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影响及意义

2020-07-14贾睿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意义

【摘要】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视、持续践行、不断改革与创新的一件事情,教育的好坏关乎国家兴亡。尤其是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更有益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形成健全人格、丰富文化学识及精神内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的影响与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  影响  意义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类别: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115,主持人:贾睿。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007-01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包括影响人的思维、观念、价值、伦理纲常及行为规范等等,而校园作为教育专门培训的一个场所,也成为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的主流基地。习近平也曾说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及精神命脉,应该践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所以,新时期,需要在校园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教育进行更科学有效的指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一)建立民族情感,培育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情感、传达民族精神及民族价值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认同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也是民族的思想观念表达。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崇尚仁爱、正义、和谐、信义的价值理念,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重要精神来源,也是国家发展昌盛、繁荣富强的精神砥柱。

(二)解决学生面临的难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很多传统中华文化遗传下来的精神内涵,包括和谐、民主、文明,建设祖国富强等等。所以,从这些内容体现,说明我国一直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加以运用,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经济文化实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能够促进多样化文化教育活动的发展,于活动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也是将价值观植入学生心中,从而不断内化学生思维品行,使其道德素养得到提升,能够自主、自发的弘扬中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作为中国人,应该必须坚定不移的爱国理想,有爱国精神,这也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校教师便可有效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学习《苏武传》一课时,便可借由苏武出使匈奴,遭受各种威逼利诱却仍不屈服,仍旧坚持忠贞、爱国,坚守大漠十九年的故事,来抒发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三)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展现精彩学生生涯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融入日常教学课堂中,这便需要学校打造一支极具研究探索、善于学习的优秀教师队伍,能够潜心挖掘文化经典,积极践行并开展传统优秀文化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完成诗书礼仪的学习,完善人格发展,正道前行,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学成果的提升,以及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都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影响

(一)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在教师的影响下,文化精神底蕴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学生之间相互共享,促进文化学习,还可以通过组建文化社团,以及国学兴趣组等,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风气。学校通过思研传统文化,还能充实自身的智囊库,在学术著作、课题研究等方面也能更好的发挥,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奠定科学依据。

(二)坚持教育规律,实行科学多元化教育模式

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应该符合当前校园教学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来选择活动内容形式,这样才能更科学、合理的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校园学风建设中。

(三)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需要提高重视文化传承在校园生活中的作用。学校应该积极吸纳先进技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才能充分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而搭建更完善的教育平台。同时,互联网的涌入,致使传统文化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途径,有效取缔传统媒体传播优秀文化的不足,将本土优秀文化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更为广泛,也有利于增强学科教育的时效性,加强互动感,同时也是文化与时代的融合。

三、结论

综上,通过有效渗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时代文化理念的追求,同时也能形成更多元化、更易吸收的文化熏陶氛围。这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够为其树立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益于形成正确的三观,此外,也促使学校更加健康稳定、和谐长远的发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杰出青年。

参考文献:

[1]单忠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及措施[J]. 甘肃教育,2017(22):41.

[2]張庆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 2018(07):36-40

[3]黄文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J]. 重庆与世界.2018(16):74-76

作者简介:

贾睿,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意义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