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0-07-16张奎郭鹏徐权范泰洋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素养

张奎  郭鹏  徐权  范泰洋

摘   要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具体情境,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研学旅行,浅谈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体现,尝试从校本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变、实践体验认知、研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培养路径,并初步探讨研学旅行中进行地理实践力培养可能面临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地理实践力  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促进自身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最具生长性的相关地理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为左膀右臂,最后升华为地理实践力。而地理实践力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必备素养。目前对地理实践力的研究主要在于对其内涵、概念等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研讨,分析研学旅行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但基于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力图从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实践体验、研学评价等方面来构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具体路径,旨在为今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意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验活动中所必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其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包含对学生意志、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在复杂情境中面对问题时综合能力的体现。研学旅行是指基于真实情境,通过学科整合设立跨学科的主题或实施单一学科的主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增进学生技艺和知识,将旅行体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1.促进学生知识理解、问题探究、知识迁移

研学旅行是以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真实情境中对指定区域的自然、人文现象进行差异性感知,进而交流分享在真实情境中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自主进行知识融合建构,将经验性知识上升到规律性、实践性知识,感悟实体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一方面,研学旅行的课程化促进研学目标具体化,学生能够选择研究专题,依托具体情境,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应用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资源整合,校外学习场建立,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实践培养地理经验与技能,增强探究意识,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普适性和可迁移性,实现对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目的。

2.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升华情感

研学旅行直接依托现实生活,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教育。正如陶行知所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2]一方面,研学旅行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鲜活生活中促使学生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能够自我管理与规划,实现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在特定区域以研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实察体验乡土文化、民俗,考察社会民情,探究其地理成因,认识大好河山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应对各种挑战,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路径

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相互交织形成合力,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素养基础,而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实施途径[3]。《课标》中指出要创新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实践体验,鼓励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研学旅行培养地理实践力,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校本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师、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规划,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素养的提升。根据现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基于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整合资源:聚焦课程资源与教学目标的统一

一方面,因学校目标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差异,校本课程对个体发展具有独有优势,可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研学的目标,制定研学方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验式研学旅行或研究性研学旅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研学校本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弥补地理课堂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不足的状况。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博物馆等,培养学生实践兴趣,并以此来选择、组织课程教材内容[4],设计地理探究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发展。校本课程案例《环境问题调查实践》见表1。

2.改进教学:聚焦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

研学活动将地理课堂融入到社会和自然,使得课堂形态趋向自由化、自主化,实现“生本课堂”向“自本课堂”的转变,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统一。在主题式的研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通过广泛参与研学主题、方案的制定,经历真实的探究、协作与问题的解决过程,锻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实践、合作中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给个体提供塑造自己的机会,实现知识的可视化,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探究过程见图1,案例探究见表2。

3.实践体验:聚焦实践考察和实践调查的统一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的过程,倡导从生活中、经验中学习,从做中学。研学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进行实践体验的场景,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依托于具体化的真实情境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达到知识内化和运用。在围绕知识进行教学的同时,以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积累经验、技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實践考察、调查的地理研究方法和课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批判与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地理实践素养。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一课时,笔者选择石河子市工业园区为考察和调查对象,组织学生对石河子市工业园区实地考察,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见表3)。

表3  研学任务

4.评价创新:聚焦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统一

目前,对研学旅行效果评价与反思不受重视,评价方式多为结果性评价。研学旅行更为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学生作为研学活动的主体,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以及学生学习过程。因此,笔者尝试构建研学活动实践评价表(见表4),更为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进行知识、技能评价的同时关注其学习态度、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表现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在地理实践中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发现研学实践中自身的不足,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以此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三、研学旅行培养地理实践能力中面临的问题

1.安全出行问题

研学旅行是一种依托社会教育资源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安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一切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对开展学校、组织老师都是严峻的挑战。活动的安全开展需要政府机关支持、学校敢于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家长积极支持,各方协调一致共同为学生建立安全屏障。

2.资源协调问题

研学活动的开展要行之有效,首先,必须为活动的开展选定合适的主题,要综合考虑教学、教师、学生。其次,跟据现有资源制定活动方案,选定契合主题的基地,与社会力量协商打造研学基地。最后,《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家长、政府、学校、社会分担研学旅行所需费用。因此,学校、政府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研学基金,对贫困家庭进行减免。

3.活动效果问题

《意见》就研学旅行评价体系的建设给出了上位层面的宏观规定,但实际操作还不够具体细致,在研学活动结束之后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体系,研学效果难以估量。目前,教育的导向依旧是升学率,研学活动只流于形式,而且当前一线教师缺乏研学旅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要转变学校、教师传统观念,加强对教师的培养,细化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4.监管缺乏问题

研学旅行具有灵活性、过程性、开放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易造成局面的失控,出现教与学随意、研学主题不契合的现象。另外,研学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真实性、公正与客观性难以保障,难以评价其开展的质量。在开展中需建立研学活动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强化管理。

在研学旅行开展的基础上,本文将文本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希望能在实际的教学组织中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有一定启发。在今后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培养中还需全方位的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 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2019(05).

[4] 郭戈.教育學和心理学中的“兴趣说”[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

[作者:张奎(1994-),男,河南信阳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硕士生;郭鹏(1981-),男,安徽阜阳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徐权(1995-),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学生;范泰洋(1994-),男,河南信阳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素养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