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文学绘本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意义探究
——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2020-07-12王宇星沈梦晗杜青青

科技视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奇幻童趣

王宇星 王 冉 沈梦晗 杜青青

0 前言

学前教育是针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实施的一切教育活动,它具有阶段性、群体性、计划性以及多样性。如今,大多的教育体系、教本内容推崇由国外引进的教育理念,中国古典文学教育在现代学前教育之中存在缺失。《西游记》作为我国中国古典文学的绝妙之作,以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吸引着儿童,也不乏有许多由《西游记》改编的绘本、影视作品等。以此小说为例,我们在宿迁市宿城区公办幼儿园中开展了关于教师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融入《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元素的必要性、实践方法的探究和儿童对于《西游记》了解程度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教师肯定了中国古典文学在学前教育开展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因此,本文将以《西游记》为例,从作品中的儿童文学元素和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意义两方面,探究中国古典文学绘本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意义。

1 《西游记》中的儿童文学元素

从《西游记》的阅读与探究中发现,其儿童文学元素包括瑰丽奇幻的场景、充满童趣的形象、诙谐轻松的情节,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入手都会发现属于儿童的奇幻与魔力。

1.1 瑰丽奇幻的场景

西游记开篇词这样写道: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样的开头总让人联想到未知,也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充满想象的奇幻世界。学前儿童的好奇心是最旺盛的,西游记的奇幻色彩让他们陷入了一场“沉浸式”的美梦,梦里璇霄丹阙、琪花瑶草,有筋斗云一日千里,还有仙妖洞府其乐无穷。《西游记》就像是书中“游乐园”,满足了儿童“玩乐”的初始欲望,也熏陶了儿童的文学气息。

1.2 充满童趣的形象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调研,学前儿童最熟悉的《西游记》人物是孙悟空,而西游记里的其他人物形象,儿童对其就知之甚少了。儿童对孙悟空的喜欢,源自于独特的人物形象,他无疑是充满童真童趣的。也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孙悟空具有成精变怪的神奇本领、人化的七情六欲和作为一只猴子所原有的形貌和习性,这大大丰富了其自身的文学魅力与故事吸引力。从哲学范畴的人格发展要求来看,儿童人格发展具有层次性,其间有两次超越: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最后成为审美的人。孙悟空自身带有的神性、人性和自然性就能够很好地塑造儿童在儿童文学中的完美人格,让儿童在和文学形象的接触中获得成长。

1.3 诙谐轻松的情节

鲁迅先生曾说:“《西游记》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1]《西游记》中的主要情节是由八十一难的小故事组成,以游记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情节的历险性和趣味性充满了童趣,譬如儿童非常喜爱的“猴王初问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智激美猴王”、“大战红孩儿”等。虚幻的情节故事、奇人异事神奇迷离、夸张生动,满足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精神需要和情感宣泄。

情节大量运用了幽默、反复的手法,与魔斗争、遇到困难、获得解救,过程不完全凶险,也充满了各种幽默风趣的插曲,情节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这样的情节便于儿童理解也能从情节转折中获得快感和欢畅。

2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不管是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充斥着奇幻的色彩,《西游记》营造了一个瑰丽奇幻的空间,让儿童尽情想象。

“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更好动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因此儿童文学总是也富于幻想,也多惊险色彩,多神奇意味。”[2]在《西游记》中,主角都拥有奇异本领,变换、隐身等法术让儿童充满新鲜,金箍棒、九齿钉耙等宝物让儿童心驰神往,这些新奇事物只存在于想象,它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对儿童的口头访谈后发现儿童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情节有大致的喜好,他们认为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所以在现实中处于弱势的儿童,会幻想自己也能成为孙悟空那样的英雄,他们把自己的英雄情结寄托在虚幻怪异的想象世界中,周作人说:“儿童没有一个不是拜物教的,他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正是当然的事”,“就儿童本身上说,在他想象发展的时代,确有这种空想作品的需要”[3]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然而儿童时期正是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西游记》可谓是想象丰富的代表,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在作者所描绘的奇幻世界里,为儿童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有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诙谐轻松的情节、充满童趣的形象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儿童对《西游记》中八十一难的理解和体验是不同的。其一,唐僧等人开始这段取经旅程是因犯错,而他们在途中所经历的一切是在对已犯错误的赎罪和弥补,弥补结束也意味着惩罚结束。在此理解之下儿童可以知道做错事要勇于承担、接受惩罚,并不断弥补自己的错误。其二,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困难都是为了取得真经,他们因共同的目标在途中不惧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逆境。这让儿童明白完成目标需要不断努力,遇到困境要有乐观的心态、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从孙悟空聪慧机警、猪八戒憨直可爱、沙僧谦逊温和的人物形象中儿童可以明白在与同伴相处时智慧善良、诚实、彼此帮助,在于长辈老师相处中尊重、礼貌的重要性。

儿童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的观察学习获得道德认知,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学会模仿正确的道德行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浅显的,阅读中需要教师、家长的介入、筛选和引导。因此将中国古典文学例如《西游记》融入学前教育有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

4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

西游记中人物的行为千姿百态,有许多是非善恶,其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给予儿童积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环境,对于儿童审美意识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西游记中,唐僧四人能顺利取得真经,回到东土大唐普度众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师徒四人的通力合作,儿童能在阅读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完成一件事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学会合作,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获得成功。猪八戒幽默乐观、心地善良,第44 回猪八戒对红孩儿有怜悯之心,要解救红孩儿。悟空敢作敢当,第17 回三个师兄弟去偷吃人参果被发现,悟空大胆承认,主动道歉,为儿童树立了榜样,让学前儿童认识到别人的优点,更好地与他们相处。悟空见义勇为、尊师重道、明辨是非,是儿童学习的对象,儿童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审美意识,激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形成愉快的情绪体验。

5 结语

学前儿童接触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教育意义与文化意义都不言而喻。对《西游记》的探究让学前儿童的文学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奇幻童趣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更正说明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