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效果

2020-07-08惠志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腺样体通气小儿

惠志虎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0 引言

腺样体也可称为咽扁桃体,其位于人体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中,是小儿重要的免疫器官。当腺样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则会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导致腺样体肥大的出现,临床表现多为睡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鼻炎、鼻窦炎、鼻塞等,若病情较重则会导致患儿发生渗出性中耳炎、颌面部畸形以及听力降低等[1]。临床中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多以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即采用切除刀或刮匙等方式切除肥大腺样体,但由于此治疗方式存有一定的盲目性,极易导致术中或术后腺样体出现出血症状,同时会对鼻中隔和软腭以及咽鼓管等造成损伤[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NE 下电动切割技术逐渐在临床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中广泛应用,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切除,但是其同样存有术野受限、操作难度大、镜头易感染等弊端。有研究表示,NE 下辅助DNR 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镜头污染率极低,有效减少了出血发生率[3]。本次研究就NE 下辅助DNR 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做出分析,探讨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42 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42 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间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1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NE 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NE 下DNR治疗。对照组患儿男性 11 例,女性 10 例,年龄 2~13 岁,平 均(6.25±3.14)岁;病 程 0.6~4.2 年,平 均(3.21±0.54)年。观察组患儿男性12 例,女性9 例,年龄2~13 岁,平均(6.35±3.08)岁;病程 0.6~4.5 年,平均(3.65±0.49)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相关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以确诊符合WHO 所制定的有关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2)扁桃体Ⅱ度及以上肿大,且无扁桃体急性发作病史患儿;(3)腺样体阻塞鼻孔在2/3 以上;(4)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已知情本次研究,同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肝、心等器质性障碍疾病者;(2)非腺样体肥大所造成的器官病变;(3)凝血功能异常者;(4)存有手术禁忌证者;(5)临床资料完整。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持仰卧位,用枕头垫于患儿肩下,消毒铺巾,Davis 开口器置入,于患儿双侧鼻腔置入小号橡胶导管,并从口腔中引出,提拉软腭。

对照组采用NE 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抬高患儿头部约30°,置入NE 及切割刀头,通过NE 观察患儿鼻咽部结构,确定疾病情况,随后根据鼻腔内情况腺样体及咽鼓等情况,制定手术方式。切割刀头转速为3000 r/min,在NE 放大功能的辅助下切除腺样体,自下而上进行切除。

观察组采用NE 辅助腺样体DNR 治疗,采用美国Arthro Care Ⅱ型低温等离子ENT 射频消融系统进行DNR 治疗,于患儿口腔将NE 及低温等离子刀头插入,在鼻咽部完全暴露于NE 下时,通过自下而上、周围从中央的切割消融方式进行,随后在消融切除腺样体后对鼻腔进行清理,若发生出血情况及时采用止血档止血。

1.4 观察指标

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各临床指标情况、术后1 d、3 d、1周疼痛情况以及临床疗效。

临床指标包括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咽痛持续时间。

术后疼痛情况采用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总分0~10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儿疼痛越剧烈。

临床疗效以显效、有效、无效3 个维度进行评判: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腺样体完全切除,且咽鼓管无损伤则为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基本好转,腺样体完全切除,咽鼓管无损伤则为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腺样体为未能完全切除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随后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95.24%(20/2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80.95%(17/2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儿各临床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以及咽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各临床指标比较

咽痛持续时间(d)观察组 21 4.64±2.38 4.04±0.12 3.04±0.48 3.36±0.47对照组 21 10.48±2.76 6.25±1.45 6.52±1.47 6.41±1.34 t 7.343 6.961 10.313 9.843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通气时间(h)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儿术后1 d、3 d、1 周VAS 疼痛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 分)

组别 n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1 周观察组 21 5.15±2.18 3.18±1.53 1.65±0.57对照组 21 7.23±3.17 6.58±1.89 3.86±1.63 t 2.478 6.407 5.865 P 0.018 0.000 0.000

3 讨论

腺样体是咽淋巴内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组织表面不平整,同时与咽壁间没有纤维组织包膜。通常情况下,腺样体在幼儿发育至6~7 岁时体积最大,在幼儿9~10 岁后渐渐缩小[4]。相关研究指出,腺样体的形状及体积和患儿腺样体增生部位以及临床症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5]。对于腺样体,临床中可将其分为多叶型、隆圆型以及隆凸型3 类,其中多叶型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指出这可能是由于腺样体侧方及下方的腺体增生肥大从而使得咽鼓管咽口受压造成;而隆圆型以及隆凸型则与患儿憋气、睡眠打鼾以及中部增生肥大凸入阻塞鼻孔导致[6]。腺样体肥大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腺样体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腺样体出现病理性增生的情况,而腺样体肥大后极易导致患者后鼻孔堵塞,从而对鼻窦黏膜纤毛的活动发生限制,鼻窦通气以及鼻腔通气出现异常情况,逐渐变为慢性鼻窦炎。若患儿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长期存在,则会导致患儿出现腺样体面容,加之患儿长期处于中毒缺氧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正常发育生长[7]。

传统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主要是采用非直视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腺样体切除刀切除或采用腺样体刮匙切除,这不仅会使患儿感到痛苦,同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切除率较低。而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NE 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从而使得对腺样体的切除治疗可在直视的环境中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8]。但是仍然存有部分并发症的存在。DNR 作为当前主要应用于软组织的一种微创技术,其热效应低、出血少、手术时间段以及操作简单的优势逐渐取得了临床外科医师的青睐。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以及咽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 d、3 d、1 周VAS 疼痛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P<0.05)。这一结果也证实了NE 下DNR 治有着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操作方面、预后好等优点。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NE 下DNR 治疗,疗效显著,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缩短治疗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腺样体通气小儿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小儿涵之三事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不通气的鼻孔
小儿难养
小儿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吗?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