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2020-07-08闫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全程

闫琪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膝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材料对患者自身的膝关节进行置换替代,使患者能恢复较为正常的膝关节功能状态。由于膝关节是人体下肢负重支撑的重要部位,所以若膝关节出现问题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行为活动,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若膝关节病变严重者需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作用。但膝关节置换术置换入的是人工材料,相比于自身的关节部位,不能很好地与自身身体相融合,容易使患者下肢的血流滞缓,或是人工材料对患者下肢静脉壁造成损伤,进而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作[2]。本研究主要就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情况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175 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90 例,男34例,女 56 例,年龄 55~80 岁,平均(66.85±4.74)岁;对照组85 例,男 35 例,女 50 例,年龄 56~78 岁,平均(65.45±3.92)岁,这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都无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基本资料,即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有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相关的护理常识和病理知识,掌握好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作几率。

观察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接受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其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

术前护理:在术前护理人员就需开始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帮助患者保持较平稳的手术状态,使患者能更顺利地进行手术。在术前指导叮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通过直腿抬高等练习帮助患者放松腿部肌肉,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使其腿部的血液循环保持较好的流动状态。

术后护理:在术后的24 h 内,由于患者的膝关节刚被人工材料置换代替,所以此时间段内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最高,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在这段时间内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术后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并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定时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帮助患者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通过较好的卧床体位减少人工置换材料对患者下肢静脉壁的损伤,减少静脉血栓的发作几率,且在术后8 h 左右对患者注射抗凝药物,避免患者下肢的血液因手术而处于高凝状态,增加患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术后康复训练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膝关节腔引流液的状态和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观察记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用关节康复器帮助患者进行基础的膝关节功能训练,使患者能自己通过练习促进下肢的血流速度,并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力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叮嘱鼓励患者每天定时下床活动,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度这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经两种护理方式后患者在术后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度,包括患者对正确功能锻炼的认识和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掌握。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和()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明显得出观察组,即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度对比

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明显得出观察组,即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掌握度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预防知识掌握度对比[n(%)]

3 讨论

膝关节是支撑人体重量的重要一部分,是下肢较为关键的骨骼结构,若此部位出现损伤则会对人体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若患者膝关节部位的病变较为严重,则可通过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医治。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手段是将人工材料置换入患者膝关节处,代替病变的膝关节进行正常功能活动,但手术容易使患者下肢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或是因卧床而导致患者患肢血液流通滞缓,或是人工材料对患者患肢部位静脉壁造成损伤,这些都会使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3-5]。

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术前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手术治疗状态,叮嘱患者适当进行下肢的活动,使患者的患肢在术前就保持较好的血液循环状态。在术后需对患者注射抗凝药物,以免患者患肢部位的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术后卧床姿势,减少人工材料对患者患肢的损伤,适当地帮助患者按摩患肢,促进其血液流通速度[6-9]。当患者患肢恢复较好时,需帮助叮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让患者自己就能促进患肢部位的血液流通,减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病风险[10]。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在术后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病几率。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全程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