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0-07-08郭志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睁眼芬太尼麻醉

郭志宏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 手术室麻醉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 引言

全凭静脉麻醉是在进行静脉麻醉诱导之后,只使用静脉麻醉药物实行的持续性或间断性的静脉注射,用以确保麻醉效果。自上世纪中期短效和超短效的全身麻醉药物广泛应用后,全凭静脉麻醉开始发展起来,相比于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的可控性更高,在许多手术中都能够完全代替静吸复合麻醉。而近些年,不断有新的麻醉药物被研发出来,也使得全凭静脉麻醉有着更多的应用[1]。本文基于此,研究分析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120 例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考虑到不同的麻醉方法将120 例患者等分为两组,各60 例,参考组中,男、女分别为34 例和 26 例,年龄 25~64 岁,平均(45.37±8.26)岁,平均体重为(62.45±12.54)kg,手术类型包括:腹部手术 49 例、脊柱四肢手术7 例、乳腺手术3 例、其他手术1 例;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 32 例和 28 例,年龄 26~65 岁,平均(45.44±8.17)岁,平均体重(63.55±12.37)kg,手术类型包括:腹部手术48例、脊柱四肢手术6 例、乳腺手术4 例、其他手术2 例。两组患者资料在确认后并未发现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操作。

1.2 方法

参考组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以0.08 mg/kg 咪达唑仑、0.4 μg/kg 舒芬太尼、0.15 mg/kg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3 mg/kg 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诱导结束后进行气管插管,并以2.0% 七氟烷进行吸入麻醉、静脉泵注0.1~0.2 μg/(kg·min)瑞芬太尼与 3~5 mg/(kg·h)丙泊酚、静脉注射4~6 mg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进行40~60 min间断式给药,以维持麻醉效果。在为患者关闭切口时,先停止七氟醚的吸入,再停止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静脉给药[2-3]。

研究组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在患者手术前,先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确认患者呼吸道维持在通畅状态。使用 0.08 mg/kg 咪达唑仑、0.4 μg/kg 舒芬太尼、0.15 mg/kg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3 mg/kg 依托咪酯进行快速的麻醉诱导,之后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后,置入机械通气(呼吸频率设置在 12~16 次 /min,潮气量设置在 8~10 mL/kg,氧吸入浓度设置在100%),手术过程中用4 μg/mL 瑞芬太尼与未经稀释的丙泊酚以45 mL/h 的速度进行静脉泵注,于手术结束前15 min 慢慢降低泵注的速度,在术前10 min 时停止泵注,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于5~20 min 将气管拔除[4-5]。

1.3 评价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呼之睁眼时间、平均拔管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烦躁、头痛、呛咳。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0.0)辅助组间检验运算,以()(%)表示计量、计数资料,相应执行t、χ2检验,P<0.05 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平均呼吸恢复、平均呼之睁眼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呼之睁眼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比起参考组均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呼之睁眼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对比

表1 两组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呼之睁眼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平均呼吸恢复时间 平均呼之睁眼时间 平均拔管时间研究组 60 6.31±1.28 6.21±2.74 8.65±2.81参考组 60 9.71±1.70 11.57±3.41 13.22±3.37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 要优于参考组35.00%,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

3 讨论

人体在面对伤害性刺激时,常常会因刺激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主要参与其中的则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患者继而会表现出皮质醇、血浆儿茶酚胺升高的现象,创伤或受到的刺激越大,皮质醇、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会升的更高。而对于此类现象,经过研究人员多方证明,使用瑞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内分泌激素的反应。

瑞芬太尼作为一种阿片类的镇痛药物,其会被机体组织与血浆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继而可以借助静脉输注实现稳定血药浓度的目标。瑞芬太尼的半衰期较短,比起其他短效药物而言可控性更好,不良反应也比较少,起效时间更快。而丙泊酚是近些年开始出现并流行的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其可以在停药之后让手术患者立即完全苏醒,在持续输注之后也不会出现蓄积状况。

而使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可以调节药物与血液达到理想浓度,并增加麻醉维持时间,在手术过程中也可以保持着比较理想化的麻醉效果,可以有效抑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牵拉等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比起静吸复合麻醉会引起患者术中躁动的情况,全凭静脉麻醉的可控性更高[6]。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呼之睁眼时间、平均拔管时间比起参考组均较短(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要优于参考组35.00%(P<0.05)。

总结而言,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于静吸复合麻醉而言,操作更为简单,起效更快,安全性也更高,提倡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睁眼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你不知道的睡眠冷知识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舒芬太尼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与分析