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逆势增强背后的逻辑

2020-07-16润东

产权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电商

润东

来自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接近万亿元人民币,达到99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5394.3亿元,增长2.4%;自东盟进口4519.1亿元,增长10.9%。东盟历史性地跃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取代了欧盟的地位。

双方贸易种类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中国-东盟第一季度双方贸易种类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其中集成电路进出口、能源贸易为双边贸易“挑大梁”,电商平台上大米、水果等生活类商品走俏。

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与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优势互补,这方面的进出口贸易日趋紧密。同样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集成电路1056.5亿元,增长25.8%,占自东盟进口总额的23.4%;对东盟出口集成电路427.5亿元,增长28%,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7.9%。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拉动双边外贸整体增长3.3个百分点。

能源合作提速也是一季度双方贸易总额提升的一大亮点。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增长,合计拉动中国对东盟外贸增长1.3个百分点,煤炭进口拉动对东盟外贸增长0.4个百分点,中国-东盟外贸整体因此增长1.7个百分点。在全球能源危机暴发的当下,中国-东盟在能源上的合作业绩确实令人欣喜。

第一季度,新加坡蛇皮果、葡萄桑,马来西亚白咖啡、燕窝,泰国香米、榴莲等商品在天猫、考拉等电商平台热销。阿里巴巴旗下生鲜超市盒马4月推出东南亚水果节活动,泰国榴莲、龙眼、凤梨、椰青等预计销售额将破亿元人民币。

长期合作的结果

世界贸易组织(WTO)4月8日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32%。有WTO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数字很可能会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衰退。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水平总体下降,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却逆势增强。

对此,新加坡南洋学会副会长许振义认为,这是中国长期以来不断提升与东南亚各国合作水平的结果。

许振义表示,看到这样的数据他并不惊讶。因为在过去十几年,中国一直努力提升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融合度。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还是关乎整个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都不曾缺席。

深度解讀背后的逻辑,不难发现,便捷的地理通道,畅通的物流运输,还有贸易互补性强,再加上双方抗疫合作不断加深,都在有力地支撑着中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

中国在东盟区域经济中持续提升融合度和参与度,本着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原则,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歁小,地区亲和力日益增强,双方热情拥抱,相向而行,更有“一带一路”的倡议深入人心,倡议中很重要的部分新“海上丝绸之路”恰好就在东南亚地区。

今年第一季度对越南、马来西亚进出口发挥了“龙头”作用,拉动中国对东盟外贸整体增长5.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中国与越南进出口增长18%,对越南进出口的规模位居东盟各国的首位,比重达到25.8%,增速高出与东盟整体外贸增速11.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增长7.6%,也发挥了“龙头”作用。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促进了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去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在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规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都降低了门槛,进一步释放自贸区实施的红利,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发展。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284.5亿元,增长8.4%,拉动对东盟整体出口0.4个百分点。其中,鲜、干水果及坚果,还有茶叶、罐头这三大类商品分别增长31.2%,40.4%和28.4%。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各自都在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双方经济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了丰沛的空间。比如,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侧重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是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资源性贸易多一些。

而面临疫情,中国-东盟双方采取密切合作的态度。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今年2月21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成功举行,彰显双方患难与共的邻里情谊和手足情深,为全球合作应对疫情树立标杆。疫情发生后,中国和东盟各国在财政税收金融、中小企业纾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促进了中国-东盟贸易不断增长。

迎接更多机遇

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去年7月31日曾表示,在国际及地区局势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关系依然展现出强大生机与活力,呈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为关系发展路径“更明”、战略互信水平“更高”、经贸合作增长“更稳”、人文友好交往“更热”、国际地区意涵“更广”。中国-东盟关系已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去年7月25日表示,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中国高度重视中国-东盟合作,双方始终坚持聚焦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合作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涉及次区域、地区和全球层次,堪称引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年内有望如期签署,未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作为RCEP的重要成员,中国和东盟将在RCEP签署生效后发挥重要作用。届时,通关更便捷,税收更优惠,贸易规模更扩大。这是惠及中国-东盟贸易的条约性保障。

新基建为中国-东盟贸易增添新项目。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东盟各国可为中国新基建提供有关贸易项目支援,未来中国的成功经验可移植东盟。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十周年,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借助这些活动,除传统的货物贸易外,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子商务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据此,泰国《曼谷邮报》报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5G和VR等技术的逐步应用,东南亚电商正在迅速发展,而东盟与中国在电商领域的合作,将会促进双方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

中国和东盟产业链价值链正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东盟国家拥有劳动力、原材料等比较优势,是投资建厂的好去处,中国具有资本和品牌优势,东盟企业可从资本和品牌的渗透中受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东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中国与东盟区域产业链会进一步深度整合,势必进一步增加双边贸易额,而随着疫情趋缓,中国国内消费水平正大幅提升,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同样可以惠及中国-东盟贸易。

猜你喜欢

进出口贸易电商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