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08伍文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骨盆实验组骨折

伍文琪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 长沙)

0 引言

骨盆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普遍伴有多器官损伤,近年来,在我国建筑业、交通业迅速发展之下,骨盆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据不完全统计[2]:在全身骨折中骨盆骨折占2%。骨盆骨折患者由于骨盆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往往合并尿道、直肠、膀胱损伤以及盆腔内出血等,极易引发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3-4]。骨盆骨折患者由于病情较重且复杂,疾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差异化阶段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遵循“骨科控制损伤原则”实施分阶段护理,重视个体化差异性。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82 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 82 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41 例)。实验组:女性 18 例、男性 23 例;年龄 42~79 岁,平均(60.52±3.14)岁;受伤原因:8 例重物砸伤、19 例高处坠落、14 例交通事故;受伤时间 1~8 h,平均(4.52±0.47)h;Tile 分类:10 例 B2 类、8 例 B3 类、12 例 C2 类、11 例 C3 类;文化程度:4 例小学(及以下)、18 例初中、12 例高中、7 例大专(及以上)。参照组:女性 17 例、男性 24 例;年龄 43~78 岁,平均(60.57±3.11)岁;受伤原因:10 例重物砸伤、18 例高处坠落、13 例交通事故;受伤时间 2~7 h,平均(4.55±0.45)h;Tile 分类:9 例 B2 类、10例 B3 类、14 例 C2 类、8 例 C3 类;文化程度:5 例小学(及以下)、19 例初中、10 例高中、7 例大专(及以上)。两组可比较,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

纳入标准:①均满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处理专家共识》[5]中对“骨盆骨折”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③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④临床资料齐全,具备正常沟通能力。⑤患者以及家属均已签署与本项研究有关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脊髓损伤、骶神经损伤者。③陈旧性、病理性骨折者。④处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⑤中途从本研究退出者。⑥合并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者。⑦合并严重颅脑损伤者。⑧局部软组织剥脱、感染者。⑨存在认知、精神、心理障碍者。

1.2 方法

参照组:护士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严格遵医嘱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告知患者及家属住院治疗相关注意事项等。

实验组:遵循DCO(损伤控制骨科)实施分阶段护理:①简化手术阶段:导致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血。故临床应加强控制、预防致命性大出血,积极配合医生简化手术操作,及时向患者及家属汇报病情,给予足够的生命支持。②复苏治疗阶段:主要针对凝血病、低温、酸中毒三联征,给予综合性护理服务。24 h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纠正生理功能紊乱,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相关手术操作的重要性,赢得患者支持、理解、认可。③确定修复、重建阶段:加强基础护理,继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向患者讲解以往成功治疗、预后良好的骨盆骨折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做好足踝部、膝外侧、会阴部等特殊部位护理,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做好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预防,在骨突部位放置软垫,保证受压部位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对于长期放置导尿管的患者,应鼓励其多饮水、多排尿,饮食以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营养为主,保持会阴部清洁,放置尿液沉渣将导管堵塞,定期夹闭导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鼓励、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咳嗽技巧,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应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护士密切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足背动脉是否波动,触觉以及感觉是否异常,可采用穿足底静脉泵进行踝泵练习,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给予对症处理。患肢术后饮食以高营养、高纤维为主,禁食油腻、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注重饮食荤素搭配,防止便秘,饮食中可配伍猪蹄、龙眼、枸杞、大枣、山药等补虚食物。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两组均在护理2 周后观察护理效果。(1)SAS 评分、SDS 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50~59 分是轻度,60~69分是中度,70 分以上是重度,分值越低,护理越有效,焦虑情绪越轻[6]。(2)SDS(抑郁自评量表):50~59 分是轻度,60~69 分是中度,70 分以上是重度,分值越低,护理越有效,抑郁情绪越轻[7]。(3)Majeed 骨盆骨折评分:包括工作能力、性生活、坐、站立、疼痛 5 个方面,>85 分为优,70~85 分为良,55~69 分为可,55 分以下为差,分值越高,治疗越有效[8]。(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6.0 进行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 评分、SDS 评分对比结果

SAS 以及 SDS 评分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 2 周后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SAS 以及SDS 评分对比结果对比结果

注:与护理前比较,a1t=49.0220,a1P<0.001;a2t=85.0196,a2P<0.001;b1t=30.8444,b1P<0.001;b2t=37.3980,b2P<0.001。

SAS 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2 周后 护理前 护理2 周后实验组(n=41) 62.59±3.66 32.16±1.55a1 63.25±2.46 32.35±1.16a2参照组(n=41) 62.61±3.62 43.62±2.85b1 63.29±2.42 44.26±2.94b2 t 0.0249 22.6186 0.0742 24.1289 P 0.9802 <0.001 0.9410 <0.001组别

2.2 Majeed 骨盆骨折评分对比结果

Majeed 骨盆骨折评分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2周后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Majeed 骨盆骨折评分对比结果

组别 护理前 护理2 周后 t P实验组(n=41) 52.62±3.62 82.31±3.66 36.9300 <0.001参照组(n=41) 52.69±3.59 72.16±1.46 32.9117 <0.001 t 0.0879 15.7622 P 0.9302 <0.001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88%)显著比参照组(24.39%)低,P<0.05,见表 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n(%)]

3 讨论

据调查:挤压伤、高处坠落伤、车祸伤是引发骨盆骨折的重要原因,其中将近85%的骨盆骨折患者为车祸伤,将近50%的骨盆骨折患者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致残率高达60%以上[9-10]。对于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盆腔脏器损伤的患者,如果抢救不当或不及时,死亡率高达10%[11]。故对于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而言,应在第一时间有效的控制损伤情况,防止疾病进展[12]。传统护理被动、固定、单一,护士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低下,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低下,综合护理效果一般,现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差异化阶段护理将“骨科损伤控制原则”作为理论指导,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实施分阶段护理,重视患者不同病情特征,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到护理方案的制定中,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简化手术阶段,避免患者由于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复苏治疗阶段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进行对症处理,降低疾病风险。确定修复、重建阶段重视对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疏导,多方法、多途径地减轻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积极治疗的意志。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下提高了护士对风险事件的预见性,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护理安全性;通过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满足机体康复的需求,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有助于机体早日康复。本研究示:实验组护理2 周后SAS 以及SDS 评分均显著比参照组低,实验组护理2 周后Majeed 骨盆骨折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88%)显著比参照组(24.39%)低,P<0.05。表明严重骨盆骨折护理中差异化阶段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差异化阶段护理可有效减轻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内心不良情绪,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将该护理方案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骨盆实验组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