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

2020-07-08赵玉娇屈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疼痛感石膏四肢

赵玉娇,屈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四肢创伤是骨科治疗中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对这类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在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且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日常生活质量[1]。为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针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46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230 例,男性 129 例,女性 101 例,年龄 27~68 岁,平均(49.69±10.27)岁;对照组患者 230 例,男性 125 例,女性 105 例,年龄 25~72 岁,平均(51.23±10.18)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0 岁以上的患者;经过病理确诊为四肢创伤骨折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不愿配合的患者。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已知晓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首先在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骨折知识的宣教,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病情进行清晰的了解;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会因为四肢骨折而影响其日常生活;最后对患者进行其他基础护理等。

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当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压、脉搏、心率等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够正常,若出现异常,则立刻告知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救治措施。

②疼痛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通常都会出现患肢伤口疼痛的情况,因此,对于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有着十分必要的作用。当患者出现疼痛难耐时,可以对患者采用镇痛药对患者进行服用以便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若是患者疼痛情况较轻,则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注意力分散,以便减缓患者的疼痛感。

③肢体康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4 h 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加快患者的肢体恢复。同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屈伸训练,进行2 次/d,每次训练15 min 左右。

④石膏护理。对患者上石膏时,在初期应当保持石膏周围的通风,从而使石膏能够尽快凝固,同时需要叮嘱患者小心移动,避免石膏因受到压力而导致变形,并且告知家属若是石膏发生变形,极易对患者造成石膏压疮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石膏的看护。同时,当患者的石膏固定后,需要对石膏边缘进行定期修复,同时对患者肢体的血液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石膏管内是否出现破损或者是异味等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定期对患肢进行按摩,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的通畅。若患者出现皮肤肿胀、发紫等情况,说明患者血脉运行可能受到阻碍,因此需要立即报告医生对其进行相关处理,避免出现患肢坏死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采用VAS 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疼痛进行评分,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烈。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总满意度=(满意+ 较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30 6.39±2.26 1.25±0.36对照组 230 6.23±2.18 3.29±0.93 t 0.773 31.024 P 0.44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n(%)]

3 讨论

在骨科的临床治疗中,大多数患者都在经过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患者四肢骨折经过治疗后,大多都能够恢复原有的肢体功能,但是剧烈的疼痛会造成患者严重的身心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同时,患者的剧烈疼痛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消极的心理,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从而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术后应当对患者术后的疼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避免对患者预后带来严重影响[2]。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患者能够有效地减少其疼痛感,在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度,同时也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的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此外,对于需要打石膏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出现压疮以及血脉受阻的现象,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3]。对于疼痛的患者,采用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之外,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采用播放轻音乐或者为患者播放戏剧片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4-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感进行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差异较小,护理后,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对四肢创伤骨折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6-7]。

综上所述,对四肢创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提高,保证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疼痛感石膏四肢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跟踪导练(四)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跟踪导练(四)
石膏之魂
跟踪导练(四)
石膏鞋印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