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08刘新会杨秀娜李颜辉孙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口腔护理人员疾病

刘新会,杨秀娜,李颜辉,孙佳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 引言

老年重症肺炎是临床之中较为严重的疾病,通常患病后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加之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原本就出现下降的表现,因此单纯地进行治疗的效果还不胜如意,增加进行预见性护理保障后续治疗很有必要,本次研究特别选取100 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 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中26 例男性,24 例女性,年龄56~80 周岁,平均(66.02±2.09)周岁;观察组中 28例男性,22 例女性,年龄 58~82 周岁,平均(66.08±2.15)周岁。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应当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给予患者氧气供应,及时将气道之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给予有效的营养补给,实时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给予患者良好住院环境,指导其用药,保障安全即可。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便应当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保障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将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以内,护理人员应当实时观察患者病情表现以及变化,在进行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必须保障无菌操作。

(2)心理护理,由于病症严重,很多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心理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这对于后期治疗以及护理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增加同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内心诉求,然后进行疏解与指导,增加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保障后续的依从性。

(3)口腔护理,在人体口腔之中具有多种细菌,通常会随着气管进行移动,这会增加患者病况的严重性,因此进行口腔护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对患者口腔之中pH 值进行测量,然后选择适宜的液体进行调配,并且在日常中也应当及时清理口腔之中的分泌物。

(4)并发症护理,由于重症肺炎的特殊性,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容易出现褥疮等并发症,因此必须进行定时翻身,保障患者身体的干燥整洁,并且如若患者需要下床必须经由护理人员陪同减少意外跌伤的可能;用药后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以及精神意识状态,避免由于抗生素引起的腹泻、肾衰竭等表现。

(5)氧疗护理,氧疗作为辅助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氧疗的过程中应当使用面罩对患者进行吸氧,将氧流量控制在5 L/min 作用,在进行氧疗治疗前应当提前告知患者治疗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减少其对于面罩的恐惧。

(6)出院前护理,出院前应当使用日常腹式呼吸对患者进行训练,增加患者科学、健康呼吸,保障日常呼吸的深度以及强度,患者归家后居住环境的注意事项应当进行提醒,并且需要根据自身耐受性进行活动锻炼,以此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1.3 效果判定

护理人员应当患者出院前进行进行护理效果的评定,使用GQOL-74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患者日常生活情况的测定,如若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紧急处理[3-4]。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n(%)]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中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2。

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几率也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3。

本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优质护理,对患者在各方面的护理更加细致,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疾病健康宣教后,增强了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但在护理的时候,医务人员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以及其身体情况,这样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此外,患者在入院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保持积极的热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让他们了解到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方法,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是对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优质护理,使脑梗死患者接受更加细致的服务,同时病房环境也会更为舒适,再加之一定的疾病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及预防知识,从而能积极配合进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康复训练等。从护理以后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不管是在FMA,还是在MBI 上,而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护理程序以及护理细致性等方面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很多,差异有意义,P<0.05。这些数据都有力证实了,临床在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时候,选择优质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提高作用。

综上可见,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不但对疗效有提高的作用,而且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乃至运动能力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所以患者预后效果甚好,值得临床大力推荐优质护理。

猜你喜欢

口腔护理人员疾病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