医学常识的奇葩怪论。

当大流感袭来,各种“神医”层出不穷。人们所能想到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灌肠疗法、水银疗法、树皮疗法、放血疗等。愚昧的人们甚至“創新”出所谓的煤气疗法。“大流感期间,很多人并非死于流感,还有些人死于阿司匹林服用过量”。而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之一的法国,国内媒体却滑稽地称大流感是“同盟军”,认为这会令“德国人损失惨重”。直到1933年,人类才首次找到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元凶”,1940年才通过显微镜第一次看到这种病毒的“真身”。

发现“敌人”是一方面,如何打败“敌人”又是一方面。布朗博士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尽管此后人们开发了许多流感疫苗,但有效率刚够一半。而被多达94个国家纳入应急储备物资清单中的达菲,对流感的有效性从不缺少质疑之声。1918年大流感过去了一百年,但人类仍没有找到一把应对流感的可靠钥匙。就是在今天,“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高达4.9万”。或基于这样的现实,一开始川普政府只是觉得新冠肺炎不过是又一次流感。傲慢是人类的天敌,隔岸观火,最终自身亦难以幸免,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1918年的大流感已过去百多年了,但人类傲慢的“病毒”依旧没有清除。

有研究发现,1918年大流感爆发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的频繁调动,加速了病毒扩散速度。反窥今日,各种交通工具比百年前快捷得多,这也意味,当人类在享受文明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可能为病毒的快速扩散提供了更多便利。显而易见,这是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又一道严峻考题。

这本书引起舆论的特别关注,还在于书中一段关于病毒的“精准”预言:“大多数专家认为,下一次疫情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眼下的新冠肺炎,似乎应证了布朗博士的判断,但我们不知道,这是否为布朗博士“预言”的唯一应证。

3月20日,《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我们需要一项全球计划”,“流行病本身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都是全球性问题,只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尽管时过境迁,抗疫依旧没有标准答案。在新的瘟疫面前,人类并没有现成的剧本可供参照,共同携手,这才是人类实现自我拯救的第一步。

共同携手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将科学问题回归于科学本身。病毒还有太多的未知,在抗击瘟疫时,也许我们永远不能说做足了充分准备。抗击病毒本质上是一个科学问题。诚然,科学界未必一定能够找到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但一定是当时最有可能拿出最有效措施的群体。

现在的问题是,科学问题往往被掺进种种利益基因,比如政治化。从这层意义上讲,人类在吸取1918年大流感教训方面还有更多路要走。

猜你喜欢

布朗流感疗法
流感大作战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小心,流感来了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小心!流感来了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