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地包党支部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

2020-07-08李忠义

工会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中东哈尔滨

◆文/李忠义

20世纪初叶,当近代企业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哈尔滨的时候,哈尔滨的工人阶级队伍形成了,中东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开展。当时的哈尔滨,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产业工人的革命摇篮。

哈尔滨工人阶级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整个东北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哈尔滨的工人运动,为哈尔滨的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和东北地区早期党组织——满洲省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作为中共中央一至五届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主张依靠工人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无产阶级革命。他通过文章和实际行动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革命团体、策划和指导五卅运动及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陈独秀的作为与他在苏联的一次经历不无关联。1922年11月,陈独秀、刘仁静、王荷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11月13日,中国代表团聆听了列宁带病在共产国际作的报告。在分组讨论中,中国代表团分在《关于东方问题》提纲组。在听取中国代表团发言后,大名鼎鼎的共产国际政治书记、国际工人运动的专家拉狄克作了长篇发言。拉狄克在发言中,批评中国同志,“那里有许多我们的同志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研究马克思和列宁,就像他们从前研究孔夫子一样”,“在广州和上海工作的同志很不懂得同工人群众相结合”,“不要过高估计你们的力量”。这个批评对陈独秀的影响是深刻的。所以,陈独秀自从在苏联中途退出会场回国之后,他在党的会议上痛心疾首,多次跟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们研究发展党的组织和工人相结合以及开展工人运动的问题。

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的建立

地包党支部(地包是机务段俄语音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成立的第一个地下工人党支部,而且也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同时,地包党支部的诞生,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实践中学习马列主义的经验总结。地包党支部的诞生对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乃至于整个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3年2月,党中央派陈为人、李震瀛来哈尔滨开展组建党的工作。八月份,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十月份,又建立了党的独立组。1924年5月,当李大钊同王荷波、罗章龙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途经哈尔滨时,发现陈为人、李振瀛建立的党组织已经涣散了。所以,在李大钊到达莫斯科,遇到正在东方大学学习的吴丽石时,立即指示他中断学业,赶赴哈尔滨进行整顿党组织的工作。

苏联的东方大学,全称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始建于1921年10月。学生有一部分是苏联东部的,另一部分是从亚洲以及东方,主要是中国来的。因此,这个大学有两个方针;一个目的是培养能为东方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需要服务的干部,另一个目的是能为中国和东方各国培养干部。所以这个大学充分考虑这些国家的不同特点,不同班级开设的课程以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法都有所区别。但是,学习的中心内容则都是马列主义理论。东方大学自从诞生的时候起就设有中国班,它在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吴丽石接到李大钊的指示,立即中断学业赶赴哈尔滨。他是1924年的11月份来到哈尔滨的。吴丽石到哈尔滨后,首先把5名党团员组织起来,编为一个小组,由马新吾负责。(马新吾又名马万禄,是哈尔滨车辆厂工人,是1923年陈为人和李震瀛来哈后发展的第一个工人党员)。接着,他分析了哈尔滨当时的形势,并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根据党中央关于“要在产业工人当中发展党的组织”的精神,决定深入产业工人中去开展工作,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因为1921年11月,陈独秀以中央书记名义向全党发出通知,强调建党工作要首先开展工人运动,把开展工人运动与筹建党组织紧密结合起来。他认为首先应该去的就是地包,虽然地包与三十六棚总工厂同属于中东铁路机务处,但是,地包不仅是中东铁路的要害部门,而且还聚集着一大批接受过马列主义影响,经历过中东铁路大罢工,组织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无产阶级队伍。

1925年二三月间,正赶上哈尔滨地包招工,吴丽石和由中共北方区派来的共产党员姜文洲、刘铁牛、王麟书等人,就乘机进入了地包当小工。吴丽石等人来到地包之后,专拣脏活累活干,主动接近工人,和他们交朋友,还经常利用会俄语的特长,替工人跟白俄工头交涉讲理,为工人鸣不平。就这样,逐渐提高了他们在工人中的威信。接着,吴丽石就在休息时间,给工人们介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现在苏联人民的生活情况。还组织了夜校,教工人学习俄语和文化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在地包附近的偏脸子租了一套白俄的房子,秘密成立了“东铁青年协进会”。吴丽石等人利用这个组织,对工人进行革命宣传。如:读进步报纸;讲国内国际形势;区别“红党”与“白党”的不同;分析沙俄帝国主义对中东铁路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强调团结起来就是力量等。

1925年5月的一天晚上,哈尔滨地包的10多个青年工人,在偏脸子(现在的道里区安字号一带)的一个小平房里开会。吴丽石把“东铁青年协进会”中的先进青年工人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当时发展了地包的张有仁、王光禄、刘凤阁、小孔(名字不详)、张阔舟、朗勋臣、杨长春和车辆厂的郑升、马万禄四名党员和五名团员,并建立了地包党支部,哈尔滨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就这样诞生了。当时吴丽石任地包党支部书记,后来由姜文洲担任。

吴丽石之所以一到哈尔滨就打入哈尔滨机务段,是有其战略目的的。当时的哈尔滨地包,隶属于机务处的中东铁路的要害部门,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火车司机和产业工人。其中有不少俄国工人,他们大部分是布尔什维克。他们在中俄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启蒙中国工人的阶级觉悟。并且率领他们参加了一系列反对沙俄、支援俄国十月革命的罢工斗争,使哈尔滨机务段和哈尔滨车辆厂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哈尔滨产业工人的革命摇篮。

总而言之,布尔什维克的活动、马列主义的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对中东铁路工人革命思想的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东铁路工人一系列的罢工斗争和革命活动,充分说明,中东铁路的工人阶级,已经日趋成熟了。这就为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产生了工人阶级队伍的中东铁路,就是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地下党支部的摇篮。

吴丽石

地包党支部书记吴丽石

地包党支部第一任书记,是吴丽石烈士。吴丽石,又名吴苓生、张金德。1899年,出生在江苏省沐阳县延吉镇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1年在沐阳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生性聪颖,刻苦好学,学习成绩总是在全校的前三名。以后,到镇江中学读书。在学校接受了进步思想,宣传自由民主,在反对学校封建教育制度的学潮中立场坚定,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而被学校开除。后来考上北平汇文中学,1919年在北平参加了五四运动。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大力宣传反帝、爱国、民主、科学。1923年2月,在北平俄文专修馆学习期间,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入党。同年暑假,李大钊代表党组织,介绍他去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10月就由党派来东北工作。

吴丽石到哈尔滨后,创办了《哈尔滨日报》,传播进步思想,抨击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统治。1925年2月,借地包招工之机,率领一部分党员干部打进地包。利用各种方式接近、启发、教育青年,成立了东铁青年协进会。以这个组织为基础,发展了一批党团员,成立了地包党支部,吴丽石任党支部书记。后来由姜文洲担任。1925年春,他首先整顿党团组织,发展了5名团员编为一个小组。以吴丽石为书记的中共哈尔滨特支成立了。1926 年初,中共北满地委成立,吴丽石任第一任书记。他领导党员和积极分子,散发传单、宣传党的主张、揭露敌人阴谋活动。春节期间利用送贺年片的形式进行革命宣传。

地包党支部成立以后,吴丽石又打入哈尔滨的教育界,发展了中俄工业大学的学生高诚儒、吴宝泰等;徐公学校的赵尚志;还有法大、医专的8人入党,并建立了学生支部。

在这个基础上,又发展了警察、皮鞋、布鞋、店员等支部。当时,全市共有6个党支部。1925年11月,成立了哈尔滨特委,吴丽石任特支书记。1926年4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吴丽石在哈尔滨马家沟比乐街主持召开了特支扩大会议,会上撤销了哈尔滨特支,正式成立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会议选举吴丽石任中共北满第一任地委书记。这一期间,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还协助建立了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1927年初,哈尔滨通讯站被破坏,军事训练班也被迫停办。同年三月,吴丽石去中央汇报工作,并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定高洪光代理地委书记。同年十月,北满地委遭到破坏,高洪光等20余人被捕,党的组织受到很大的损失和削弱。吴丽石途经上海时,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胡步三前去列席会议,他则立即返回哈尔滨重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在南岗聋子街(现凤翥街)召开地委扩大会议,重组中共北满地委,吴丽石任书记。北满地委重新恢复后,党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哈尔滨有三十六棚支部、地包支部、大学支部、皮鞋支部、警察支部;在北满其它地区建立的党支部有双城支部、安达支部、长春支部、吉林支部、横道河子支部、牡丹江支部。同时,在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昂昂溪、磨刀石、一面坡、穆棱、绥芬河等地也都建立了党支部。

1929年,吴丽石奉命到山东组建临时省委,他任书记。1929年2月8日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对他施加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与郭隆祯等21名革命烈士一起牺牲于山东济南纬八路刑场。

马万禄

张有仁

哈尔滨的第一个工人党员马万禄

马万禄,又名马新吾。1902年出生于天津,回族人。20世纪20年代初来哈尔滨,入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工厂工作。1923年7月,经陈为人、李震瀛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哈尔滨建党后第一个工人党 员。1924年初,哈尔滨党团组织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他离开铁路工厂到香坊商会工作。仍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其间,曾积极参加支援上海“五卅”运动,组织沪案后援会。

1925年11月中旬,党中央派吴丽石来哈,着手整顿了涣散的哈尔滨党团组织,将5名党员组成一个小组,经党的干事会决定,由他担任小组长。1926年10月,中东铁路工人党支部遭到破坏,机务段工人党员张有仁等被捕,当时他与张有仁为邻居,闻讯后离开哈尔滨去天津。1927年再次返回哈尔滨,多方寻找党的组织,以便接上关系为党工作,但未成。这期间,先后在哈尔滨、穆棱等地谋生。九一八事变后去关内。日本投降后到玉门油矿工作,是玉门油矿开创人之一。全国解放后,调兰州建筑系统工作。1956年逝世。

中东铁路的早期工人党员张有仁

张有仁是中东铁路时期,哈尔滨地包的火车司机。是东北革命烈士吴丽石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工人地下党支部——地包党支部时发展的第一批中共党员之一。

张有仁的原籍是黑龙江省肇州县古龙村,1905年出生在齐齐哈尔。其父张子扬是齐齐哈尔火车站的火车司机。后来,又调到横道河子。1923年因其父工伤事故死亡,接班到机务段当钳工助手。不久,又被调到了哈尔滨地包。1923年结婚,住在地德里。

1925年年初,在吴丽石与一部分中共早期党员打入地包、成立东铁青年协进会时,张有仁不仅积极参加,而且表现积极。

地包党支部成立之后不久,进行的一次斗争白俄大总管的行动,就是在张有仁家开会研究,由张有仁负责领导的。

吴丽石还带地包党支部的党员,到哈尔滨《东北早报社》等当时一些进步的团体,认识了许多既有马列主义理论又有经验的共产党员。譬如彭树堂、陈晦生和海涛等。吴丽石还经常领他们去参加一些党的秘密会议,如上海铁路总工会王菏波做的上海工人运动的报告、全国团总赴苏联学习做的报告,还有南方一些同志来哈尔滨做的报告。这些革命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张有仁的觉悟和理论水平,也大大地树立了他对革命斗争的信心。

1925年11月,张有仁被捕入狱。因为警察在张有仁家里搜出了《中国青年》《向导周刊》《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还有一些传单和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小册子。于是,把他押送到路警处。不管怎么审讯、拷打,张有仁一口咬定是别人寄放在他家的。在路警处被关了十多天后,又转到滨江县法院。在滨江法院天天审讯,被关押了4个多月。1926年初,又被押解到吉林高等法院。最后审判结果,宣判的罪名是;宣传赤化,意图颠覆政府,组织工人暴动,阴谋紊乱国宪。因拒不认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1927年的冬天,张有仁被释放出狱。在张有仁等地下党员被释放的第二天,满洲省委委员韩心平就亲自去沈阳通知张有仁,恐军阀反复无常,让他们速回哈尔滨,并发给他们每人20元日本票作为路费。张有仁他们到家三四天,地包党支部的张阔周、韩心平就到张有仁家去看他。并到其他一些党员家谈心,做思想工作。并指示他们,要谋工作,干革命。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工作,才能利用工作岗位为党多作工作。过了几天,满洲省委书记任国祯也来到地包,看望了大家,也强调了“党员必须有工作,然后才能有机会为党工作的重要意义。”

张有仁出狱之后,任国祯指示并安排张有仁到机务段当司机,另一方面又让他到工人维持会(即工会)去协助韩守本工作。这一时期,省委书记任国祯还安排张有仁担任了国际交通站的工作。同时负责来哈革命同志的接待工作。

地下交通线,是共产国际成立之后建立的通往苏联的秘密通道,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都是通过这个通道来往苏联的。而地包党支部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火车头运送人员。当时接头时,有红灯作信号,还有接头口令。接头人将人带来交给张有仁等,藏到火车的煤箱。到指定地方,看到信号,对好接头暗号,再把人送下去。

1931年春天,党派张有仁去苏联海参崴中国苏兆征党校学习;1933年毕业后,又到中国高级列宁党校学习;1936年毕业后,在苏联国立东方大学东方系当中文教员;1937年,当远东边防军;1939年,调海参崴边防司令部当翻译;1942 年,调赤塔边防司令部;1946年,在伯利塔斯社当新闻记者,半年后又转入莫斯科东方大学教中文;1952年回国。张有仁回国后,先后在公安部、农业部、铁道部党校工作。离休后,于1974年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培养成为了一个国际主义革命战士。哈尔滨早期工人党员张有仁的一生,就是中共哈尔滨党史的一部分,也是党领导中东铁路工人运动史的一个缩影。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中东哈尔滨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产业工人新时代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