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注重准确性与适用性

2020-07-16胡以存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适用性基础教育

摘   要     基础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域,教材是其重点。在中小学教材中,古典诗词占有相当的分量,应当注重其准确性与适用性。在内容上,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予以准确而恰当的表述;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匹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将正确的知识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恰当的形式教给学生。考虑到基础教育教材的权威性,应更加重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建设,以求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建设  准确性  适用性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礎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

在基础教育领域,由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3],所以,古典诗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始终占有相当的份量。确实,古典诗词中的名篇佳作,语言精炼、生动形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古典诗词承载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因此,关注中小学教材编选古典诗词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准确:对基本知识点的选择与表述

教材编选古典诗词的准确性,是指教材要在内容上严格把关,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予以准确而恰当的表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甚至有些问题学术界也尚无定论。比如作者问题,古典文学作品的作者有争议,并不罕见。《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这样的说法可能会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但是,它至少代表了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故而为课本所采用。这是较为稳妥的作法,既保证了知识的传承,又为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但是,有些处理可能会未尽妥当,如曹植“七步成诗”故事的真实性,就存在着争论。“七步成诗”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早期曹子建集并未收录《七步诗》。黄永年先生认为,明正德五年舒贞刻10卷本《陈思王集》“才是最早有《七步诗》的本子”[4]。后世学者多不相信《七步诗》为子建所作。对此,课本应有所说明,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稍作解释 。

一般说来,古典诗词常会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知识,可能会超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范围。如果不妨碍学生的理解,教材可以不予理会;若是关乎诗意,则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对相关知识予以介绍。但是,如果诗词本身蕴含了丰富的背景知识,教材又未予以正确的解释,那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以六句版的《七步诗》为例,首二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便涉及到当时的饮食习俗。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的栽培和驯化至迟发生于距今7500年前”[5]。“羹”为菜肴,黄金贵先生将其定义为“调味的浓汤或加米、面调和的薄糊状主菜”[6]。但这里并不是说将大豆作菜。“菽”是豆类的总称,“漉菽以为汁”颇难理解。《世说新语》有些版本中“菽”一作“豉”,而“漉豉以为汁”是描写制作豉汁的过程。豉和豉汁,是用大豆制作而成的调料。

成书于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名著,它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烹饪技术。在《齐民要术》卷八“羹臛法”中,贾思勰介绍了28种羹臛菜品,明确提到烹制过程中要用到“豉”“豉汁”或“豉清”的有19种,约占68%(其中用“豉汁”12处,“豉清”1处);在“蒸缹法”14种中,用到“豉汁”的有10种,占总数的71%(尚不包括用“豉”的两种);“腤、煎、消法”中,用豉汁的6种,占全部10种的60%(含豉清1种,但不包括用豉的两种)。至于其他地方讲到烹饪加工用到“豉”或“豉汁”的亦复不少。

《齐民要术》“作豉法”提到处理豆子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煮豆:

用陈豆弥好;新豆尚湿,生熟难均故也。净扬簸,大釜煮之,申舒如饲牛豆,掐软便止;伤熟则豉烂。[7]

以“大釜煮之”,宛然便是“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的场景了。《齐民要术》记载制作豉汁时,要将豉饼煮汤,“色足漉出”,用汤汁来调味——这就是“漉豉以为汁”。

明白了“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七步诗》,有几个细节需要解释:第一,教材注释中有“豉”字的解释,但课文中并无豉字,因此,需要说明“漉菽以为汁”存在着版本上的差异,“菽”一作“豉”,这样才能阐明“豉”字的由来;第二,在“古诗今译”中,“煮豆子燃烧的是豆杆”,这应该是《七步诗》另一版本中“煮豆燃豆萁”的翻译,而非说明“煮豆持作羹”(当然,这个“羹”字要讲清楚,也需要加一个简单的注释,教材将其省略了);第三,如上所述,翻译“漉菽以为汁”(或“漉豉以为汁”),“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是“过滤煮过的豆豉以得到调味用的豉汁”。

二、适用:对形式与时机的精准把握

曹植“七步成诗”的传说虽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煮豆然萁之喻,相煎何急之恨,不仅符合当时曹氏兄弟阋墙的实际情况,更是表现子建过人才华与悲惨遭遇的神来之笔,无怪乎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七步诗》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就其艺术性及知名度而言,当然是毫无争议的。

但是,传世《七步诗》有两个版本。一为六句,出自《世说新语》,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另一个版本则为四句,见于唐人徐坚《初学记》,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8]除“本是同根生”小有不同外,最主要的是它将前三句精简组合为一句新作“煮豆燃豆箕”。

民众熟知的四句版《七步诗》,就形式而言,更接近于五言绝句。因为删去“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的叙事,并不妨碍对诗歌的理解。相反,将其简省为“煮豆燃其萁”,直接展示震撼人心的意象,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量。就艺术表现力而言,非核心信息的脱落,反而使得全诗笔墨更加凝炼,意境更为明晰。因此,四句版《七步诗》的胜出,确实是诗歌长期流传过程中,无数读者接受与选择的结果。

教材编选《七步诗》,是因为“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比喻贴切,用语巧妙”的古典诗词,不止《七步诗》一首,况且六句版《七步诗》的艺术性似乎稍逊于四句版的《七步诗》。而描写统治者的手足相残,这样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似乎有些超出了他们的社会经历与人生体验。对基础教育教材而言,艺术性并不是惟一的考量标准,如北宋邵雍《山村咏怀》常常被选入小学一年级课本,最主要的原因并非诗的意境绝妙,而是短短二十字中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嵌入其中,是绝佳的识字教材。

如果着眼于介绍曹植的捷才(类似的课文有《杨氏之子》),或者因为《七步诗》确实以巧妙的比喻反映了统治者的手足相残,给人以极为强烈的艺术震憾,以至于周恩来总理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后,万分悲愤地写下了“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战斗檄文,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也可以在初中或高中阶段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相关记载,以供学生扩展阅读: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9]

就诗歌内容而言,在《七步诗》的教学中,曹丕、曹植的兄弟关系及利害冲突是了解诗歌内容不可或缺的关键,也需要教师加以介绍。与其对小学生费心尽力地讲解背景知识,反不如直接选取《世说新语》,内容更加完整,让学生直接在阅读中加以体悟。

就文化传承而言,因为《七步诗》本非曹植集中所录,选取原始文献中所载六句《七步诗》,不仅更符合六朝诗歌的面貌,而且,依据早期文献而非晚出二手文献,在学术规范上也是极其严谨的做法;考虑到民众对四句版《七步诗》的熟悉,它即使没有被选入教材,也应当为大多数学生所知晓,高年级教材对《世说新语》中六句版《七步诗》的介绍,对学生知识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让他们进一步深入体会、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

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每个阶段都有其培养目标与任务。教材的编选,除了内容的正确性之外,还应注重其适用性,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匹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将正确的知识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恰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向中小学生讲解经典诗词时,应该注意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用最合适的方式准确地传授给他们。上海闵行区有一位家长曾表示,“每次我儿子背课文,孩子父亲会抢着把几十年前学的一字不拉背出来”[10],可见基礎教育化人之深。因此,重视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意义确实重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

[2]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 http://old.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tb12/jx12/jcyd/201008/t

20100823_706271.htm.

[4] 黄永年.《曹子建集》二题[J].陕西师大学报,1992(01).

[5] 陈雪香,马方青,张涛.尺寸与成分:考古材料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历程[J].中国农史,2017(03).

[6] 黄金贵,胡丽珍.评王力的“羹、汤”说[J].浙江大学学报,2005(01).

[7]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M].缪启愉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8] 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 杨玉红,刘余勤.教材与原文存在出入家长质疑语文课本篡改原著[N].新闻晚报,2008-11-25.

[作者:胡以存(1971-),本名胡斌,男,湖北英山人,湖北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适用性基础教育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