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农户后续借贷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09郑雯文任红颖邱守明

关键词:借贷意愿旅游业

郑雯文,任红颖,邱守明

(西南林业大学 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 650233)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1]。2015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提出,乡村旅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截至2018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亿人,营业收入超过8 000亿元。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及稳定[2]。农户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的经营主体,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当地农户的积极参与和大量资金投入,在资金不足时,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农户融入资金后,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获得收益[3]。在一轮资本配置之后,农户的后续借贷意愿会如何呢?本文探究了农户后续借贷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更好地通过金融服务农户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为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做出实践贡献。

农户的借贷行为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提高其生活消费水平,更主要的是可以满足农户维持或扩大生产,以及从事新的投资领域和引入新技术的资金需求,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形成良性循环[4]。在20世纪80年代,外国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农户借贷行为。在对印度的村庄调查中,Sarmistha认为农户的土地资产、工资收入、无息贷款的可获得性等影响了农户对借贷的需求[5];Pham等在对越南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借贷行为进行考察时发现,农户的借贷选择与其借贷目的、生产能力、教育水平等有关[6];Stiglitz等学者提出我国农户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和借贷可获得性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农户的家庭生命周期对其借贷行为也有正向影响[7];Long通过构建微观经济模型来研究农户借贷的原因,认为农户的借贷行为是为了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总结出农户的借贷行为取决于其对风险把控和资金收益的平衡对比[8]。

一、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作为案例地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期间共发放问卷281份,收回有效问卷266份。问卷涉及农户家庭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支出,家庭年收入是否来源于旅游业,参与旅游的获利率是否满足资金需求,借贷行为,后续借贷意愿等多方面内容,结果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描述性统计

在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农户基本信息调查中发现,男性146人,女性120人,男性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地区一般以男性为户主,男性为主要劳动力。46~55岁的农户119人占比最高,说明在乡村发展旅游的中年人较多,其有充沛的精力、充足的财力和丰富的经验去开发旅游业。农户文化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199人,占总样本量的74.8%,反映了乡村教育仍需大力发展,教育水平在专科和本科的农户人数最少,而大多数农户教育水平为初中,这使得总样本的农户文化教育教育程度偏低。

从农户家庭收支状况调查中可知,户家庭年收入在11~15万元的为83人,人数最多,且在实地交谈中发现其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和参与旅游业。34.6%的农户家庭年支出在5~7万元,但是部分农户收入较低,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借贷行为频繁的原因之一。在对家庭主要收入是否主要来源于旅游业进行调查时,有139人选择“不是”,选择“是”的人数为127人。岚天乡近几年来才开始发展旅游业,部分农户还在修建和扩展农家乐,同时乡镇府的宣传力度不够,知晓此地的城市居民较少。因此,很多农户会选择淡季外出打工,旅游旺季在乡经营,或者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年老者在家修建和经营农家乐、果园等。因此有52.3%的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不是旅游业。

从农户后续借贷情况看出,有借贷行为的农户212人,没有借贷行为的农户54人。数据分布差异较大,有借贷行为的农户数是没有借贷行为农户数的三倍多。有借贷行为的212人里面,有195人选择了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户认可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项目和服务。岚天乡为了提高集体经济,以乡村旅游来带动发展,为农户提供政府贴息小额信贷,减轻了农户的压力。在212人里有205人选择了非正规金融机构,占总数的96.9%,可看出农户在选择借贷款时,更倾向于选择非正规金融机构。不了解贷款政策的农户有7人,了解一些贷款政策的农户有144人,比较了解贷款政策的农户有91人,非常了解贷款政策的农户有24人。岚天乡农户对国家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只了解片面,这对其在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参与旅游业获利率在20%以下的农户为192人,占总样本量的72.2%。岚天乡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旅游业,前期大量投入资金,导致大多数农户获利率小20%。虽然农户参与旅游业获得的利润不高,但也增加了家庭年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水平。参与旅游业的获利率是否能够满足资金需求上看,表示不能满足的农户有177人,占总样本量的66.5%。农户的家庭人口数偏多,导致日常开销较大,并且岚天乡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旅游业,农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设施设备。户后续借贷意愿看,愿意继续借贷的农户为130户,占总样本量的72.2%,表明岚天乡农户有强烈的后续贷款意愿。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选取

本文主要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的影响,通过了解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当地农户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并从三个方面设定变量,对其进行赋值,见表2。

1.农户基本特征

农户的基本信息能够向放款人或放款机构表明自身的文化水平,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反映出还款能力和自身声誉的差异。农户所拥有的这些信息特征越符合放款人或放款机构的审查要求,那么借贷金额和时间会更宽松,借贷行为更容易实现。本文选取如下变量:X1性别,X2年龄,X3文化教育程度。

2.农户家庭收支状况

农户的收支状况决定了其经济实力。在旅游发展中,收支状况影响了农户的选择方向,规模大小等。在向放款人或放款机构进行借贷时,家庭收支状况成了衡量的标准,放款金额、时间和利息等都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选取如下变量:X4家庭年收入,X5家庭年支出,X6家庭主要收入是否来源于旅游业。

3.农户的借贷情况

借贷行为表现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影响了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对当地乡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如下变量:X7借贷途径是否为正规金融机构,X8借贷途径是否为民间金融机构,X9贷款政策了解程度,X10参与旅游的获利率,X11参与旅游的获利是否能满足资金需求,X12是否有借贷行为,Y是否有后续借贷意愿。

(二)模型选择

主要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做影响分析。由于农户后续借贷意愿只有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所以选择二分项分布的Logit模型。模型的基本表达形式如下:

表2 变量名称与描述

P表示Y=1的概率,当Y=0时表示农户没有后续借贷意愿;β为回归模型中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值,

表示主要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影响程度,因变量包括农户基本信息方面、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和后续借意愿情况。

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影响的显著性。

三、结果与分析

在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前,进行了多重共线性诊断。容忍度及最小值为0.352,大于容忍度要求的0.01;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值为0.839,小于方差膨胀因子要求的10,说明模型没有显著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通过SPSS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得到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X2“农户的年龄”,其他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1)在农户基本信息方面,农户的性别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性别的不同影响了农户借贷的意愿。男性与女性不仅有生理上的不同,思维有也很大的不同,借贷意味着风险,男性普遍比女性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对待风险的承受力更高,因此男性农户借贷的意愿会高于女性农户;其次,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通常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能力相对越强,更容易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产生正面的预期;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更容易掌握金融借贷的知识,进而增强其借贷的意愿。

(2)在农户家庭收支状况方面,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年支出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都有正相关影响,家庭收入高意味着农户有赚钱的能力,而家庭支出水平高则会导致农户会有更强烈的赚钱冲动,通过借贷发展旅游业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增加收入的途径,因此都会增强农户借贷的意愿;家庭收入是否来源于旅游业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相关影响,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业的农户,收入不仅增加了,还避免了外出打工,同时照顾了家庭,这让其感受到了乡村旅游的好处,因此,更愿意努力投身于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其更愿意进行后续借贷。

(3)在农户借贷情况方面,通过正规渠道借贷的农户有更强烈的后续借贷意愿。正规金融途径贷款安全可靠,还款还息时间稳定,较低的利息对农户来说是一种很强的吸引,收入较低的农户更愿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政府有一定的补贴,利于农户发展旅游业;贷款政策了解程度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对贷款政策越了解的农户,其后续借贷意愿越强。农户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贷款项目,因此也更容易获得贷款;农户参与旅游业的获利率越多,越能激发其积极性,对借贷需求也就越大,后续借贷意愿更强。因此,参与旅游业的获利率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参与旅游业让农户从中得到利益,但不能满足其日常生活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时,农户会愿意选择后续借贷扩大投资,以便于获取更多的资金。当获取利润能够满足资金需求时,农户不需要再借贷增加其经济成本,因此其借贷意愿较弱。因此,参与旅游业的获利率是否能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有负向影响;是否有借贷行为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曾经有借贷行为的农户通过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资金得到了满足,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通过配置资金获得更多利益,其后续借贷意愿更为强烈。

表3 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四、结论和建议

农户是农村金融功能改革的重点对象,乡村旅游是农村金融市场关注中心,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借贷行为和后续借贷意愿影响有重大意义。在对乡村旅游和农户借贷相关文献的梳理及理论的描述基础上,结合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266户的借贷行为和后续意愿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性别和家庭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后续借贷意愿都有正向的影响。教育水平越高的男性农户对借贷行为的接受程度更高,其对贷款政策也较为了解,更容易进行后续贷款。

(2)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业,使得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更高,并且农户的后续借贷意愿更为强烈。农户通过在旅游业资金配置获得利益,利益获得越多,其更愿意加大投资力度,而当农户获得的利益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消费和生产性经营消费时,其投资会进入平稳期,借贷意愿也会变弱。

(3)没有过借贷行为的农户,其后续借贷意愿相对较小。农户对现有的生活很满足,不愿意增加自身的压力。曾经有借贷行为的农户,其后续借贷意愿较强。这部分农户通过借贷行为参与旅游发展并获得了利益,农户愿意扩大经营规模,以期望提高年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水平。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机构需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相结合,配合“三农”政策,改善贷款项目。(1)增加以旅游地农户为对象的贷款项目,选择教育水平较高、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业的农户作为后续借贷的重点客户,增加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其根据自身情况再一次选择最适合的贷款项目。(2)加强旅游地的农村金融服务宣传力度,针对教育水偏低的农户,要增强其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金融机构的接受程度,提高其贷款的可获得性。(3)促进农村信贷体系完善,健全农村担保体系,规范和发展非正规金融机构,降低小额贷款的门槛,根据农户的需求改善和创新金融产品,并且简化贷款手续,加快审批速度,适当降低对贷款抵押品的要求。

猜你喜欢

借贷意愿旅游业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