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研究及护理策略

2020-07-08张金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家族史孕妇体重

张金枝

(新泰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三科,山东 新泰)

0 引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安全的疾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进而造成母体与胎儿氧、营养物质及代谢物交换障碍,妨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可导致胎儿窘迫、畸胎、死胎、新生儿窒息、早产、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于妊娠20 周后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脑血管意外、抽搐、视网膜脱离、HELLP 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孕妇生命[2]。本研究将分析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护理策略的制定,改善母婴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新泰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律产检的孕妇 1850 例,年龄 19~45 岁,平均(25.50±8.09)岁,孕周 4~37 周,平均(11.08±5.17)周,产次 1~3 次,平均(1.41±0.35)次。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的规范[3],将研究孕妇分为高血压组98 例和非高血压组1752 例。入选标准:(1)知情同意;(2)单胎。

1.2 资料收集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1)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受教育情况及居住地等人口学信息。(2)孕产史、高血压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妊娠合并糖尿病等一般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资料比较

本研究1850 例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8 例,患病率为5.30%。将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进行比较,两组在年龄、孕前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家族史及妊娠合并糖尿病4 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孕前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家族史、妊娠合并糖尿病(P<0.05),见表1。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重指数(OR=1.829,95% CI:1.296~3.517)、年 龄(OR=1.405,95% CI:1.126~2.593)、高 血 压 病 家 族史(OR=2.722,95% CI:1.562~5.291)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 2。

表1 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常呈阶段性发展,临床表现由轻到重,明确其当前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尽早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对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我院近3 年规律产检的1850 例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8 例,该病患病率为5.30%,与邓莉等[5]研究报道相符。本研究中高血压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孕妇,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孕前体重指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刘英惠等[6]通过对83159 名孕妇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随着孕前体重指数的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孕前体重指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冯启明等[7]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也发现,孕前体重指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力地支持了本研究结果。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居民日常膳食结构明显西化,工作和生活节奏亦显著加快,导致孕前妇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8]。而基于孕前体重指数的可调控性,在妇产科日常临床医疗与护理工作中,可对妇女孕前的体重指数进行常规监测并据此进行孕期管理与孕前指导,特别是对超重/ 肥胖者,应指导进行体育锻炼,调整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及铁、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积极控制孕前体重指数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孕前体重指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指导临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

猜你喜欢

家族史孕妇体重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