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

2020-07-16雨凡

产权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疫情企业

雨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持续性特点,往往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小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偏弱,对外部环境的敏感程度普遍较高,因此在疫情冲击下更容易产生波动甚至动荡。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对全国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不容乐观:被调研的企业表示受疫情影响,企业无法正常开工运作,能够维持的时间极其有限。67.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市场活力、稳定了社会就业(尤其体现在城镇就业方面)。我国最新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末,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99.8%,吸纳就业人员占所有企业的比重为79.4%。因此,缓解中小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生存压力,帮助其度过难关,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由于资源限制,中小企业的自救之路困难重重,更多地需要政府政策倾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帮扶。

(1)提供应对危机的标准化操作指导。大多中小企业缺乏处理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计划,为企业的基本运转提供标准化指导是帮助其保护员工健康、缓解资金压力的有力举措。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可对企业从“保护员工健康”、“维持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给出指导建议。一方面,要保护员工健康,避免人员流失。鼓励中中小企业系统掌握员工的身体情况,政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调查问卷模板;企业要保证员工基本的薪资福利待遇,避免因此产生员工流失;保证工作环境安全,政府需要颁布工作场所消毒流程供企业参考,在防控用品紧缺情况下,为复工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用品或专门购买渠道。另一方面,保证公司的基本运营。鼓励企业及时识别公司运营的关键流程与关键人员,确保与关键人员之间的沟通顺畅;帮助中小企业构建企业VPN,在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场所办公;鼓励企业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渠道,例如在线下实体店遭受严重打击时,积极提高线上收入的比例,创新业务模式。

(2)积极迅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帮助中小企业减缓资金压力最直接、及时、有效的方式,成为缓解中小企业压力的“及时雨”。

减税、财政补贴、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等常见的援助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了生存能力。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墨西哥企业的双重打击,墨西哥政府推出了应急计划。财政部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实施174亿比索(约合13.4亿美元)的减税措施,以减缓面临的压力。随后,墨西哥政府再次向企业提供总额达110亿比索(约合8.46亿美元)的扶持资金,以期减少企业损失。同年疫情期间,日本政府在政府附属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日本金融公司,工商中央银行,冲绳发展金融公司)设立咨询窗口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支持。鼓励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提高抵押品的灵活性、还款延迟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商业环境变化,尽可能维持企业的资金运转。

非典疫情期间,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受影响严重的相关行业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政策。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通过发放财政贴息贷款、提供低利率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减税、降息、减免租金等措施缓解企业的压力。人社部会同财务部、税务总局更是明确免减缓企业社保单位缴费:各省份可以对中小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的单位缴费实行免征,进一步减少企业成本。疫情发生后,各地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在极短时间内陆续出台。

(3)鼓励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支持。大型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处理突发性事件带来的危机。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加强交流,推动大型企业为中小企业纾困。

新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我国的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依托自身充足的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援助。京东启动了“中小企业帮扶计划”;百度联合金融机构发布了线上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阿里发布“告商家书”,从六大方面20项举措扶助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包含设立专项基金补贴供应链和物流,限期内免收平台服务费等。

对于大企业落实的帮扶金额,在缴纳税款时进行扣除或相应的税收优惠等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大企业在疫情困难期帮扶中小企业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政府运用传媒手段,树立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典范,为这些大企业宣传积極正面的社会形象。通过这些措施,既能为帮扶中小企业的大企业减少经济压力,又能够为其宣传积极的舆论形象,为大企业提供参与其中的动力。

(4)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帮扶中小企业。多主体参与能够调动更多元化力量援助中小企业。

寨卡病毒肆虐期间,迈阿密贝赛德基金会(Miami Bayside Foundation)实施了Zika紧急援助贷款计划,向迈阿密市企业提供为期两年总计20000万美元的贷款。在我国,发挥中小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能够切实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尤其是在疫情困难期。中小金融机构的活跃能够促进行业竞争,研究表明,市场竞争的增强能够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障碍。充分调动中小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能够尽快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设立中小金融机构;放松对于民营银行经营地域的限制,使它们的服务能够覆盖更多的中小企业。

(5)加强专项资金的精准支持。加强专项资金对关键行业、领域的精准支持,最大化发挥资金的作用,切实为疫情防控、保障经济做出贡献。

首先,加强对生物医药、医疗智能设备等医疗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援助,有效推动研发工作的进行,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科技型企业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大,在疫情冲击下会陷入现金流快速枯竭的困境。但是其充足的创新能力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力量。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引导其抓住新机遇带来的新机会,既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度过难关,也能为经济社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新动能。强化服务保障、守护民生领域至关重要。

支持事关民生的中小企业,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例如食品制造、物流配送等行业的人力资本较高、资金压力大,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维持正常运转,尽可能减少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猜你喜欢

疫情企业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